貫徹科學發展觀必須實現九大結構戰略轉變——賈曉峰,南京審計學院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經濟發展上必須實現速度、結構、效益和質量的統一,在結構上必須實現九大戰略轉變。
實現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經濟增長、第二產業比重偏大的三次產業結構,轉變為第一產業基礎紮實、第二產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第三產業較為發達,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共同帶動經濟增長、第三產業比重有較大提高的三次產業結構,並把提髙第三產業的比重作為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的主攻方向。
實現以種植業與低水平的數量增長為主,轉變為優質與綠色產品率高、種植業與畜牧業並舉、農業布局合理、農牧漁林發達的現代農業內部結構。
實現由自主創新技術與高新技術產業比重相對較低、能源工業發展滯後、依賴粗放式數量增長的第二產業結構,轉變為電力等動力產業生產能力充裕、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為龍頭、重化工業和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發展強勁、自主創新技術與高新技術產業比重高、優質品牌產品比重大、帶動性強的現代工業內部結構。
實現由發展慢、比重低、外向度低丫對經濟帶動力弱的第三產業結構,轉變為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現代流通業、教育科技、社會服務業發達的外向度較高的、帶動性曰益增強的第三產業內部結構,為我國實現物質與精神上的全麵小康提供重要的產業保障。
實現由附加值低、高新技術產品比重不高和各產業外向度差異大的出口結構,轉變為既保持紡織、縫紉及皮革產品製造業等產業的輕工產品的出口優勢,又形成以高附加值、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為主的、各產業外向度高並且差異逐步縮小的出口結構。
實現由國有經濟的改革尚需深化、各種所有製區域布局不平衡的所有製結構,轉變為公有經濟具有較大控製力的、國有經濟實行股權多樣化的、各種所有製經濟在各區域均能共同發展的所有製結構。
實現由農業人口為主體、城市化水平低並形成二元經濟的城鄉結構,轉變為城鎮人口多於農村人口的城鄉一體化的現代化城鄉結構,加快我國勞動力向第二、三產業和城鎮轉移,使農民重點流人建築業特別是服務業。
實現由經濟失衡的區域結構轉變為東中西部各具特色、各自發揮優勢、區域之間協調發展、全國整體布局合理的區域結構。
實現由資源消耗和環境汙染大的產業結構轉變為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的產業結構,下決心淘汰技術落後的環境汙染大、資源消耗高的企業與設備,發展現代製造業,促進環境汙染小、資源消耗少的第三產業的發展。
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黨學明,江蘇省南通市委黨校
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是我們黨在新世紀新階段做出的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曆史意義的決策。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是製訂和落實“十一五”規劃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形成有利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機製,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在深化體製改革中,要突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製度同市場經濟相結合的市場經濟,是一個完整的概念,既不同於傳統的計劃經濟,又不同於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鑒於國內外一些人對我國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存在許多不同認識,建議在“十一五”規劃中,要強調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即堅持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搞市場經濟,就是要堅持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製度,而不是搞私有化;堅持共同富裕,注重社會公平,而不是搞兩極分化;堅持國家宏觀調控下的市場調節,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而不是搞市場萬能論和市場自由化。
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必須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把認識統一到黨中央關於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一係列方針、政策和戰略決策上。要完整地深刻地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科學內涵、奮鬥目標、主要任務、內在要求和運行特點,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能力。特別要正確處理好兩大關係,劃清兩大界限:一是正確處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製度同社會義市場經濟的關係,劃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界限,努力探索社會主義製度同市場經濟相結合的途徑和形式。二是正確處理市場機製和宏觀調控的關係,劃清充分發揮市場機製的作用同市場自由化的界限。在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的同時,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不能讓市場自發地盲目地發揮作用。一切市場取向的改革,都應該在宏觀調控下進行。
製定“十一五”規劃要同認真總結曆史經驗結合起來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偉大的曆史性創舉。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我們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無論是成功的,還是失誤的,都是寶貴的財富。製訂“十一五”規劃,既要看到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豐富經驗,又要重視和汲取改革中某些失誤的教訓。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必須大力弘揚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求真務實精神,認真總結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凡是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要繼續堅持下去,凡是不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要堅持改正;凡是在經濟體製改革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要堅持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進行大膽的探索。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和實踐第一觀點,深入實踐,深入基層,傾聽民意,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及時發現和糾正不符合社會主義經濟市場改革方向的錯誤理論和做法,以推進改革的健康發展。
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的改製應當列人攻堅計劃——張華強,陝西省蘋果氣調貯藏技術研究中心
我國的事業單位是一個龐大的體係,數量超過130萬,從業者三千萬左右。全國70%以上的科研人員、95%以上的教師和醫生集中在各類事業單位,一步到位式的改製風險大、成本高。但是,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有著比較明確的產權界限,把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的改製作為整個事業單位改製的突破口,可以減少負麵影響的衝擊,將風險和成本控製在社會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而它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將對整個事業單位的改製起到良好的示範、引導和推動作用。
推進縣鄉機構改革——夏逸民,廣州軍區北海軍分區
要加大力度解決縣鄉機構臃腫問題,解決縣鄉財政困難問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縣鄉幹部特別是鄉鎮幹部收人較低,不安心工作以及人浮於事的情況較為普遍。有的工作人員利用手中職權侵害農民的利益,或者利用權力從事其他經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