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3 / 3)

人是群居的動物,如果要離群索居,那另當別論。不然,自絕於群體其實是自我毀滅的同義詞。和一群獅子相處,最好的方式就是將自己變成獅子。一昧阻止獅群獵食的結果就是自己成為它們的食物。自然生存的法則,才是不變的真理。

青蛙與老鼠

一隻青蛙看著自己的老鼠鄰居很不順眼,總想找個機會教訓教訓它。

一天,青蛙見到老鼠,勸它到水裏玩。老鼠不敢,青蛙說有辦法保證它的安全,用一根蠅子把它們連在一起,老鼠終於同意一試。

下了水,青蛙大顯神威,它時而遊得飛快,時而潛到水底,把老鼠折騰得死去活來。老鼠最後被灌了一肚子水,泡脹了飄浮在水麵上。

空中飛過的鷂子正在尋找食物,發現了漂浮的老鼠,就一把抓了起來,相連的繩子把青蛙也帶了起來。吃掉老鼠後,意猶未盡的鷂子把嘴又伸向青蛙。

在被鷂子吃掉之前,青蛙後悔地說:沒想到把自己也給害了。

簡單溝通

競爭是有規則的,當我們采取了不正當的手段去對付競爭對手的時候,也許我們自己已經也踏入失敗的門檻。

一令不能製二虎

有一個人在荊州做官時,山上的老虎常出來吃人和家畜。老百姓要求縣官除去餓虎。這個人隻下了一道驅逐老虎的命令,叫人刻在很高的岩石上,湊巧那隻老虎因故離開了荊州,他就得意地認為他的命令生效了。

不久,他被調至另一個地方做官。這個地方的老百姓非常剛強,很不容易治理。他認為刻在荊州岩石上的命令既然能夠製服凶惡的老虎,就也能夠鎮住能識文斷字的老百姓,於是便托人去荊州描摹那個石刻。

結果,他不但沒有治理好這個地方,反而因為治理不當而丟了官。

簡單溝通

許多企業都有營銷成功的曆史,它們依靠這些方法取得豐厚的利潤。但是當一個新的市場出現在麵前的時候,環境變了,消費者的消費心理變了,企業原有的“成功”方法在這時卻使企業一敗塗地。這裏的啟示是: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營銷模式,但是當市場發生變化的時候,企業應調整自己的營銷策略來適應市場,畢竟市場永遠是對的。

成功先生與失敗先生

工廠由兩位工頭負責。一位我們稱他為成功先生,另一位我們稱他為失敗先生。成功先生負責正麵思想的生產,他的專長是生產你之所以可以、夠資格,以及會成功的理由。另外一位工頭失敗先生負責生產負麵、自貶的思想;他是替你製造你之所以不能、不精、不足成事等理由的專家。生產為什麼你會失敗的思想,是他的專長。

成功先生和失敗先生都非常聽話,你隻要稍稍給他們信號,他們就馬上采取行動。如果事情是正麵的,成功先生就會出來執行命令。反之,負麵的信號,失敗先生就會出現完成任務。

想要了解這兩位工頭對你的影響,你不妨這麼做:告訴你自己“今天真倒黴”。失敗先生一接到這個信號,立刻製造出幾個事實證明你是對的。他會讓你覺得今天太熱或太冷、生意冷清、售貨量減少、有人不耐煩、你生病、你太太心情不好。失敗先生非常有效率,不到一會兒工夫,你就感到今天真倒黴。

如果你告訴自己“今天是個好日子”。成功先生接到信號出來執行任務,他告訴你“今天天氣好、仍然快樂地活著、你又可以趕些進程。”那麼,今天就是個好日子。

同理,失敗先生讓你相信你無法說服史密斯先生,成功先生則告訴你可以。失敗先生說你會失敗,成功先生則讓你相信你會成功。失敗先生找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叫你不喜歡湯姆,成功先生則叫你相信湯姆是值得喜歡的。

你給他們的信號愈多,他們就變得愈有權力。如果失敗先生的工作增加,也就會增添人員,占據腦部更多的空間。最後他就霸占了整個思想工廠,可想而知,所有生產出來的思想都將是負麵的。

所以最聰明的辦法就是開除失敗先生。你不需要他,你也不想他在你旁邊告訴你這不能、那辦不到、會失敗什麼的。既然他無法幫你達到成功的目的,幹脆一腳把他踢開。

完全重用成功先生,不論任何思想進入你的腦中,派成功先生去執行任務,他將引你步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