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住宅廚房空間平麵布置形式
廚房櫥櫃設備的平麵布置一般有五種基本形式:單列型(一字型)、雙列型、I型、II型、島型等。而我國單元住宅廚房的麵積偏小,因此在我國比較常見的主要是前四種。以上各種平麵形式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在設計中應根據開間及進深尺寸、人口位置、是否設雜務陽台等實際情況進行布局。座增、減50mm,使台高可在8000mm和900mm之間調整。
本書在參考國外的一些測試方法及數據的基礎上,針對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實驗和修正,同時采用了我國人體工程學的部分研究成果,總結出我國住宅廚房空間中人體工程學的典型數據,供有關人員在設計中參考。
(一)單列型
單列型平麵布局即隻在廚房一側布置櫥櫃設備,這種布局管線短、經濟,且便於施工和水平管道的隱蔽;同時立管集中布置,節省設備空間,便於封閉;櫥櫃布置簡單,施工誤差便於調節。但由於操作者在操作中必須沿操作台的方向走動,當操作台較長時會因運動路線過長而使人感覺不舒適,且降低工作效率。另外,單列式操作台的通道隻能單側使用,難以重複利用空間,降低了空間利用的有效性。
單列型布局適用於麵寬狹小,隻能單麵布置櫥櫃設備的狹長形廚房,或是L型廚房。由於這種布局隻利用了廚房空間的麵牆,櫥櫃等儲藏空間較少。雜務陽台的設置對其布局影響不大。
(二)雙列型
雙列型布局即在廚房相對的兩麵牆壁布置家具設備,如一側布置灶台、操作台,另一側布置水池。這種布局形式可以重複利用廚房的走道空間,提高空間的使用效率,較為經濟合理。其缺點是不能按坎事流程連續操作,需有轉身的動作;同時也不利於管線的布置,需雙側設置管道區或加設橫向管線,管線設備占用空間較大。特別是當廚房短邊布置服務陽台時,出現跨越廚房空間的橫管不易隱蔽。采用此種布局的廚房,其開間淨空一般不小於2平方米,最好為2200-2400mm。
(三)乙型
T型布局即沿廚房相鄰的兩邊布置櫥櫃設備,這種布置方式較為符合廚房炊事行為的操作流程,從水池到爐灶之間的操作麵連續,在轉角處工作時移動較少,既方便使用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省空間;且管線、煙道等可集中布置,便於隱蔽;另外這種布局的櫥櫃整體性強,外表整齊、美觀。缺點是當布置櫥櫃的牆體因施工誤差而相互不垂直時,定型的T型櫥櫃與牆體之間的誤差不易調節。另外,T型櫥櫃的儲藏量比較大,但轉角處的櫃體不易利用,需要特別處理來提高利用率。
T型布局適用於開間淨尺寸在1500-2000mm之間的廚房,或雖然開間大。
(四)U型
U型布局即廚房的三邊均布置櫥櫃設備,這種布置方式操作麵長,儲藏空間充足,廚房空間利用充分,設備布置也較為靈活,基本集中了雙列型和T型布局的優點。但由於三麵布置櫥櫃,服務陽台的設置受到一定的限製。
U型布局一般用於麵積標準較高、平麵接近方形的住宅廚房,並且在開放式廚房的平麵布局中也較為多見。
(五)島式
島式平麵布局在單元住宅廚房中較為少見,這種布局形式占用空間較多,多用於別墅、獨立式住宅等麵積較大的住宅廚房中,並且多在U型廚房及開敞式廚房的平麵設計中采用。
這種布局方式適合多人參與廚房操作,使廚房的工作氣氛活躍。其“島”型台麵既可作為操作台使用,也可以當作餐台使用。
四、廚房主要設備的布置要點
廚房中的主要設備是指洗滌池、灶具、冰箱等,近年來洗碗機、烘幹機、消毒櫃等設備也逐步走進家庭廚房,與廚房櫃體組合在一起。廚房主要設備的擺放因操作流程、人體動作行為等原因,存在著一定的相互製約關係,如設置不當會使廚房操作流線中斷,造成使用不便,甚至出現安全隱患。以下列舉一些廚房主要設備的布置要點供參考。
五、廚房操作台麵的茂寸
在研究廚房基本操作台麵的尺寸之前,首先要了解與操作台組合在一起的廚房設備尺寸。住宅廚房的基本設備主要有灶具、抽油煙機、洗滌池等,這些基本設備的形式、尺寸對操作台、櫥櫃、吊櫃等廚房其他家具設備的布置有較大影響。
(一)廚房的基本設備尺寸1.灶具
目前一般家庭使用的燃氣灶具以國產為主,其形式多為台式兩眼灶具。據生活實態調查,由於電飯煲、電水壺等的廣泛使用,兩眼灶具已基本滿足我國一般家庭的使用要求。近來部分國內廠家引進國外生產線或與國外公司合資,設計生產出可與櫃體台麵組合的嵌入式灶具。這類灶具清潔美觀,深受用戶的青睞,是我國廚房用灶具的主要發展方向。
此外,市場上也有三眼及四眼的灶具,這類產品多為進口灶具,平麵為方形,有的與烤箱組合為一體。灶具各火眼之間的距離主要依常用鍋的大小而定。我國家庭使用的炒鍋、蒸鍋等的直徑較國外大,因此進口的四眼灶具等產品並不十分適合中國的烹調習慣。
1.抽油煙機
目前我國市場上各種品牌的抽油煙機產品主要分為普通型抽油煙機和深型抽油煙機兩大類,其品牌很多,外形尺寸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2.洗滌池
我國住宅廚房以往使用的洗滌池主要有陶瓷和不鏽鋼兩種,陶瓷洗滌池的尺寸一般為415mm;不鏽鋼洗滌池有嵌入式和與櫃體合體式兩種。另外,市場上可以見到的還有采用樹脂合成材料及玻璃鋼等材料的洗滌池,其造型和尺寸也不盡相同。總的來看,洗滌池的工藝相對簡單,尺寸變化較為靈活,可根據台麵寬度及使用者的需求進行選擇。從使用的角度考慮,設計中洗滌池可按單水槽考慮,且尺寸不宜過小,應滿足當池中有一些待洗的碗時,仍能放下需要立即刷洗的鍋。
(二)廚房基本操作台麵尺寸
操作台是廚房設備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的用途幾乎貫穿廚房烹調操作的全過程,它的尺寸與設置形式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廚房炊事行為的順暢與效率。
廚房操作台分幾個部分,其尺寸及麵積大小與烹飪操作中使用的器具物品有關:
烹調前^從冰箱中拿出蔬菜類摘洗,拿出魚、肉類解凍,這時冰箱與水池間需要有放置台。將購買食品放人冰箱及餐後剩餘食品放回冰箱都需用此放置台。放置台不宜小於3000mm。
烹調中一一洗切、加工需要有原料(蔬菜、魚、肉等)及容器、菜板、刀具等的擺放麵積及操作麵積,這時主要使用調理台,調理台在水池與爐灶之間,其長度不宜低於600mm。
烹調後將菜肴、主食盛出,需有擺放碗盤的台麵,可以利用調理台,但最好另設配餐台,微波爐、電飯煲等電器用品一般也置於此台。配餐台的麵積應盡可能加大,平時可作臨時置物台,節假日宴請時可以作擴充台麵,加以利用。
各段台麵中以水池至灶具間的調理台最為重要和常用。在條件有限時,可調節減少放置台和配餐台,但調理台必須確保。
由於大多數的家庭在平時習慣將烹調中常用的調料擺放在操作台麵上,再加上一、兩盤剩菜及常用器皿等占去一部分台麵,使得操作台有效麵積減小。因此在設計中應考慮到這一因素,在烹調操作所需麵積以外再加上這部分物品擺放所需麵積。根據廚房操作動線分析,水池與爐灶間的動作較頻繁。二者間距過大時,會增加操作者橫向移動的距離,影響操作效率。需要增大台麵麵積時,可加長放置台和配餐台。
(三)廚房操作台麵不同深度值的比較
廚房操作台麵除了要有適宜的麵積外,其不同的深度對操作台的使用及廚房的設計也有較大的影響。
過去我國的規範規定廚房操作台的最小寬度為500mm,這主要是由於廚房開間受戶型麵寬的限製,加大台麵寬度就要加大廚房的開間,從而加大住宅的麵寬,這對節地型的小麵寬、大進深類型的住宅設計不利。但從廚房空間的使用和操作方麵看,寬度的台麵使用效率低。國際上,各國對廚房操作台的寬度都有明確的規定,經濟發達國家所規定的寬度都較大,並基本與經濟發展程度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