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梯與電梯構造設計
建築物上、下層間的交通、疏散設施,包括樓梯、電梯、自動扶梯、坡道和台階等。其中,樓梯在建築中的使用最普遍。在我國,目前電梯主要用於高層建築,自動扶梯隻是在人流量較大的大型公共建築或高級賓館中使用。由於特殊需要(如醫院、療養院、幼兒園在沒有電梯的情況下)常設置坡道聯係上、下層。在房屋同一層地麵有高差或室內外地麵有高差時,要通過設置台階來聯係同一層中不同標高的地麵。因此,坡道、台階也是樓梯的一種特殊形式。
第一節樓梯的組成、尺度、設計和種類
一、樓梯的組成
一般來說,樓梯由樓梯段、平台和欄杆扶手三部分組成。
(一)樓梯段
樓梯段,又稱“梯跑”,是平台之間的傾斜構件。在樓梯段上設置踏步,踏步的水平麵稱“踏麵”,踏步的垂直麵稱“踢麵”或“踢板”。每一樓梯段上的踏步數目不能少於3步,最多不應超過18步。每個樓梯段長度應統一,以便於工業化生產。
(二)平台
平台,是指在樓梯中供人行走時緩解疲勞和轉換方向而設置的水平部分。根據位置的不同,平台可分為中間平台和樓層平台。中間平台,又稱“休息平台”,是指位於兩層樓麵之間的平台。它的作用是緩解上樓疲勞,調節體力,有時也為了使樓梯段轉換方向。樓層平台,是指連接樓地麵與樓梯段端部的平台。它的高度與樓層相同。樓層平台是作為樓梯與樓層聯係過渡的地方。
(三)欄杆扶手
為了保證人們在樓梯上行走安全,樓梯段和平台的臨空邊緣應安裝欄杆或欄板。欄杆或欄板是樓梯的安全保護措施。欄杆或欄板上部供人用手扶持的配件,稱為“扶手”。當樓梯段寬度不大時,可在臨空的一邊設置欄杆扶手;當樓梯段較寬時,應在靠牆一邊加設靠牆扶手。在欄杆或欄板上端安裝扶手,既可以作為上下樓梯時倚扶之用,也可增加樓梯的美觀。
二、樓梯各組成部分的尺寸
(一)樓梯段寬度
樓梯段寬度是根據通行人流量的大小和安全疏散的要求來確定的。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公共樓梯的樓梯段淨寬,應根據建築物的特征,按人流股數確定,通常不應小於兩股人流。
(二)樓梯平台寬度
為保證樓梯的通行能力和在樓梯的各部位都不受阻礙,平台的最小淨寬度應不小於樓梯段淨寬,特別是當有大件物品需要搬運時應適當加寬。平台寬度與樓梯段寬度的關係。為了通行單架,醫療建築的樓梯平台寬度至少應為1800mm。
(三)樓梯坡度與踏步尺寸
樓梯坡度的大小,是根據兩個因素來確定的:一是行走舒適;二是節約樓梯間麵積。如果坡度過陡,人們行走時會感到很費力;坡度太小,樓梯間麵積過大,也不經濟。為此,樓梯坡度的大小,應根據各類建築的使用性質而定。
(五)扶手高度
扶手高度的確定應考慮兩個因素:一是使用樓梯的對象。樓梯坡度的大小與扶手高度的關係。
三、樓梯設計
樓梯設計的步驟如下:
根據房屋層數、耐火等級和使用人數計算樓梯的總寬度。
四、樓梯的種類
1.根據所在位置的不同分。根據所在的位置的不同,樓梯可分室內樓梯和室外樓梯。其中,室內樓梯又分為主要樓梯、輔助樓梯;室外樓梯又分為安全樓梯、防火樓梯。
2.根據所用材料的不同分。根據所用的材料的不同,樓梯可分為木樓梯、鋼樓梯和鋼筋混凝土樓梯。
3.根據形式的不同分。根據形式的不同,樓梯可分為單跑式,直跑式眾雙跑式、多跑式及弧形和螺旋式等各種形式。例如,矩形平麵適合做成雙跑式;較方的平麵,可以考慮做成三跑式;在圓形平麵中,隻好做成螺旋形樓梯了。有時樓梯的形式主要是為了滿足建築上的要求。例如,正廳中的主要樓梯,就常做成雙分式、雙合式等對稱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