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希望通過“校長實名推薦製”的探索,使中學和學生能夠把精力從被動地應付考試逐步轉化為主動地培養素質,從而逐步影響乃至改變高考“一考定終身”的現狀,這是有積極意義的。
在中國近年來的高考製度改革中,招生製度的改革尤其令人關注。2009年10月,在北京大學2010年“中學校長實名推薦製”中學資質申請環節中,收到來自全國400餘所中學關於“中學校長實名推薦”資質的申請。經該校自主招生專家委員會審議,綜合考察申請中學的辦學條件、生源質量等因素,最終確定了39所中學為北京大學2010年“中學校長實名推薦製”的中學。廣東省僅有兩所學校入圍,即昊昊所在的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和深圳中學。此次的中學校長實名推薦製隻有39所學校入圍,範圍不大,但這是出於穩健考慮,因為這些學校不僅在當地有聲譽、有口碑,而且每年也有不少學生進入北大,並且證明了他們的確是優秀的。對於那些不太熟悉或了解的學校,北大還是比較謹慎的,因為選拔人才固然重要,信譽更加重要。
華師附中把北京大學的校長推薦計劃公布出來後,由高三年級的同學自願報名,並專門成立了推薦領導小組,從報名的學生中選出各方麵優秀的同學共22人參加北京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其中有包括昊昊在內的14名學生報名角逐校長推薦計劃。2009年11月23日晚上,這些同學迎來了最有挑戰性的選拔環節——麵對十幾位校領導和老師進行公開陳述和答辯。這是有史以來首次進行的一種麵試,同學們都沒有任何前人的經驗可資借鑒。有些同學報了名,卻臨陣退縮,不敢去麵對那緊張的麵試;也有的同學事先寫好了稿子,直接念完就無話可說了。而昊昊呢,他有舞台和主持人的經驗,準備得也比較充分,比如他雖然也事先寫了自我介紹稿,並反複讀熟,但在麵試的時候完全脫稿,很自然地陳述了自己的特點和角逐校長推薦的理由:
(1)我注重學習效率,堅持對知識的積累、理解性記憶和靈活運用,合理規劃時間,勞逸結合地學習。這使我能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取得很大的收獲,也為我各科成績的全麵發展打下了基礎。
(2)我在做好課內學習之外,注重發展自己的特長,讓自己有與眾不同的一麵。引用吳校長的話說,要做到特長突出,就是要“人無我有,人有我專,人專我精,人精我絕”。因此在課餘生活中,我比較注重去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並善於從中發現自身的潛力。這不僅讓我學習之外的時間過得非常充實,也讓我在金融投資方麵特長突出,優勢明顯,相關的數學建模論文就在“明天小小科學家”決賽中獲得了全國二等獎。
(3)“好學進取,立誌成才”是附中的校風。在成長的過程中樹立自身的理想,這不僅是我們這一代青年人的責任,也是我們學習和奮發圖強的不絕動力。更為重要的是,定下大致的計劃,把遠大的理想規劃為一個個明確的目標,這會讓我們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良好的精神狀態迎接每一天的學習。
也許是因為優異的平時成績和突出的競賽特長,也許是憑借著各方麵的全麵發展和在“明天小小科學家”的獲獎,也許還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比較出色的麵試發揮,昊昊的綜合素質得到麵試老師的一致認可。不過,學校並沒有很快公布結果,一天過去了,沒有消息,兩天過去了,還是沒有消息,昊昊心裏有點焦急。就在一天的晚上11點,我們都已經睡下了,昊昊的手機響了,是他的班主任打來的。昊昊拿起電話,老師說:“經校長辦公會議反複考慮,你最終幸運地從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與鄒佛靈、陳琳琳一同成為了校長實名推薦的人選。”昊昊聽了高興極了。這幾年的努力和付出終於在這一刻得到了回報,這與他重視基礎、注重能力的學習習慣是分不開的。成績優異、素質全麵、特長突出是昊昊最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