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股海沉浮(2 / 2)

2004年年底,昊昊的爸爸退出了股市,但昊昊仍堅持繼續投資,盡管那時賬戶上已是虧損累累。2005年6月6日,昊昊見證了中國股市一個曆史性的時刻——上證指數盤中跌破1000點,引發了股民們的萬千感慨。昊昊當時未曾意識到:中國股市一場最為翻天覆地的變化——“股權分置改革”開始了。2006年7月,行情轉好,外公把自己的積蓄交給昊昊進行穩健的理財,由於昊昊是未成年人,不能自己開戶,他於是央求我去給他新開一個賬戶。我本不想同意,可經不住他的軟磨硬泡,還是開了一個賬戶給他用。2006年7~9月,昊昊把他掌控的錢拿去認購新股,收益不錯。但是由於缺乏經驗和過於“保守”,他錯過了這一次的超級大牛市。

2006年10月,昊昊對國際原油期貨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又“逼迫”我給他開通了廣發期貨的賬戶,開始進軍期貨市場,之後主要以套利交易獲取穩健的投資收益。2007年2月,昊昊爸爸在金融博覽會上通過大福證券的一位工作人員了解到有關香港新股申購和收益的情況,昊昊對此非常感興趣。他又再次“逼迫”我給他開一個香港證券交易的賬戶。2007年5月,由於想要參與“雙彙發展”的股改複牌套利,昊昊開始買入持有該股的幾隻股票型基金,第一次涉足基金市場。就這樣,昊昊一步步地進入了金融領域,涉獵了股票、期貨、基金和港股。他還自學了關於權證的知識,並超越了他的“啟蒙老師”——伯公,伯公還反過來向昊昊請教。

2008年年初,上證指數開始大幅下跌,市場步入了熊市,他在幾輪熊市中備受考驗。由於在4000點時提前抄底,昊昊被深深套牢,損失慘重。2008年年初,昊昊開始接觸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場,嚐試投資牛熊證,並在大跌勢之中依靠沽空大幅獲利。2008年6月,昊昊終於摸索出了債券的性質和債券市場的基本交易準則,並嚐試性地做了幾筆交易。

2009年,昊昊得意的操作就是做了一筆A+H的跨市場套利。他買入“中國神華”A股的同時,又買入香港的“中煤能源”熊證,以對衝風險。沒想到,投資進行得比預想還要順利,一個月就賺了20%的低風險套利收益。到2010年年初,昊昊見“貴州茅台”在百元附近,覺得太便宜了,作為一隻消費龍頭,壟斷性又那麼強,市盈率才20倍。他再對照大市從底部剛剛盤出來這一背景,覺得投資的好時機來了,就大膽加倉“貴州茅台”,等這隻股票漲到160元附近的時候,他開始果斷地逐步減倉,並在其到達階段性頂部之前全部賣出了。他的理由是從最新一期的財報中看出“貴州茅台”業績有隱憂,即它的現金流不通暢,增長率不好,第三季度盈利同比處於下降狀態。所以該股估值已經不低,應該適當出貨。他的判斷果然十分正確,因為就在他賣出後不久,“貴州茅台”衝高到174元,之後就一路走低,至今隻有127元了。

在6年的股市經曆中,昊昊品嚐過甜頭,也吃過不少苦頭。最大的打擊是有一次他做了一筆燃料油期貨的單邊空單,結果這個期貨價格天天上漲,昊昊的虧損日日增加,最多的時候浮虧4萬元。他痛心疾首,捶胸頓足,暴跳如雷。我知道,他如果將來真的要走這條路,一定會經曆更多的挫折,必須要有很大的風險承受能力才行。現在的經曆也許對他的將來是有益的。果然,他在冷靜下來之後,分析了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因為自己畢竟還是一個中學生,又不能隨時掌握行情變化,所以決定以後不再輕易地做單邊,而是改為雙向套利,寧願少賺,也不能虧本,並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理念:保住資本是所有活動的第一甚至是唯一的準則。

在股市的風雲變幻中昊昊品嚐到了酸甜苦辣,課餘時間的股市經曆使他最終確定了他未來的職業方向。更重要的是,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財富觀。他的人生觀是不必太功利、太完美主義,開心、順利地度過每一天才是最幸福的。財富觀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要做金錢的主人,不做金錢的奴隸;要利用財富造福他人,而非利用他人攫取財富。這些無疑都會對他今後的人生產生極為重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