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的風雲變幻中昊昊品嚐到了酸甜苦辣,課餘時間的股市經曆使他最終確定了他未來的職業方向。更重要的是,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財富觀。
昊昊最初聽說股票是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他班裏有一個同學是“吹牛大王”,有一天他對昊昊說:“我買了一個5元錢的股票,隻有1股。過了一周,股價升到了6元,又過了一周,跌到了5.2元。”昊昊聽了以後,心想:“一隻股票過了一周就漲了1元,要是買1萬股,一周後就能賺1萬元,要是買100萬股,豈不……”他對此事將信將疑,後來才知道這是個很荒唐的謊言。
昊昊的股市經曆是從2004年上半年開始的,他從報紙上看股市消息,看電視中的《談股論經》節目,股市的升升跌跌,讓他感到捉摸不透。不過,他注意到,自當年的5月份起,中國股市經曆了空前的陰跌,上證指數從2200 點跌至1300 多點,跌去了40%。到9月份,上證指數出現了“9·14”反彈行情,昊昊爸爸決定進入股市。正在上初一的昊昊也決定把他自己的積蓄放到爸爸開設的賬戶裏,與爸爸一起進入股市,昊昊由此成為中國6000 萬股民中的一分子。他的伯公說他可能是中國最小的股民,或者至少也是小股民之一吧。之後大盤開始報複性反彈,一個勁地漲、漲、漲!很多股民都獲得了不菲的收益。此時,昊昊學會了在網上看股市行情,並迷上了股票,結下了“股市奇緣”。
2004年10月,昊昊第一次自己做主買股票,買入了1000股“雙鶴藥業”。買進之後,這隻股票反複振蕩盤整,也就是不怎麼升,也不怎麼跌,昊昊對此一直心神不寧,備受煎熬。但他還是耐著性子等待著。果然,在第二周,這隻股票大漲了7%,昊昊趕緊賣出該股,短短一周就賺了400元。這是他首次靠自己的判斷取得的較大盈利。
財富如此輕易到手,昊昊心裏非常高興,信心大增,自以為可以大展身手賺錢了,可是盲目樂觀的後果就是直接導致了昊昊接下來越買越多,越虧越多。例如,他當時買入了“齊魯石化”,但這隻股票先是隨著大盤下挫,然後又陸續麵臨“成本增加”、“稅率上調”等各種不利因素,股價連續暴跌,並曾三度跌停。昊昊的成本價是8.2元,但股價跌落到了6元以下,令他損失不小。之後,不服氣的昊昊又買入了“東北高速”、“華能國際”、“魯能泰山”等股票,但都虧得一塌糊塗。隨著大盤破位,不斷創下新低,昊昊和他爸爸的前期盈利都已經蕩然無存,而且步入虧損行列。為了扭虧,昊昊經過一個月的觀察和思考,買入了“華潤生化”,不過這隻股票還是下跌,昊昊又被套住了。但他不灰心,終於在數周之後,市場掀起“乙醇概念”的炒作狂潮,“華潤生化”連續三次封住漲停板,昊昊看到成功解套了,就抓住機會,在獲利300元後趕緊離場。雖然他並沒有因此扭虧,但總算減少了損失,也有了繼續操作的興趣和信心。然而,股市的風險又一次給了他教訓。
他當時看好“中信證券”,從90多元開始買,跌價就加倉,一直買到這隻股票跌到了50多元,他的成本則是70多元,此時他太固執,不肯止損,也不肯停下來認真考慮,導致越套越深。在估值方麵,他當時也隻是簡單化地看市盈率,忽略了業績的增長能力和可持續性,沒有對證券行業進行透徹的了解,導致最終低位斬倉出局,大虧。另外一個例子是“山西汾酒”,他買這隻股票的時候隻看到它的絕對估值在酒業股裏最低,而且很久沒漲,以為它在牛市中一定會補漲,當時的判斷並沒有問題。但沒有想到的是,它後來業績出了些問題,因而導致股價破位大跌,但昊昊也沒有止損,因而導致巨虧。
從上麵的經曆,昊昊深切地感受到,股市永遠會讓新手先賺一筆,但大多數人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後來的傾家蕩產。對於此次失敗,昊昊後來進行反思,他知道自己當時的基本麵分析過於簡單化,隻看市盈率,想法太幼稚。另外,加上自己思想頑固,不願意認錯,所以導致虧損愈發嚴重,直到不可收拾。這對他日後的操作產生深刻影響,使他認識到了自己的投資還有很多方麵要去學習,自己水平還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