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醫院管理的執行力與韌性(2 / 3)

當今的醫院管理中,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是醫院決策層對於微觀管理介入太多,導致具體的執行層在執行過程中受到很大的幹擾,不能按照自己的思路開展工作,尤其是人員組織和組建技術隊伍的時候,醫院領導的介入完全打亂了執行層的布置,打擊了執行層的積極性,比較典型的是,醫院領導在人員配置方麵的幹擾。我舉一個例子,在醫院,一個臨床科室的科主任是該科室的主要領導者,負責科室的日常工作和技術開展。因此,科主任對於科室內部的人員管理應該具備一定的管理權力。但是,恰恰相反,大多數醫院的科室主任對於人員管理基本沒有什麼約束性,根源在於,科室內部人員流動,科主任沒有自主權,經常聽到科主任在抱怨,我們科室裏給安排了一個人我都不知道是幹什麼的,或者是提拔一個副主任,都不征求科主任的意見。事實上,這樣的管理結果是,科主任管理科室很困難,人員形不成合力,缺乏統一性和凝聚力。

醫院管理者如何掌握宏觀與微觀的平衡是具有一定藝術性的,這與醫院領導的管理能力、管理經驗分不開,但更重要的是管理理念的更新,現代醫院的發展,醫院管理者的思路要隨之而改變,建立科學、規範的管理製度和先進的管理理念是非常 必要的,醫院管理者在宏觀管理和微觀管理兩個層麵要理性的把握,不能意氣用事和衝動,尤其是對於人員的管理,醫院領導的觸角不能伸得太長,給予科室領導一定的權力,便於科室內部的管理和組織。

與此同時,醫院決策層要建立長效的監督機製,在宏觀管理的過程中,並不是當“甩手掌櫃”,對執行層的執行結果不聞不問,這有可能導致缺乏監管而造成不良後果。對於關鍵環節的把握和重點部位的監管要切實加強。

總而言之,醫院管理在宏觀和微觀的把握上要適時、適度,不可冒進,也不可保守,合理而科學的掌握平衡是醫院領導者要注意把握的重點問題。在醫院的許多部門都存在宏觀管理與微觀管理的不平衡現象,作為醫院的決策層要多深入基層,多了解科室情況,多聽聽職工的聲音,敞開心扉接受合理的建議與意見,才能更好地把握平衡的藝術。

科學、規範、持之以恒的管理流程

醫院管理的目標是建立科學規範的管理流程,這類似於企業的生產流程,一瓶飲料從原料到成品,有一套嚴格的生產流程,這個生產流程是經過嚴格檢驗、嚴密組織最後形成的一個程序,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少,最終才能生產出合格的飲料。

近年來,醫院管理者也深刻認識到醫院管理流程的重要性,努力加強醫院管理流程的建設,但問題依然很多。

什麼是科學規範的管理流程?患者來到醫院就醫,每一個管理流程對於他們來說都是陌生的,因此,這種陌生的管理流程必然要求是清晰而且易懂,患者一看就明白自己每一步要幹什麼,直到診治結束。

我們以患者就醫為例,患者進入醫院,首先是掛號,然後等待醫生診療,醫生在診療的時候,除了必要的問診、聽診等等外,化驗和各種檢查是必然的,問題就出在這裏了,化驗和檢查是患者浪費時間和精力最多的,化驗先要去化驗室劃價,劃完價再去收費處交費,然後回來抽血或者是接尿,這是化驗流程。但是,許多醫院的化驗室不在一處,可能患者手持的化驗單需要去好幾個地方才能完成化驗,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患者能把這幾個化驗室的位置順利找準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如果一個患者多次的重複化驗流程,即:劃價——交費——抽血,再劃價——再交費——再抽血,這是很折磨人的。如果患者手持兩張或者多張化驗單,如上所述,涉及多個化驗室,醫院是否可以告知各個化驗室所處的位置,患者可能一次性的劃價,然後一次性的交費,再在不同的化驗室抽血,這中間是不是減少了一次重複的交費呢,多交一次費看起來簡單,但在大醫院,在人潮擁擠的窗口排隊讓患者非常的心煩。

檢查更是如此,幾乎所有的檢查項目都不在一個集中的地方進行,並且每個檢查項目的情形各異,有的檢查時間很短,患者不易堆集,有的檢查需要提前預約,有的檢查還需要藥物的支持,還有的檢查需要憋尿或者是空腹進行,這給患者檢查帶來了許多不確定因素。如果患者手持幾張不同的檢查單,科學規範的管理流程在此時會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胃鏡檢查、B超(需憋尿),還有CT、心電圖,這四項檢查如何進行,先做哪一個,後做哪一個。一般來講,心電圖耗費時間相對較短,患者可能先做心電圖,然後再做胃鏡,做完胃鏡,患者可以進食,同時也可以飲水利於憋尿做B超,飲食過後,再去做CT,CT做完以後,在等待結果的時間裏,憋尿可能已經達到效果,這時候可以再去做B超,這就是一個合理的流程,但問題是大多數患者並不懂這些,因此,醫生的告知就顯得尤為重要。醫院在設計患者就醫流程的時候應當充分重視這些細節問題,對於醫生在開化驗和檢查單的時候,醫生如何讓患者知道下一步做哪些化驗和檢查能夠更加快捷、方便,省時省力又省錢,對於這種告知,有很多種方法可以實現,可以口頭告知,也可以根據化驗或者檢查單的不同,在化驗或者檢查單的某些位置做一些標注,告知患者這些流程。

科學規範的流程必須持之以恒,醫院管理者在這些年的醫院管理當中發現,醫院不缺乏好的製度、好的規範。但是,往往令人遺憾的是,許多時候執行得不夠徹底和恒久,醫院要建立科學規範的管理流程,這種管理流程的執行必須要求是持之以恒,一個醫院的良性、正常發展,需要保持管理的韌性,不能因為某一個人員的變動,也不能因為某些客觀因素的影響而影響流程管理的正常運行,這是很危險的。事實上,每一個科學規範的管理流程的長期運行,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的時候需要幾代人努力才能實現,這是醫院文化一個重要的內容,我們要讓流程管理形成一種慣性的運行趨勢,每一天、每一點都是如此,這就和我前麵講到的飲料生產流程是相似的,每一個生產環節絕不能偷懶,如果消毒部門偷懶了,人們喝到肚子裏的飲料必然會帶來不良後果,小則影響銷售,大則影響企業的生存前景,三鹿奶粉就是活教材,不要讓悲劇在我們身上重演。

科學、規範、持之以恒的管理流程一旦建立,醫院的管理和發展就會處於一種良性的運行狀態,醫院整個管理係統就是由許許多多不同的管理流程彙集在一起而形成的一個龐大的管理組織,每一個管理流程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因此,每一個管理流程的建立,既需要組織部門的精心策劃、梳理,還需要旁支部門的協調和配合,這樣才能建立暢通無阻的管理流程,比如說我們建立病案複印管理流程,病案管理部門要根據患者複印的需求首先提出複印流程的框架,這是一條主線,也是負主要職責的部門需要承擔的任務,而旁支部門需要配合的是諸如對患者的告知、病案的及時完成並交回,醫生是接觸患者的主體,病案室並不直接接觸患者,醫生對於複印流程的告知是使病案複印流程保持暢通的一個重要環節。另外,醫生若不能及時完成病案並交回病案室,也不能保證病案複印流程的暢通。因此,醫院管理流程的順暢還需要有一批認真負責、具有高度職業素養的人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地完成。

醫院管理流程在持之以恒的同時,還要不斷地修正和改進,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醫院管理流程要保持其穩定性就必須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隻有這樣,才能富有活力,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吸取人性化管理的精髓

醫院是一個人員密集型場所,幾乎所有的管理都是涉及人的管理,對醫生、護士的管理,對患者的管理,都是以人為主的管理內容。在醫院,人性化管理的意義體現在內涵建設方麵,同時,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能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提升醫院的形象。

人性化管理的概念最初來源於企業管理,在企業的生產和管理過程中,人性化管理的效果得到了最為明顯的體現,企業的競爭力、生產能力,以及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保持了非常強勁的勢頭,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逐步地被管理者所認識,並在此基礎上發掘和發揚其所包含的更加廣泛的含義。隨著人性化管理優越性的進一步推廣,越來越多的行業逐步引入了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將人性化管理的精髓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企業中,對於人性化管理是如下定義的:

所謂人性化管理,就是在整個企業管理過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挖掘人的潛能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於其具體內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對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給人提供各種成長與發展機會、注重企業與個人的雙贏戰略、製訂員工的生涯規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