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醫院管理的執行力與韌性(1 / 3)

醫院有好的管理思路和科學先進的經營模式,還要有好的執行力和持續執行的韌性,無論你的藍圖描繪得多麼美麗壯觀,如果執行不到位,一切都是空談。醫院管理的執行力是很關鍵的一步,是從理論付諸實踐並產生預期效果的最重要的環節,有許多管理目標無法實現,我們在最後總結分析的時候發現,大多數時候不是戰略戰術的問題,而是執行的問題,執行不到位、不徹底、在執行過程中畏縮不前、缺乏堅忍的意誌和靈活應變的執行能力,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執行不能達到預期目標。

執行還需要有韌性,好的執行力不是心血來潮,玩新鮮遊戲,必須要求保持其韌性,保證執行的連貫性。

掌握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的平衡

關於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郎鹹平教授有一個非常精彩的比喻,在此我引用如下:“什麼是目標管理,我以大廚師炒菜為例,把魚香肉絲炒到了顧客滿意的程度就叫做目標管理,至於大廚師炒菜的方法,我們是不關注的。什麼是過程管理,我們把大廚師炒菜的步驟分成20個階段,也就是20道工序。第1個人切蔥花,第2個人切肉絲……第18個人倒兩勺醬油,第19個人把火開到600℃,第20個人炒三下。如果不好吃,就重新調整第2、第5、第9道工序;還不好吃,再重新調整第3、第7、第14道工序;依舊不好吃,再調整第18、第19道工序。就這樣,經過無數次調整之後,第1001次的流程終於能夠炒出跟大廚師一樣好吃的菜,在這個流程的要求下,蔥花的長度必須是1.1厘米,肉絲的長度必須是1.3厘米,醬油必須是兩勺老抽。以後就按照1001次調整的流程炒菜。每一個人都按照這個工序嚴格執行,至於魚香肉絲好不好吃這個結果,就不是我們關心的。隻按照流程辦事而不管結果,就叫做過程管理。”

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在管理學的範疇內有其特定的含義,在醫院,我們如何理解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我套用郎教授對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的理解來說明一下:

我以病案管理為例,病案回到病案室再進行質量控製,對於病案的整個形成過程沒有進行控製,這就是目標管理。

什麼是過程管理,病案在形成過程中,要經過不同的人員來完成,有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還有護士、護士長、質控醫師、質控護士等,如果病案質量不合格,要找出是哪個環節的問題,進行不斷的調整和改進,這就是過程管理。

那麼說,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哪種管理方式更好一些呢?如果以上麵的例子為證,過程管理的優越性要遠遠大於目標管理。因為,病案一旦形成以後,再進行病案質量控製,對於不合格的內容,按照管理規定,病案在形成以後是不能進行修改的,這涉及一個病案真實性的問題。因此,目標管理隻能起到反饋的作用,也就是把現在病案的質量問題進行反饋,防止今後出現類似的問題。而過程管理的優勢在於,在病案的運行狀態,發現問題隨時可以修改、糾正,哪一個環節有問題,修改哪一個環節,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病案回到病案室的時候是一份較為完整、合格的病案。

上麵我們說的是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在病案管理過程中的運用,在醫院管理中,不同的部門,如何合理運用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是很有講究的,也就是如何掌握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的平衡。

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的運用,在不同的管理部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總的來講,過程管理的優勢在於管理過程的靈活性,能夠及時掌握環節信息,把可能出現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環節的修改、調整也相對容易把握,最終實現預期目標。目標管理的優勢在於,能夠激發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醫院的決策層,隻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對結果提出目標和要求,至於中間的操作層如何實現這個目標,決策層不去過問,這樣有利於操作者更加靈活、主動地改變一些執行方式,最終達到目標。

總的來講,從現代企業管理的經驗來看,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過程管理的優越性要更大一些,尤其是在臨床的質量管理中,過程管理是必然選擇,我們不能隻製定目標而忽視過程管理,一台手術,一個病人的康複,過程管理是最重要的,過程管理的嚴謹有序才能保證手術的順利完成和病人的最終康複。

醫學事業是一個特殊的事業,說他特殊就是特殊在麵對的主體是人,我們想一想,企業產出一個不合格的產品,這個生產流程可以推倒重來,損失的是錢。但是換作醫院就不一樣了,我們不能說這個手術失敗了,總結經驗再來一次,生命沒有第二次的機會!

多年的實踐管理經驗表明,隨著人們對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的不斷嚐試,過程管理的重要性和優越性相對於目標管理越來越明顯,在醫療活動中,過程管理能夠更好預防可能出現的問題。我們以手術為例,從一個患者入院起,主管醫生要對這個患者的整個治療過程負責,從入院的檢查到手術完成這個時間段就是一個過程管理,在這個過程中,患者的相關檢查、化驗、確定手術時間、手術當中的消毒管理、手術器械的準備、手術當中可能發生的意外預防等等,每一個環節都要嚴格審查,按照流程進行全麵控製,這樣就保證了一台手術在理論上的安全性,如果隻注重目標管理,而忽略每一個環節的監管,出現問題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從目標管理到過程管理的逐步轉化是符合管理規律的,醫院管理者要有這個意識,多學習理論知識,我們在醫院管理的實踐中,無論是過程管理還是目標管理,都在運用中,隻是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沒有形成一種固定的文化形式,通過管理知識的學習,我們可以掌握更加靈活地運用管理手段的技能,並且將這種技能和管理思想滲透到中層領導幹部的思想當中。掌握紮實的管理知識,對於安全管理、規範管理有很重要的意義。

在現階段的醫院,目標管理並不是完全不可用,在不同的部門,目標管理還有其發展的空間,我感覺,在一些行政職能管理部門、科研部門或者是對形成的後果可挽救、可預判的工作項目上,可以使用目標管理的方法,這樣可以鼓勵人們大膽創新,敢於嚐試一些新方法來完成工作,達到目標。

醫院是一個技術部門,技術人員占主導地位,真正掌握係統管理知識的人員非常缺乏,在後天的培養中,對於管理知識的學習也是零星的,不成體係的,這對於醫院這個高風險的行業是有巨大的潛在隱患。實踐也證明,每次出現醫療事故背後,總有管理的鬆散問題,醫院管理不僅僅是院長的事情,每一個科室都是一個管理單位,科主任對管理知識的掌握其實非常重要。但是,實際情況非常不樂觀,大多數科主任都是技術骨幹,對於醫學的學習很精細,管理就不懂了,這是目前全國醫院的一個共同現狀。因此,作為醫院管理的決策層,要注意中層領導幹部管理知識的係統培訓。

對於過程管理與目標管理的應用,我們還要不斷地摸索和總結,了解這兩種管理方式的特點,可以借鑒優秀企業在管理方麵的成功經驗。合理地把握這兩個管理方式的平衡。

掌握宏觀與微觀管理的平衡

醫院管理在方向性和常態性上要區別開來,掌握好宏觀與微觀管理的平衡,這是需要醫院管理者注意的問題,在我們的日常管理當中,會出現宏觀管理與微觀管理的交叉與混淆,造成管理的層次不清、職責不明,管理混亂的現象,醫院的決策層由於不能很好地聽到基層工作人員的真正心聲,對於出現的管理混亂現象既看不清,又聽不明,這對於醫院管理的決策會有很大的麻煩。

醫院的宏觀管理主要體現在醫院發展的方向性上,醫院走什麼樣的發展道路,醫院要建立什麼樣的經營理念,這是醫院宏觀管理的範疇,決策層要明確地告訴每一個職工,我們的明天是什麼樣子,我們應該如何努力達到我們的目標。

醫院的微觀管理主要體現在完成具體事務的細節上,執行層或者是操作層在完成決策層所製訂的目標時,要一個一個先完成好每一個小階段,把每一個小階段串聯起來,最後達到最終目標,在這個過程中,體現的就是微觀管理的內涵。因此,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醫院宏觀管理與微觀管理的內在聯係與區別。

那麼說,醫院決策層和執行層如何默契配合,合理完成,這就需要管理者很藝術地掌握二者的平衡性。

我們分析一下醫院決策層在宏觀管理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前麵說到宏觀管理主要是方向性的問題,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比如說我們要開展一項新技術,決策層要做的是組織相關人員論證該項技術的前瞻性,可行性,投入與產出的比例,需要配置人員的專業結構、知識結構,配置人員的數量,儀器設備的購進,以及該項技術可能存在的風險等等。說得再簡單一點就是,召集人員開會確定這項技術開還是不開,如果確定下來是開展,醫院的決策層就需要把具體執行交給相關部門,而不去參與太多的具體事務,這就是宏觀管理。但是,我們還要注意的問題是,宏觀管理並不代表醫院的決策層當“甩手掌櫃”,從此不過問此事,醫院決策層擔負的是主要領導責任,該項技術的成功與失敗與醫院領導是密切相關的,因此,對於整個技術的開展過程,醫院決策層主要在於監管,並且對於關鍵的技術環節要密切關注,還要進行各種周旋與協調,宏觀管理的本質並不是說製定了方向就甩手不管,放任自流,這是不對的,對於執行過程,也要適時、適度地參與進去,掌握一個平衡的度,才能最終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