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學畢業論文寫作的幾個問題(1 / 3)

——以法學學科論文為例肖光輝

肖光輝,上海政法學院副教授。

摘要:

大學畢業論文是大學生畢業的最後一道工序,也是對幾年大學生活的一個總結。但是,近年來由於受到社會諸多因素的影響,學生的論文質量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這裏既有學生的原因,也有製度與教學管理上的原因。本文指出了學生畢業論文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積極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畢業論文寫作

當今大學生的畢業論文已經越來越成問題,許多大學畢業論文的寫作成了一樁敷衍了事的差事。他們不僅不會選題,而且也不會寫作,就我所知,甚至於一些研究生也出現了這些問題。出現類似情況,既有學生本人的問題,也有學校與教育體製的問題。本人指導學生論文的寫作已有多年,現在我準備就法學論文寫作出現的基本問題作一個反思,企圖找到問題症結所在,並試圖提出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以及途徑。指導大學學位論文寫作的著述比較多,這裏沒有必要一一列舉。學生可以借來參考閱讀,它可以給我們的研究提供一些經驗,避免寫作過程中出現一些常識性的錯誤,使我們少走彎路。

一、大學生畢業論文寫作質量低下的原因

大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是檢驗其在四年所學的一個總結,也是衡量其是否達到畢業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但是,現在的大學畢業論文寫作實在讓人憂慮。說大學生不會寫畢業論文,是指大學生在論文寫作過程的許多方麵顯得手足無措、無所適從,包括論文的選題、收集材料、組織材料、結構安排、語言風格、修改等等方麵,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但是從總體上看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麵。

(一)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

畢業論文質量低下,學生自身存在的原因不容忽視。這裏可以從主客觀兩個方麵來探討。首先,從主觀方麵來看,學生並不重視論文的寫作。(1)沒有足夠的積累。以法學為例來看,法學是人文學科,與其他社會科學一樣,需要長期的積累。大學生自打進入大學殿堂那一天起,在學習好基本課程的前提下,應該在法學學科中找到一個自己比較所喜歡的課程,關注該課程的一些重要問題,尤其是基本問題與學科前沿問題,並積極關注該領域的研究動態與研究成果,積累資料,為以後畢業論文的寫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遺憾的是現在的學生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並不願意為此做積極的準備。臨到寫作時,不是抄襲就是胡亂拚湊,認真對待畢業論文寫作的學生並不多見。(2)學生平時不重視論文的寫作訓練。論文的寫作是一個複雜的思維過程,隻有經常地訓練,才能在選題、收集材料、結構安排方麵“從容不迫”。但是現在學生似乎更關注學分與考試,並不注意平時的“練筆”。(3)學生不重視論文寫作的另外一個重要的方麵就是論文的通過率的問題。現在不少學校並沒有規定論文的通過率,就現實情況來看,一般不存在論文通不過的問題,好歹論文都能通過,因此,就沒有必要花費很大的功夫來考慮論文的寫作。客觀方麵的原因是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時間恰巧是畢業找工作或畢業實習期間,論文的寫作受到一定的影響。主觀上不重視論文的寫作是論文質量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隻要平時有足夠的積累與寫作訓練,在將近半年的時間裏寫一篇論文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客觀上的原因,諸如找工作等並不會影響論文的寫作。

(二)現行教育體製存在的問題

按照現行的規定,學生論文的寫作一般都有比較嚴格的規定。首先,字數上一般達到五六千字,有的學校甚至規定要達到一萬字。其次,論題要新穎,要站在學科的前沿。再次,結構嚴謹,邏輯清晰,層次分明。實事求是地說,這個規定就是對一個普通的教師來說都不能算是一個較低的要求。雖然,這是按照大學畢業論文的要求來規定的,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並不是一個較低的要求。有的學校規定的字數就是一個較高的門檻。論文的寫作是需要一定的字數,但是我們不能反過來說字數多論文的質量就高。有些學校規定論文必須要達到一萬,所以,本來五六千字就能完成的論文,卻硬得湊夠一萬,這樣論文其質量的低下是可想而知的。從理論上來看,要駕馭一萬字數的文章,需要有幾萬字的積累,從眾多的材料當中選取有用的方麵來組織、安排論文的寫作。文章要求新穎並不過分,但是文章要新穎、有新意,就必須對所論證的論題有足夠的了解,這就需要長期的積累,需要學生對自己所論證的問題有足夠的了解,熟悉材料。我們不能炒冷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對論題做仔細的考證與解析。邏輯結構方麵的要求需要學生有思維方麵的長期的訓練,要經常寫一些短文進行練筆。如果一個學生從來不寫論文,也不看論文,那麼他肯定不會寫作論文,即使能寫,也可能會存在結構安排與邏輯思維方麵的問題。另外,考慮到學生的就業等現實問題,除了少數的高校敢於對不認真寫作論文的學生做出相應的處罰之外,大多數學校一般都會讓學生通過,這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學生不負責任的寫作態度。所以我本人的看法是,既然學生很難達到相關部門所規定的要求,那麼就不如實實在在地對論文的寫作做一些較低層次的規定,降低門檻。或者,幹脆取消畢業論文的寫作;因為一篇東拚西湊的論文,既浪費學生的時間,也浪費老師的時間,同時還浪費了學校的紙張。

二、論文質量低下的表現

以上我們粗淺地討論了論文寫作質量低下所形成的原因。現在我們來看看學生論文質量低下有哪些表現。隻有看到了這些表現形式,我們才能對症下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的論文可謂五花八門,問題也表現在諸多方麵,這些錯誤在學生的論文當中或多或少都有所表現。

這裏,我們就一些學生論文中常常出現的錯誤來進行分析,以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學生平時沒有專業知識方麵的積累與寫作方麵的基本訓練

我們上麵已經說過,寫作需要具備多方麵的基本功夫。一是專業知識的積累,二是寫作方麵的基本訓練。積累是專業知識方麵的儲備,沒有知識的積累就無法完成畢業論文的寫作。知識的積累完全靠平時的功夫,“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一般來說,論文寫得好的同學,平時都比較勤奮,關注自己所喜歡的專業與方向,多做筆記與摘要,熟悉該領域的研究學人與前沿。如果不具備這些基本功,那麼,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中,學生一定會茫茫然。但是我們現在的教育大多是應試的,學生的任務是為了應付考試,基本上還沒有脫離高中階段的教育模式。多年來的畢業論文指導,使我們了解到,隻有那些對自己所喜歡的專業領域特別有興趣的同學才能寫出一些比較像樣的文章來。

寫作訓練也是一項基本功,寫作訓練事實上是思維的訓練。光有專業方麵的積累,而不進行論文方麵的訓練,也不可能寫好論文。經過多年的論文指導,我發現學生在這個方麵的訓練遠遠不夠。許多學生不知道根據論文的題目篩選材料,出現思維的紊亂,論文前後不銜接甚至矛盾。論文的寫作訓練事實上涉及許多方麵,經常訓練的人思維敏捷,能夠根據論文的題目擬訂大綱,收集材料(資料)、組織材料、確定論文的結構與層次。但是,現在的許多大學並沒有安排專業小論文方麵的訓練,以至於學生將論文的寫作變成了教材的寫作。

(二)在選題上表現出隨意性與盲目性

由於不注意積累,沒有自己的“興趣點”與特別的愛好,所以學生在選題上非常草率,根據感覺來選題,覺得某某題目好寫就選某某題目,存在著相當程度的隨意性與盲目性。事實上,現在的人文學科很少沒有涉足的領域,從這個角度來看,任何題目都需要積累,都有難度,不存在容易與困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