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實驗22 果蔬組織乙烯生物合成代謝的測定(3 / 3)

稱取1.0mg S-腺苷蛋氨酸(SAM,MW=399.4),0.1mL 1mmol/L磷酸吡哆醛溶液,用50mmol/L、pH 8.0 HEPES-KOH緩衝液溶解,定容至10mL,即得反應緩衝液。

5.5% NaClO-飽和NaOH混合液(NaClO∶NaOH=2∶1,體積比)

6.25mmol/L HgCl2溶液

配製方法見本實驗Ⅱ。

實驗步驟

(一)酶液提取

稱取5.0g果蔬組織,加入5.0mL提取緩衝液,在冰浴條件下研磨勻漿後於4℃、12000×g離心30min,收集上清液即為酶提取液。

(二)活性測定

將0.5mL酶提取液和1.5mL反應緩衝液加入到20mL樣品瓶中,用橡膠塞密封樣品瓶後,在30℃水浴中保溫1h。然後注射加入0.1mL 25mmol/L HgCl2溶液以終止反應,並置於冰浴10min平衡溫度,再用注射器加入0.2mL經冰浴預冷的5% NaClO-飽和NaOH混合液(NaClO∶NaOH=2∶1,體積比),迅速振蕩5s後,放回冰浴平衡5min,頂空取1.0mL氣體測定乙烯釋放量。重複三次。

實驗結果與計算

根據氣相色譜法測得頂空氣體中乙烯含量,以乙烯的產生速率表示每小時每克果蔬樣品組織(鮮重)中ACC合成酶活性,即為nmol/h·g。

注意事項

HEPES,即N-(乙-羥乙基)呱嗪-N-2-乙烷磺酸[N-(2-hydroxylethyl)-piperazine-N-2-ethanesulfonicacid],相對分子質量238.31。HEPES緩衝液具有較強的緩衝能力,使用的最終濃度一般為10~50mmol/L,可以根據緩衝能力的要求而定。通常用蒸餾水溶解HEPES,再用1mol/L NaOH溶液調節pH至7.5~8.0,然後將溶液稀釋、配製成1mol/L儲存液,過濾除菌,分裝小瓶後在4℃保存。由於HEPES價格比較昂貴,通常可以利用50mmol/L、pH 8.0磷酸鉀緩衝液代替。

思考題

哪些因素對ACC合成酶活性的測定具有重要影響?

Ⅳ.ACC氧化酶活性測定

目的要求

了解ACC氧化酶在乙烯生物合成過程中的作用,學習果蔬組織中ACC氧化酶活性的測定原理和方法。

基本原理

ACC氧化酶(ACO)能催化1-氨基環丙烷-1-羧酸(ACC)轉化形成乙烯。通過測定ACO催化產生的乙烯釋放量的大小可以反映ACO的催

化能力。

材料、儀器及試劑

(一)材料

梨、蘋果、番茄等。

(二)儀器及用具

研缽、高速冷凍離心機、移液器、水浴鍋、旋渦混合儀、旋轉蒸發儀、樣品瓶(20mL,帶有密封橡膠塞)、離心管、氣相色譜儀、CO2氣體。

(三)試劑

1.0.1mol/L、pH 7.5 Tris-鹽酸緩衝液

母液A(0.2mol/L Tris):稱取24.2g三羥甲基氨基甲烷(Tris),溶解、定容至1000mL。

母液B(0.2mol/L HCl):取16.67mL濃鹽酸,加入到蒸餾水中,稀釋至1000mL。

取50mL母液A,加入39.9mL母液B混合,待冷卻至室溫時,調節pH至7.5,再稀釋至100mL。

2.提取緩衝液

取10mL甘油,稱取5gPVP、77.1mg DTT、648mg抗壞血酸鈉(C6H7O6Na·H2O)和2.78mg FeSO4·7H2O,用0.1mol/L、pH 7.5 Tris-鹽酸緩衝液溶解,並定容至100mL,即為提取緩衝液[含10%甘油(體積分數)、5% PVP、5.0mmol/L DTT、30mmol/L抗壞血酸鈉和0.1mmol/L FeSO4]。

3.反應緩衝液

取10mL甘油、648mg抗壞血酸納(C6H7O6Na·H2O)、20.2mg ACC和2.78mg FeSO4·7H2O,溶解到0.1mol/L、pH 7.5 Tris-鹽酸緩衝液中,並定容至100mL,即為反應緩衝液[含10%甘油(體積分數)、30mmol/L抗壞血酸鈉、2.0mmol/L ACC和0.1mmol/L FeSO4]。

實驗步驟

(一)酶液提取

稱取5.0g果肉組織,加入5.0mL提取緩衝液,在冰浴條件下研磨勻漿後於4℃、12000×g離心30min,收集上清液即為酶提取液。

(二)酶活性測定

取0.5mL酶提取液和1.5mL反應緩衝液,加入到20mL樣品瓶中,用橡膠塞密封樣品瓶後,向樣品瓶中注射進1.0mL純CO2氣體,在30℃水浴中保溫30min。然後,頂空抽取1.0mL氣體測定乙烯釋放量。

實驗結果與計算

根據氣相色譜法測得頂空氣體中乙烯含量,以乙烯的產生速率表示每小時每克果蔬樣品組織(鮮重)中ACC氧化酶活性,即為nmol/h·g。

注意事項

離體的ACC氧化酶活性需要CO2的激活,故在保溫前應將CO2氣體加入到樣品瓶中,使其濃度達到5%(體積分數)左右。另外,也可在反應緩衝液中加入NaHCO3溶液(濃度達到30mmol/L),也能產生激活酶活性所需的CO2。

思考題

本實驗產生誤差的主要來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