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觀察真是太重要了(1 / 3)

班裏上語文課的時候,孫老師特意講了一節“觀察”,我們不僅學習寫作文要學會觀察,就是在生活中不注意細心觀察都會犯錯誤的。觀察是我們學習的前提,然後還要學會“比較”和“思考”。不會觀察你怎麼會比較和思考呢?

沒有細致入微的觀察,就不會寫出好文章來。這是我們小學生必須要學會的一個本領。

哎呀,觀察原來真的是這樣重要,如果前幾天,我們六年二班幾位同學都觀察到孫老師的真正病症是什麼,還能找呂大仙給她算卦出洋相嗎?歸根到底,就是我們觀察不細。

對,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好好地學會觀察了。

一細心觀察,果然我們就看出了許多的問題。這就是像孫老師說的那樣,世界上很多事,看起來很平常,可是仔細一琢磨,卻大有文章。

有一個人經常給孫老師打電話。

學校有規定,老師講課時,是不能接聽電話的。這個打電話的人肯定對學校的時間非常了解,哪一節課幾點開始,幾點下課。

是一個男人的聲音。孫老師的手機質量不錯,那是一個男中音,盡管孫老師說話時,總是偷偷地躲到牆角處,可還是被我們“觀察”到了。

有幾天電話來的特別多,後來又有幾天那個男中音不知怎麼突然“消失”了。

這是怎麼回事?

我們不敢問孫老師,藍依和說,“還是問問申老師吧。”

申老師說,“你們小小年紀好好學習,別管老師的私事好不好,人家二十多歲的大姑娘了,還不興搞對象呀,搞對象還不興挑挑選選呀,你們快走快走吧。”

申老師把我們趕了出來,我們走到門口處,還聽到申老師開玩笑地說,“想知道嗎,找呂大仙給算一卦唄。”

藍依和對呂曉可說,“咱孫老師的事,你得幫忙到底呀。”

呂曉可不知藍依和什麼意思,問,“你說怎麼幫忙?還找我爺爺算卦。”

“找你爺爺不行,我是說,咱們就不能……”藍依和把自己的意見說完後,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幾個人的想法竟統一了。

我們想幫孫老師解決一下她的終身大事問題。

我們什麼事辦不了啊?我們可不是小孩子了,我們會上網,有自己的qq,會發短信,弄起高科技來大人們也得服氣。還有那些家長們故意瞞著的我們的事,其實我們早就懂了,有時我們說不懂,那是裝的,好給大人們一點麵子。大人們都特好麵子,其實他們心裏都很脆弱,比我們這些小孩子脆弱多了。

咱孫老師的“眼框”肯定高,就咱學校裏那幾位男老師,哼,我一個也沒相中,就不要考慮了。藍依和說,“井裏沒水四下淘吧。”呂曉可也不知他在哪兒引用的一句話,肯定是他在哪本雜誌上看到的,“得滿天撒網,重點培養。”反正我們得選一個上大家都相中的小夥兒才能往孫老師兒那領。

第二天下午放學,我們的幾位大仙的會議開始接觸實質性的問題。中心議題是“保媒拉欠”。何水仙說,她想了一夜,總算把問題解決了,她說她舅舅叫張海洋,身高一米八三,大眼睛雙眼皮,今後26歲,與孫老師正好般配。她說她的這個舅舅是運輸專業戶,家裏除了有兩輛130貨車,還有三輛桑塔納。呂曉可說,我認識你這個叫張海洋的舅舅,他以前不是倒賣電視機的嗎?何水仙說,什麼叫倒賣,那是搞流通,現在叫物流。呂曉可說,後來是不是賠得一塌胡塗?何水仙說,什麼叫賠?做買賣有賠有掙,我舅舅就是負增長的時候多一點唄。

“算了,算了!你那個舅舅是小學文化!我也知道他,最開始是賣烤地瓜的”藍依和投了反對票,他接著說,“我有個表哥,叫劉德明,和劉德華就差一個字。”

藍依和說,“我這個表哥劉德明會彈吉它,會唱歌,文藝體育都挺厲害。一肚子藝術細胞,年齡和孫老師差不多少,現在軍校學習呢,是本科呀,本科呀,可能都畢業了,要是留在部隊呢,以後肯定能當上軍官。”

藍依和還要往下介紹他的這個表哥的特長,就被我把話打斷了,“你的那個表哥我見過,眯縫眼不說,個子太矮了,你別淨做美夢了。”

推薦了兩個都被否決了,一下子出現了冷場,沒人發言了。我們都恨自己認識的人怎麼這麼少呀。

還是呂曉可老謀深算,獻出妙計,峰回路轉:“在市裏的報紙上給孫老師登個征婚廣告,這是最時髦的上策”

“不過——”藍依和又提出疑議,“咱們孫老師會同意嗎?”

啥年代了,還封建?孫老師是絕對開放型的青年。你看咱們市裏的報紙上經常登征婚廣告,我老爸老媽都挺願意看這個征婚的欄目。

“登報紙廣告得很多的錢吧?”不知是誰又說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藍依和這時說,“沒關係,我爸爸是電視台的廣告部主任。”何水仙插嘴說,“人家是說在報紙上登廣告,你爸在電視台能管著報社的廣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