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端午(1 / 2)

佩兒早已在府門口迎我了,見了我忙問:“小姐可還好?快讓佩兒看看那傷嚴不嚴重。”我看她急的樣子,心生暖意,道:“不礙事兒的,擦些要就好了,隻是娘親的玉……”心下又是一陣酸楚。正說到此,卻見一隻手映入眼簾,夜晚的燈光很暗,再加上細雨蒙蒙,竟嚇了我一跳,猛一回頭,竟是位身著白衣的男子。夜下並看不清他的麵龐,隻聽他道:“這可是小姐的玉?”我低頭看他手裏的玉,不正是我被奪去的那一塊嗎?心下一陣欣喜,佩兒忍不住,道:“小姐,正是呢!”“想必這是小姐的貴重之物,當妥善保管,別再讓賊人鑽了空子。”我從他手中拿過玉,“多謝公子。請問公子貴姓,日後必當重謝。”“小姐的玉尋回便好,我隻是看不過那賊人的囂張,並不貪圖什麼,告辭。”說罷便消失於這雨夜中。“玉可算尋回了,小姐,要不要通知魏府的人不要找了?”隻聽佩兒道。“先不必告訴。若是魏府的人知道了,想必又要興師動眾一番,那公子本無心要人知道,我們何不隨了他的心?”“可魏公子已經讓人去尋了。”“也不差這幾日了。到時就說在府門口撿到了,想是那賊人自己送回來的。”“小姐覺得妥當就好。小姐的傷要緊,且這夜裏寒氣大,小姐快進屋吧。”

脖子上的傷並沒什麼大礙。隻是這一夜,手握著那玉,竟無端的想起了那白衣男子。對於他,我很是好奇。魏府的侍衛都是高手,幾個人都沒能擒住那賊人,他一個人怎能擒住?還有,他怎知我住在這座府裏?尋了玉竟直接送來了…..莫非……

第二日,依舊跟著子琳姑姑教習。因著對廚藝有些興趣,雖隻過去一月,廚藝卻大有長進,且每日必去後廚親自做兩道好菜給爹爹與哥哥品嚐。隻是雲楚這幾日在我麵前總有些悶悶。想想也是,本想親自擒了那賊人在我麵前表現一番,可誰知那玉卻自己回來了,想想心裏也覺得好笑。

心情甚好,又有著那明亮的月與繁星相伴,便讓玉兒拿了琴來。手指剛要觸碰那琴弦,卻又隱約聽到了那絲竹的聲音,那樂音淒美哀婉,卻柔裏含剛。心下不覺奇怪,這是從哪裏來的樂聲?奏的曲子我並沒有學過,但又有點兒似曾相識。“佩兒,你可聽到有絲竹之聲音?”佩兒先是一愣,仔細聽了聽,疑惑著看我,“小姐,佩兒並沒聽到什麼絲竹的聲音啊。”“這可是奇怪了,我怎聽到有絲竹的聲音呢?那曲子還甚是好聽呢。”“小姐這幾日累了吧,前幾日又受了賊人的驚嚇,想是幻聽了吧。”“怎會呢?若是幻聽怎會每晚都能聽到?”“那是奇怪了。許是佩兒不懂音律,竟連曲子都不入耳了,叫別人來聽聽吧。”“這麼好的夜,人多了反而不好。”“那明兒個叫李郎中來府裏給小姐瞧瞧吧,小姐身體要緊。”

李郎中給我把了脈,說沒什麼大礙,隻是要多休息靜養,又開了幾副安神的藥便走了。魏府聽說我身體不適,便吩咐子琳近幾日隻陪我看書就好。這樣一來,反倒有些無聊了。翻過幾頁《內訓》,都是從小便讀過了的,便和子琳說起了話。“魏將軍和夫人可好?”“老爺倒是很好,隻是夫人這幾日並不怎麼好。”夫人待我一向不錯,聽到她不好心下不免關心起來,“姑姑這是怎麼講?”“少奶奶不知,府裏除了正室夫人還有七房姨太太,爭風吃醋的事兒是常有的。前幾日,府裏又新添了個九姨太太。那九姨太太是個青樓女子,年歲不過二十,仗著老爺的寵愛甚是跋扈,幾房姨太太都受了她不少氣。前幾日,因為一件衣料子,竟找到夫人那裏理論,把夫人氣得好幾日都沒睡好。”我早知魏府女人多,卻不知女人之間還有這樣多的戰爭與不和。“那九夫人想必也是出身不好,不懂得什麼規矩,夫人這樣氣不過,傷了身子可是不值。”“可不是,奴婢們勸過幾次,怎奈何老爺知道了也沒說什麼,叫人給九夫人尋了那料子,這才算風平浪靜了。”“夫人一項宅心仁厚,這可是要讓靈犀擔心了。”遂命人取了上好的人參和其他補品。“靈犀知道這些府裏都不缺,但靈犀還不能進府服侍夫人,以此待了靈犀,望夫人早日康複。”子琳接過,區了區身,“少夫人的心思子琳一定帶到。”

我每日都要問魏夫人的病,子琳說夫人看到我送去的東西便好了一半,總念著我早日進府。雲楚依舊每日來府裏小坐,經玉那件事後在我麵前恭敬了許多,讓我也不好再為難他什麼,隻是維持著麵上的親和。爹爹雖在府裏,卻不常見到,我知蘇家的生意全靠他打理,看著爹爹滿頭花白,心裏不免難受。時常命人拿些梅子或是綠豆湯給哥哥和爹爹消暑,府中上下打理妥帖,也算是盡了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