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農用(業)運輸機械(3 / 3)

三、農船

在中國南方,傳統使用人力搖櫓、劃槳或撐篙驅動的小型木船,船艙可以裝載散裝物料、河泥或水糞,艙麵可裝載農產品和秸稈等。1958年以後發展鋼絲骨架水泥農船,空氣密封艙安置於船的首尾,從而船體浮力大大增加,是中間船艙進水時船體不致下沉的保證。一條排水量為5~6噸的水泥船自重2.1噸,船殼厚16~20毫米。和木船相比較,具有光滑的船殼,高航速,無拚縫的殼體,好的抗滲透性能,很強的耐腐蝕性,塗防腐劑後可裝運氨水等腐蝕性液體,維修衝洗。四、輸送機輸送機,也叫做連續輸送機,其主要用途是在一定的線路上實現物料的連續搬運。在固定的輸送線路上,輸送機可以進行水平、傾斜和垂直輸送。鑒於其具有能力大、運距長的優勢,配合以若幹其他工藝,輸送機可以在相當廣的領域內使用。在使用時,輸送機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將用若幹台輸送機組合或與其他設備組合形成適合於不同需要的輸送係統。

1.概論

①帶式輸送機(beltconveyer)。帶式輸送機是為了實現輸送散碎物料或成件品而設計的,其采用驅動裝置拉緊裝置輸送帶中部構架和托輥組成輸送帶來實現牽引和承載,工作機理是利用摩擦驅動而實現連續運輸。使用帶式輸送機可以使得物料從供應點到卸點形成連續的輸送線。在實際應用中,帶式輸送機一般不作為單純的物料運輸設備,而是於生產中的其他工藝相結合,形成流水作業運輸線,被用於各種工業企業中。帶式輸送機常見的應用有礦山的井下巷道、礦井地麵運輸係統、露天采礦場及選礦廠的水平運輸和傾斜運輸。

帶式輸送機與其他運輸設備相比,有如下特點:一是距離長、運量大、能實現連續輸送,並且運行可靠。二是對於高產高效礦井,易於實現自動化和集中化控製。這些特點使得帶式輸送機已成為煤炭開采機電一體化技術與裝備的關鍵設備。

基於帶式輸送機輸送量大、結構簡單、維修方便、成本低、通用性強的優點,現今冶金、煤炭、交通、水電、化工建材、電力、輕工、糧食、港口、船舶等部門均已廣泛使用。

②螺旋輸送機。螺旋輸送機主要用於水平、傾斜、垂直運輸顆粒或粉狀物料,俗稱絞龍,運輸距離一般在2~70米間,視其畸形程度而不同。螺旋輸送機運輸機理與帶式運輸機類似,也是借助摩擦阻力,螺旋輸送機的葉片利用機殼對物料的摩擦阻力使物料隨機殼一起轉動,進而將物料推移,實現輸送。

螺旋輸送機旋轉軸上焊有螺旋葉片,葉片有不同的麵型如實體麵型、帶式麵型、葉片麵型以適應不同物料的輸送要求。螺旋輸送機的螺旋軸在物料運動方向的終端有止推軸承以隨物料給螺旋的軸向反力,在機具較長時,應加中間吊掛軸承。

物料的運輸方向是由螺旋輸送機旋轉軸的旋向決定的,在設計時,一般都是以單項運輸來設計葉片。當反向輸送時,螺旋輸送機的使用壽命將大大降低。

在螺旋輸送機的基礎上,現在已經產生了雙螺旋輸送機,即將兩個螺旋輸送機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組成一台螺旋輸送機。

③鬥式提升機。鬥式提升機利用均勻固接於無端牽引構件上的一係列料鬥,豎向提升物料的連續輸送機械,適於輸送粉狀,粒狀及小塊狀的無磨琢性及磨琢性小的物料,如煤、水泥、石塊、砂、粘土、礦石等。

鬥式提升機的特點也是輸送量大,提升高度高(一般可到40米),運行平穩可靠,有較長的使用壽命。並且由於提升機的牽引機構是環行鏈條,所以可以輸送溫度較高的材料(物料溫度不超過250℃)。

鬥式提升機的主要性能參數是JB3926—85《垂直鬥式提升機》(這一標準等效參照了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牽引圓環鏈符合MT36—80《礦用高強度圓環鏈》。

2.構造和基本原理

通用帶式輸送機的組成部分有輸送帶、托輥、滾筒及驅動、製動、張緊、改向、裝載、卸載、清掃等裝置。

①輸送帶。常見的輸送帶有橡膠帶和塑料帶兩種。橡膠帶適用於工作環境溫度-15℃~40℃之間。物料溫度不超過50℃。向上輸送散粒料的傾角12度~24度,對於大傾角輸送必須選用花紋橡膠帶。塑料帶具有耐油、酸、堿等優點,但對於氣候的適應性差,易打滑和老化。帶式輸送機的主要技術參數是帶寬。

②托輥。常見的托輥有槽形托輥、平形托輥、調心托輥、緩衝托輥。槽形托輥(由2~5個輥子組成)支承承載分支,用以輸送散粒物料;調心托輥用以調整帶的橫向位置,避免跑偏;緩衝托輥裝在受料處,以減小物料對帶的衝擊。

③滾筒。根據膠帶對滾筒的包角,滾筒可分單滾筒(包角為210度~230度)、雙滾筒(包角到350度)和多滾筒等。

④張緊裝置。張緊裝置是為了使輸送帶達到必要的張力,以避免傳送帶在驅動滾筒上打滑,並使輸送帶在托輥間的撓度保證在規定範圍內。

管狀帶式輸送機的驅動裝置,頭輪、尾輪、張緊裝置等部分與傳統帶式輸送機完全相同。在輸送機的中部主要輸送路程段,輸送膠帶在壓帶輥及窗式托輥的作用下卷成圓筒狀,輸送物料被包在圓筒中間,隨膠帶一起移動,被輸送到相應地點。由於輸送物料被包在膠帶卷成的圓筒中間,因此不會造成粉塵汙染,是理想的環保設備;輸送機還可方便地以一定圓弧轉彎,可以實現在複雜情況下的工藝布置。窗式托輥支架全部是質量輕、設計簡單的鋼架結構,投資少,安裝方便,工期較短。

3.保養維修

①常見故障。皮帶輸送機運行時皮帶跑偏是最常見的故障,注意安裝的尺寸精度與日常的維護保養是解決此類故障的關鍵。

造成跑偏的原因有多種,針對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處理措施。

對於由調整承載托輥組皮帶機的皮帶在整個皮帶輸送機的中部跑偏,可用調整托輥組的位置來調整。在製造時托輥組的兩側安裝孔都加工成長孔,以便進行調整。操作方法是皮帶偏向哪一側,托輥組的哪一側朝皮帶前進方向前移,或另外一側後移。

安裝調心托輥組有多種類型。如中間轉軸式、四連杆式、立輥式等其原理是采用阻擋或托輥在水平麵內方向轉動阻擋或產生橫向推力使皮帶自動向心達到調整皮帶跑偏的目的。一般此方法用於皮帶輸送機總長度較短或皮帶輸送機雙向運行的情況,原因是較短皮帶輸送機更容易跑偏並且不容易調整。因為調心托輥組的使用會對皮帶的使用壽命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長皮帶輸送機一般不采用此方法。

調整驅動滾筒與改向滾筒位置驅動滾筒與改向滾筒的調整是皮帶跑偏調整的重要環節。因為一條皮帶輸送機至少有2~5個滾筒,所有滾筒的安裝位置必須垂直於皮帶輸送機長度方向的中心線,若偏斜過大必然發生跑偏,其調整方法與調整托輥組類似。對於頭部滾筒如皮帶向滾筒的右側跑偏,則右側的軸承座應當向前移動,皮帶向滾筒的左側跑偏,則左側的軸承座應當向前移動,相對應的也可將左側軸承座後移或右側軸承座後移。尾部滾筒的調整方法與頭部滾筒剛好相反。要使皮帶到達理想的位置一般要經過多次調整,並且在調整驅動或改向滾筒前最好準確安裝其位置。

皮帶張緊處的調整對於皮帶輸送機跑偏調整也很重要。可以重錘張緊處上部的兩個改向滾筒,除應垂直於皮帶長度方向以外,還應垂直於重力垂線,即保證其軸中心線水平。使用螺旋張緊或液壓油缸張緊時,張緊滾筒的兩個軸承座應當同時平移,以保證滾筒軸線與皮帶縱向方向垂直。

轉載點處落料位置對皮帶跑偏有非常大的影響,尤其在兩條皮帶機在水平麵的投影成垂直時影響更大,通常應當考慮轉載點處上下兩條皮帶機的相對高度。相對高度越低,物料的水平速度分量越大,對下層皮帶的側向衝擊也越大,同時物料也很難居中。使在皮帶橫斷麵上的物料偏斜,最終導致皮帶跑偏。如果物料偏到右側,則皮帶向左側跑偏,反之亦然。在設計過程中應盡可能地加大兩條皮帶機的相對高度。在受空間限製的移動散料輸送機械的上下漏鬥、導料槽等件的形式與尺寸更應認真考慮。一般導料槽的寬度應為皮帶寬度的三分之二左右比較合適。為減少或避免皮帶跑偏可增加擋料板阻擋物料,改變物料的下落方向和位置。

雙向運行皮帶輸送機跑偏的調整比單向皮帶輸送機跑偏的調整相對要困難許多,在具體調整時應先調整某一個方向,然後調整另外一個方向。調整時要仔細觀察皮帶運動方向與跑偏趨勢的關係,逐個進行調整。重點應放在驅動滾筒和改向滾筒的調整上,其次是托輥的調整與物料的落料點的調整。同時應注意皮帶在硫化接頭時應使皮帶斷麵長度方向上的受力均勻,在采用導鏈牽引時兩側的受力盡可能地相等。

②皮帶輸送機撒料的處理。皮帶輸送機的撒料問題是普遍存在的,雖然其產生原因是多方麵的,但加強日常的維護與保養對於解決這個問題很重要。

轉載點處的撒料主要發生在落料鬥,導料槽等處。如皮帶輸送機嚴重過載,皮帶輸送機的導料槽擋料橡膠裙板損壞,導料槽處鋼板設計時距皮帶較遠橡膠裙板比較長使物料衝出導料槽。上述情況可以在控製運送能力上,加強維護保養上得到解決。

凹段皮帶懸空時的撒料發生原因是,凹段皮帶區間當凹段曲率半徑較小,使得皮帶產生懸空,由於皮帶已經離開了槽形托輥組,一般槽角變小,使部分物料撒出來。因此,在設計階段應盡可能地采用較大的凹段曲率半徑來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如在移動式機械裝船機、堆取料機設備上為了縮短尾車而將此處凹段設計成無圓弧過渡區間。

跑偏時的撒料是因為皮帶在運行時兩個邊緣高度發生了變化,一邊高,而另一邊低,物料從低的一邊撒出,處理的方法是調整皮帶的跑偏。

③刮板輸送機的維修知識。應當分為幾個部分敘述。

第一,機頭、機尾傳動部的維護原則,一是:機頭、機尾、過渡槽、過橋架無開焊,機架兩側對中板的垂直度允差不得大於2毫米。機架上安裝傳動裝置的定位麵、孔符合技術文件的要求。二是機頭架、機尾架與過渡槽的連接要嚴密,上下左右交錯不得大於3毫米。三是壓鏈器連接牢固,磨損不得超過6毫米。超過時,可用電焊或熱噴塗方法修複。四是整體鏈輪組件、盲軸安裝符合技術文件的要求。采用分體鏈輪結構時,半滾筒、半鏈輪組合間隙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在1~3毫米範圍內。五是機頭軸、機尾軸轉動靈活,不得有卡碰現象。

第二,機械傳動裝置的維護原則:一是機殼各軸孔尺寸精度、粗糙度、中心距、各孔的形位公差,必須符合技術文件的要求。二是機殼和聯接罩上的螺紋孔、定位孔、台修複後符合技術文件的要求。三是軸承無明顯磨損痕跡,遊隙符合要求。四是緊固件無明顯塑性變形。五是各零件無損傷,無明顯磨損痕跡、變形。六是密封件和有機軟管全部更新。七是組裝時各零部件要認真清洗,不得有鏽斑,機殼內不得有任何汙雜物。八是各傳動部安裝、調整後符合技術文件的要求。九是減速器按規定注入潤滑油。液力耦合器作耐壓試驗並注入規定品種和體積的介質。減速器、鏈輪組件無滲漏現象。冷卻、潤滑裝置齊全、完好,無滲漏現象。十是製動盤、聯軸器、耦合器動平衡試驗符合技術文件的要求。安裝完畢,人力試轉無卡阻現象。

第三,鏈輪、舌板、分鏈器的維護原則:一是鏈輪齒麵應無裂紋或嚴重磨損,鏈輪承托水平圓環鏈的平麵的最大磨損:節距≤22毫米時,不得超過5毫米;節距≥22毫米時,不得超過6毫米(可用水平圓環鏈置於鏈輪上,檢查圓環鏈上表麵與輪轂的距離)。二是鏈輪不得有軸向竄動。雙邊鏈輪與機架兩側間隙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不大於5毫米。三是護板、分鏈器無變形,運轉時無卡碰現象。舌板不得有裂紋,最大磨損不得超過原厚度的20%。四是聯軸器的彈性元件、剪切銷的材質與尺寸均應符合技術文件的規定。五是防護罩無裂紋,無變形,連接牢靠。

第四,機身的維護原則,分刮板,鏈條方麵,溜槽方麵。

刮板、鏈條方麵:一是刮板彎曲變形不得大於5毫米。中雙鏈、中單鏈刮板長度磨損不得大於10毫米。二是圓環鏈伸長變形不得超過設計長度2%。鏈環直徑磨損不得大於1~2毫米。三是組裝舊鏈條時,應把磨損程度相同的鏈條組裝在一起,以保證鏈條的長度一致。四是刮板和鏈條連接用的螺栓、螺母必須型號、規格一致。

溜槽方麵:一是溜槽平麵變形不得大於4毫米。二是焊縫不得開焊,中板和底板磨損不得大於設計厚度的30%(局部不超過50%)。三是溜槽和過渡槽的連接,上下錯口不得超過2毫米,左右錯口不得超過4毫米。四是溜槽搭接部分無卷邊。五是溜槽連接件不得開焊、斷裂。連接孔磨損不大於原設計的10%。六是溜槽槽幫上下邊緣寬度磨損不得大於5毫米。七是溜槽的封底板不得有明顯變形。八是開天窗槽的插板無明顯變形,連接牢固無鬆動現象。九是銷排(齒軌)座無明顯變形和破損。十是特殊槽(變線槽、抬高槽、連接槽)無明顯變形,過渡順暢。十一是鏟煤板(滑道)無開焊和明顯變形,刃口無卷邊。十二是導向管沿軸向彎曲變形不得大於4毫米,磨損不得大於原導向管直徑的20%。十三是擋煤板無開焊,無明顯變形。電纜槽無開焊,其變形量不得超過原槽寬的±5%,局部不出現棱角和彎曲。十四是銷排(齒軌)磨損不得大於5毫米。十五是電纜槽夾板無明顯變形。

④一般使用維護。一是應按使用說明書要求進行操作。二是確保減速器內經常保持規定的注油量,各密封處不得有滲漏現象。三是要先開機後裝煤,不得帶載啟動。四是注意檢查刮板鏈漲緊程度,發現鬆弛應及時緊鏈。五是經常檢查各連接螺栓,應齊全無鬆動,特別是減速器合箱螺栓、減速器與聯接筒連接螺栓、聯接筒與電機連接螺栓,刮板鏈螺栓等。如若發現欠缺、鬆動應及時補齊、擰緊。六是時常清理機頭處的浮煤,以免帶入下槽增加阻力。七是時常注意減速機的工作情況,發現異常,如噪音過大、溫升過高及密封麵有滲油漏油現象時,要及時處理。在檢修時各檢修部位應按規定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