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科學加工技術常備知識(1)(3 / 3)

采葉和處理。以采晚秋桑樹中上部無汙染、無病蟲害的葉片為好。河北遷安地區在九月中旬為好,采葉時要去掉葉柄,注意要老嫩分開,盡量做到老嫩一致。采後用清水漂洗幹淨,放在室內陰幹至無水滴為止,將已去葉柄的桑葉疊成8~12層厚,切成長1厘米,寬0.3~0.5厘米的條葉。

裝籠。將切好的桑葉抖鬆,不讓其粘貼在一起,裝入事先鋪好幹淨紗布的蒸籠內,厚度在5~7厘米之間,以能均勻受蒸為宜。

蒸青。鍋內放清水,燒開後,將蒸籠放在鍋內蓋嚴,用大火、急火迅速蒸,待上大氣後,根據蒸具密閉程度改用小火蒸2.5~5分鍾,揭開蓋查看,以桑葉軟熟保持鮮綠為好,立即出籠倒入幹淨的容器內攤晾。燜蒸後立即驅散蒸汽是關鍵。蒸青過程中氣味呈現出淡淡的清香時起鍋攤放才會使桑葉茶衝泡時的青味少。蒸青時間一定要掌握好,時間短,青味沒有蒸出,澀味重,湯色偏綠;時間過長,桑葉燜成黃色,顏色不好看,營養損失多。

揉搓。待桑葉攤涼後,用手在木板上沿一個方向攤滾,使葉形大致卷曲,葉汁溢出粘附在葉麵上,手搓有潤滑感即可。

幹燥。將揉搓好的桑葉放入熱鍋中,用木扒不停地翻動,使水分盡快蒸發,至大半幹時改用小穩火使水分進一步蒸發、均勻一致;至桑葉趨於幹燥時,再用大火,並急速翻動,使其受熱均勻,然後迅速撤火。要隨時注意,當手捏不粘、手撚發脆,眼看葉脈呈蟹殼黃色、鼻聞具有清香味、品嚐辨味適當(焦而不生),即為成品,迅速撤火。

攤涼過篩。將製成的桑葉茶迅速倒入幹淨的容器內(不要用塑料容器)攤涼,冷卻後用適當的篩子篩去過細的碎末。

包裝。將篩好的幹桑茶,按色、形、味進行分級包裝。根據不同需要包成大小不同的小包裝,小包裝有5~10克、20~30克、50~100克等不同規格,然後再大包裝。最後放在幹燥密閉的容器內儲存。

配料:經過以上工序製成的桑葉茶,為增強其保健功能,可以此為基本原料,同其他天然植物配製成具有不同功能的保健茶、減肥茶、藥茶等,但無論哪種配方,配料總數不能超過茶葉總量的25%,以20%為宜。

96.中藥材怎樣切片?

中藥材切片暴露在空氣中很容易受到微生物和雜質的汙染發生腐爛變質。現將一種延長中藥材切片保鮮期的方法介紹如下:

(1)選料、清洗。選擇新鮮、無腐爛變質的中藥材,用去離子水或殺菌水清洗幹淨,瀝幹表麵水分備用。

(2)切片。可根據藥材的質地和作用的不同,將需要切片的藥材切成薄片、中片、厚片、段、塊或絲。

(3)配製保鮮液。保鮮液配方:檸檬酸0.1%,肌醇六磷酸酯複配液0.05%,安息香酸鈉0.1%,焦亞硫酸鈉0.02%,氯化鈉1%~2%,白糖適量,餘為去離子水。將上述幾種原料按配方比例充分混合攪拌均勻,即得保鮮液。

(4)包裝。將切好的中藥材切片與配製好的保鮮液一同裝入耐高溫塑料包裝袋中,抽真空封口。

(5)滅菌。將包裝好的中藥材切片連同塑料袋放在100℃的水中水煮或汽蒸12~17分鍾,然後迅速放入冷水中冷卻至40℃以下,撈出瀝幹水分,存放在陰涼幹燥處。

經該法保鮮的中藥材切片保鮮期可達4個月以上,比同等條件下不保鮮的中藥材保鮮期延長4~5倍,成本低廉,非常適合中小藥材加工廠和藥材供應商使用。

97.常見動物藥材的加工方法有哪些?

(1)蛇蛻:又名蛇皮、蛇衣、龍衣等。用黑眉錦蛇、錦蛇、烏鳳蛇或其它蛇蛻下的幹燥膜,經泡製入藥。蛇皮全年均可收集,以3~4月間最多。先抖去泥沙並曬幹,刷淨,剪段,用黃酒噴勻燜潤,放入鍋內炒至微幹或稍呈黃色即為成品。每50千克蛇蛻用5千克黃酒。

(2)蜣螂:又名推糞蟲、屎克螂等。以其幹燥體入藥。6~8月間捕回後,捉置於沸水中燙死,烘幹便得入藥蟲體。

(3)僵蠶:將自然病死的蠶屍收集起來,倒入石灰中拌勻,吸去水分曬幹,除去石灰便成。炮製時,將鍋燒熱後,撒入麥麩,開始冒煙時,加入加工好的僵蠶。炒至黃色,取出過篩,晾涼後便可入藥(每10千克僵蠶用1千克麥麩炒)。

(4)蜈蚣:以幹燥的全蟲入藥。以“驚蟄”至“清明”捕捉的質量為佳。先用開水燙死,剪開尾部,擠出腸糞和卵。取長寬與蜈蚣相等、兩端削尖的薄竹片,一端刺入蟲體下齶,一端紮入其尾上部,使蟲體伸直,曬幹即成。

(5)蟾蜍:俗名癩哈蟆。以其耳後腺及背上隆起的疣粉分泌的白色漿液,經加工、幹燥成塊片狀入藥。

采集蟾蜍宜在6~10月間(9~10月間更好)。

蟾蜍的加工:

1)將蟾蜍洗淨,用竹夾或用或鍍鋅鑷子(勿用鐵鑷)輕輕擠壓耳後腺(凸起的橢圓形腺體),使白色漿液流出,盛於瓷盆內,每隻蟾蜍擠壓1~2次為宜,可獲白色鮮漿液0.05~0.09克。

2)用濾篩或三層紗布進行過濾液,除去雜質。

3)將濾液塗抹在玻璃上,厚度2~3毫米,成硬幣形狀,置於通風處晾至七八成幹即可。采集或加工時,應戴上手套和口罩,如濺上入口,眼應及時用水洗淨。如發生中毒,立即用甘草、白芨片各20克熬濃汁服解。成品蟾蜍應裝在鍍鋅桶、木桶、竹桶或棕色玻璃瓶內,不可用鐵桶裝。裝桶後應密封並避光避潮貯存。

(6)全蠍:以其幹燥蟲體入藥,將蠍先放入清水或含少量鹽分的水中,使其腹中的泥土吐出至淹死。撈出,放入鹽水鍋內煮沸(每千克活蠍用200~300克鹽)。待其脊背塌下呈瓦壟形便撈出,再用清水洗淨泥濁。然後攤在席上晾幹(不可日曬),如陰天,可用微火烘幹,分等級包裝備用。

(7)土鱉蟲:以幹燥的雌蟲全體入藥。雌蟲以9~11月齡體重最大,宜在8月下旬至越冬前采集。把土鱉蟲放入沸水中燙死,撈出曬幹。亦可用清水洗淨泥汙,再放入鹽水(每千克蟲放200克鹽)中煮40分鍾,待其腹部已癟時,撈出並攤在席上用板塊輕輕壓出肚中積水後,曬幹或用炭火焙幹便成。

(8)地龍:別名蚯蚓,赤蟲等,以其幹燥體入藥。春夏秋季均可挖捕,用溫水洗泡除去黏液,再拌入草木灰中嗆死,然後剖開蟲體,洗淨內髒與泥土,曬幹或烘幹即成。

(9)牛黃:有牛黃的黃牛,食欲逐減,日漸消瘦,時有哢咳吼鳴、眼紅充血、夜視皮毛有光澤。牛黃生於肝或膽中的,大如蛋黃,小如豆粒稱為“蛋黃”;生於肝管、膽管中的結石呈塊狀或管狀的稱為“管黃”;哢咳吼鳴的牛喝水時,吐出牛黃墮落水盆中的,稱為“生神黃”,此黃最為貴重,生於牛角中的,稱為“角蟲黃”,牛心中的黃漿汁在清水中凝結的“黃”叫“心黃”。

無論哪種牛黃,在取出後應及時過濾膽汁,除淨外部薄膜雜質,用白毛邊紙包上幾層,再用布包好,懸掛陰涼處陰幹,百日後入藥。

(10)狗寶:是狗的胃結石,膀胱結石和膽結石。天然狗寶由蛔蟲帶入大腸杆菌進入狗膽道形成;異物狗寶由異物在膽囊中形成;膽固醇狗寶、因膽液中膽固醇過剩形成。

取狗寶:可待狗自然死亡或屠宰後摘取;或對活狗全身麻醉手術取寶。取寶後縫合傷口可繼續人工育寶。狗寶取出後,慢慢去淨附著的內膜和雜物。待結石取出後用絲絨線紮緊,置陰涼處自然幹燥,切忌風吹日曬。

98.烤後煙葉怎樣回潮?

烤後回潮著重考慮兩點,一是煙葉回潮的水分標準,二是煙葉回潮的具體方法,後者還涉及是先回潮、後出炕,還是先出炕、後回潮,這不僅與地區和天氣條件有關,還與烤房性能有關。

(1)煙葉回潮的水分標準

烤後煙葉的回潮標準具有重要意義。煙葉調製與分級一是因為烤後煙葉水分很低,不回潮,極易破碎;二是因為幹煙葉不經回潮,沒有適量水分,就不能充分顯現其商品特性。但回潮過度,又會導致黴變等異常現象,影響貯存的安全性。

烤後煙葉處在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水分要求。在農戶短期貯存時,要求煙葉含水量為14%~15%;交售時要求含水量為16%~18%(但二、三季度控製為16%~17%);複烤煙則必須控製為11%~13%。煙葉含水量與其物理特性及外部特征密切相關,實踐中可按表1所列掌握。

幹煙葉屬於毛細管膠體體係,具有很強的吸濕性,這一方麵有利於烤後回潮,一方麵又容易回潮過度,實踐中要嚴格掌握。

(2)煙葉回潮的方法

煙葉類型不同,調製方法各異。無論何種調製方法,最後都要使煙葉主脈幹透。因此,調製後的煙葉大都變得幹而脆,含水率較低。如烤煙烘烤結束時,含水量隻有3%~5%,如果直接進行分級,在操作過程中極易造碎。故在分級前需將煙葉進行回潮,使煙葉的水分達到收購安全範圍時再進行分級。煙葉回潮的主要方法有:

1)自然回潮

利用煙葉具有較強的吸、放濕性能,在高溫多濕季節裏進行自然回潮。如烤煙在開炕房前把烤房門及地洞、天窗全部打開,讓煙葉吸收空氣中的潮氣而回軟。還可借露回潮,即在淩晨有露時將煙葉攤於露天場地,則可在短時間內達到回潮目的。我國的煙葉調製一般都是在溫暖多雨的季節,大氣的溫、濕度條件均較適合,故多采用自然回潮。

2)人工加濕回潮

當氣溫較低或空氣幹燥,在自然回潮達不到目的時,可采用人工加濕回潮。也即用60℃以上的熱水,噴灑地麵,增加空氣濕度,等水陰幹後,再置放煙葉回潮。使用此法應注意翻動,以免回潮不均勻,回潮後應立即運走成堆,以防再次失水變幹。切忌將水直接噴灑在煙葉上,以免發生黴變,降低煙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