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常見用大米製作的食品有哪些?
(1)水磨米。
1)產品特點:水磨米表麵光潔,含糠量少,深受消費者歡迎。
2)工藝流程:原料處理→碾米→降溫→去糠→分級篩→成品。
3)製作要點:
原料:加工水磨米可以用一道碾白的糙米,也可以用已經碾白的標1米或標2米。
水磨碾米:把經一道碾白的標2米自然冷卻7~10天後,進行水磨加工。可在碾米機上加一水嘴。加水量視原料品種、水分和大米精度而定,一般為原料的0.4%~0.9%。具體應掌握:一是在出料口檢查米流,以濕潤不結團,抓一把米在手心裏抖一抖即鬆散為宜。二是篩孔裏有潮粉條掛出,但無水滴。三是冷卻後的大米,粒麵光滑無刺。
降溫、去糠:掌握好適當吸水量,以保證降溫和失水效果,同時吸走米流中的浮糠。用流化槽冷卻器降溫效果較好。
分級篩:篩出碎米和糠粉團,即為成品。
(2)米粉絲。
1)工藝流程:白大米→洗滌→浸漬→製漿→蒸熟→製絲→再蒸熟→幹燥→成品。
2)製作要點:
洗滌、浸漬:將白大米放入洗米機或洗米槽中洗幹淨,再放入浸米糟中浸漬2~3小時。製漿:把浸好的米放入磨碎機中,加適量水磨成米漿,再用壓榨機榨去水分,製得塊狀濕澱粉。
蒸熟:把濕澱粉破塊,充分揉摩後,放入蒸籠中蒸至八成熟。
製絲:將八成熟的澱粉小塊用滾軸壓片機壓成薄片,再用製絲機製成條。
再蒸熟:把製好的米粉條立即放入蒸籠內蒸至完全成熟。取出用清水快速冷卻洗去粘物質。
幹燥:把洗淨的米粉條整形後,放在幹燥板上,置於架上曬幹,即為成品。
(3)米花糖。
1)產品特點:香甜可口,具有米花清香,無異味。
2)原料配方:糯米80千克,砂糖30千克,飴糖16千克,油28千克,綿白糖19千克,桂花少量。
3)工藝流程:製米幹→爆米花→熬糖漿→成型。
4)製作要點:
製米幹:把糯米淘洗淨,水浸7~8小時,撈出後蒸成粘米飯,將米飯曬幹、曬透,把粘接成塊的搓成散粒。
爆米花: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砂炒,二是油炸。砂炒法是,把砂子篩選洗淘幹淨,除去粗粒和細末,留比米粒略小的均勻砂粒。把砂粒用豆油拌炒,使砂粒表麵光滑,再把砂粒放入鍋中炒熱,投入米幹,用急火炒拌,爆花後及時出鍋,篩去砂粒。油炸法是,把食油放入鍋中燒到180℃左右,放入米幹,爆成花時迅速撈出。注意不要爆焦或爆花不良。
熬糖漿:把砂糖和水放入鍋中加熱,汗鍋後加入飴糖,熬到116~120℃即可。
成型:把米花倒入熬好的糖漿內,攪拌均勻,然後鋪入模框內,壓平,厚約3.5厘米。最後在上麵放一層白糖,撤上桂花,用刀切成長方塊,即為成品。
(4)大米飴糖。
1)產品特點:大米飴糖具有潤肺、滋補、化食等功效。產值高,利潤大。
2)原料配方:大米50千克,小麥或大麥2~3千克(或稻穀4~5千克)。
3)工藝流程:原料(大米)→浸泡→蒸料→作坯→熬糖→成品。
4)製作要點:
浸泡:把大米放入缸內加水浸泡1.5~2小時,並反複搓洗,然後撈起用清水洗淨,瀝去水。
蒸料:將泡過的大米用大火蒸煮70~100分鍾,米熟透後把米取出,倒入清水缸內浸泡,讓其充分吸水,約10~15分鍾,飯粒開始膨脹時取出,重新猛蒸1.5~2小時,將米飯取出,倒入木桶內扒散。
作坯:稍微冷卻後,將預先製好的麥芽漿(大麥或小麥置於28~30℃的室溫下催芽,芽長1.5~2厘米時粉碎成漿)均勻地灑在米飯上,反複攪拌均勻。當米飯還未完全冷卻時,快速入缸密封發酵。12小時後,發酵基本完全,把65千克沸水倒入坯料中反複攪動,使其衝發坯料,再密封1~2小時,坯料自動浮上水麵即可。
熬糖:把發酵後的坯料過濾取汁,除去浮渣入鍋熬製。熬製時前、中期大火猛熬,後期文火慢熬,並且邊熬邊攪拌。當什液變稠,呈黃色時用瓢勺舀在模具中,迅速滅火,即成。
86.怎樣製作麥芽糖?
麥芽糖色澤紅黃,性狀黏糊,味道甘甜,是生產糕點、糖果所必需的原料,還具有潤肺止咳的藥效。麥芽糖在家庭作坊中便可生產,主要製作方法是:
(1)選料。選擇幹燥、純淨、無雜質的小麥(或大麥)、玉米(或糯米)、以及無黴爛變質的紅薯作原料。小麥與其他原料的配比為1:10,即1千克小麥(或大麥),配以10千克玉米(或糯米)以及紅薯等。玉米需粉碎成小米大小,紅薯需粉碎成豆渣狀,但不能粉碎成粉狀。
(2)育芽。將小麥麥粒或大麥麥粒洗淨,放入木桶或瓦缸內,加水浸泡。浸泡的水,夏天用冷卻水,冬天用溫水。將麥粒浸泡24小時後撈出,放入籮筐內,每天用溫水淋芽兩三次,水溫不要超過30℃。經過3~4天後,待麥粒長出二葉包心時,將其切成碎段,且越碎越好。
(3)蒸煮。將玉米碎粒或糯米洗淨,在水中浸泡4~6小時,待吸水膨脹後,撈起瀝幹,置於大飯鍋或蒸籠內,以100℃蒸至玉米碎粒或糯米無硬心時,取出鋪攤於竹席上,晾涼至40~50℃。
(4)發酵。將晾涼的玉米碎粒或糯米,拌入已切碎的小麥芽或大麥芽,發酵5~6小時,再裝入布袋內,紮牢袋口。
(5)壓榨。將布袋置於壓榨機或土製榨汁機上,榨出汁液,即為麥芽糖。
87.怎樣製作玉米罐頭?
本產品是以優質玉米為主要原料,經預煮、油炸、拌鹽等工序製成色澤宜人、風味獨特的罐頭製品。
(1)工藝流程:原料驗收→篩選→去皮→清洗→預煮→甩水→油炸→甩油→裝罐→排氣→密封→檢驗→成品。
(2)操作要點:①原料驗收。選用新鮮、顆粒飽滿、幹燥、無蟲蛀、無黴變及其他夾雜物之優質玉米。②去皮。采用2%~3%氫氧化鈉及0.2%~0.3%果蔬脫皮劑的混合水溶液,加熱至90℃,將玉米加入脫皮劑處理15~20分鍾;玉米與溶液之比為1:2;撈出放入流動清水中衝洗攪拌或搓洗,以去淨外皮及帽尖。③預煮。將玉米放入0.1%~0.15%檸檬酸水溶液中,加熱煮沸50~60分鍾;經預煮後玉米重量為原重量的1.5~1.6倍,用離心機甩去餘水。④油炸。將預煮甩水後的玉米放入170~180℃油中油炸,待玉米浮起後撈出,其色澤呈淺黃色或金黃色;油炸3~5分鍾。⑤甩油。將油炸玉米裝入布袋,於離心機中甩油30~40秒,及時取出攤於篩上吹冷。⑥拌鹽、裝罐。每10千克玉米拌加入烘幹粉碎後的精鹽100~120克、味精粉40克,然後將其裝入事先用75%食用酒精消毒的罐中。⑦排氣、密封及檢驗。在0.06~0.073兆帕下進行排氣密封,經檢驗合格者再冷卻為成品。
88.怎樣製作風味紅薯粉?
紅薯既可製成普通粉絲,也可製成多種高質量的風味粉絲。
(1)幾種配方:①特鮮肉味紅薯粉絲:紅薯精粉500克、水1000克、檸檬酸20克、玉米油80克、食鹽15克、白糖40克、蛋白60克、鮮肉風味劑適量。②蘑菇保健紅薯粉絲:紅薯精粉1600克、水800克、甲基纖維素60克、精鹽10克、白糖適量、蛋白適量、幹事蘑菇粉適量,③澱粉酶紅薯粉絲:豆類澱粉5~10千克、紅薯精粉150千克、明礬300~500克、水50~100千克,食品風味劑適量。
(2)製作工藝:按配方取配料,加水攪勻,防止出現幹的顆粒澱粉。然後將粉絲機通電加熱,使水箱中的水溫升到95以上,再將和好的澱粉倒入粉絲機的料鬥中,即可開機生產。
從粉絲機口出來的熱粉絲,經過出口風扇稍加吹涼後用剪刀剪斷,平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竹席上,於陰涼處放置6~8小時,然後再稍灑些涼水或熱水,略加揉搓,晾曬至即可。
(3)注意事項:①自熟式粉絲機在生產過程中,如果和粉與水箱溫度不高,易產生粉絲粘條現象。如出現這種情況,可在和好的澱粉中加入適量的粉絲專用疏散劑。②在配料過程中,可加入適量紅薯粉絲專用增白劑與增筋劑,以改善粉絲色澤,提高粉絲筋力。
89.怎樣回收菜油下腳料?
菜籽油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含油量5%~10%的油腳和皂腳。合理地開發利用菜油腳料,不僅能減少環境汙染,而且還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油腳提取食用油,皂腳製肥皂。用水化和堿煉、酸煉的綜合辦法可從獨腳中提取食用油;用皂腳製作肥皂,其生產工藝簡單,適宜無成套精煉設備的油庫、鄉鎮小型榨油廣和具有一定榨油設備的個體戶采用。
提取磷酯。新鮮的水化油腳,含20%~50%中性油、25%~30%磷脂和45%~55%水。磷脂有多種用途,粗製的菜油濃縮磷脂直接用作畜禽、水產品的飼料添加劑,能促其增重增產;可作無毒、緩效的殺菌農藥;可配製多功能水果保鮮劑;可用作餅幹、糖果、巧克力、糕點等食品工業的乳化劑;還可製作橡膠軟化劑和皮革脂劑等。
製取脂肪酸和甘油。在菜油水化油腳中,脂肪酸大部分以脂肪酸甘油形式存在。在皂腳中,脂肪酸占40%~60%,其中一部分是脂肪酸鈉鹽。為此,可采用酸化水解法、皂化酸解法及加壓水解法,將油腳占皂腳中的脂肪酸甘油脂、脂肪酸鈉鹽分解為遊離脂肪酸和甘油予以回收。
90.怎樣製作香味豆豉?
傳統製曲加工的豆豉雖然出缸味道鮮美,但受氣候條件製約,發酵周期長、產量低;而單一菌種加工的豆豉風味欠佳。采用多菌種製曲、用厭氧發酵、生物降解除臭技術,所產豆豉香氣濃鬱、味道鮮美。發酵周期由傳統的1年以上縮短到兩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