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豬雞高效循環飼養有哪些技術要點?
隨著畜牧業微利時代的到來,單純飼養一種畜禽往往因市場、成本等多種原因而得不到良好的效益,下麵介紹的豬雞高效循環飼養新技術是一項特別適合農村養殖戶通過養殖致富的實用技術,它具有成本低、易操作、一學就會等特點,現介紹如下:
(1)用乳酸法發酵雞糞喂豬
用雞糞喂豬,有許多方法,如曬幹法、鮮喂法、常規發酵法等,但最好使用乳酸法發酵雞糞。因為使用該法可以使雞糞變成質優、適口性好的豬飼料。其發酵方法是:先將雞糞曬至七成幹,然後在每百千克雞糞中摻入適量乳酸菌和10千克麥麩或米糠,裝入無毒塑料袋等容器內進行密封發酵10天左右,以能聞到酒香味即可。喂豬時在飼料中摻入的比例最好不要超過40%,母豬特別是懷孕母豬飼料中不能超過20%。
(2)用豬糞發酵育蟲喂雞
將每天的新鮮豬糞收集堆放,每堆500千克左右,攤開曬至七成幹,然後加入20%的泥土、3%的麩皮或米糠拌勻堆好,用塑料薄膜將糞堆封嚴7天左右。在平地上挖一個深50厘米,長寬隨意的坑,然後將發酵好的豬糞平鋪於坑內約30~40厘米厚,上麵用青草或草簾、麻袋蓋好並保持濕潤,雨天防止進水。一般20天左右即可生出蛆、蟲及蚯蚓等,一頭豬所產糞便生出的蟲子一般可喂雞20隻左右。
72.怎樣科學地進行稻田養魚?
一般情況下,每畝稻田養魚能生產魚種或成魚15~30千克,還可以促進水稻增產。這是因為魚在稻田中能活水鬆土,吃掉雜草、浮遊動物、底棲動物和部分害蟲,直接或間接起到增施肥料的作用。
(1)養魚稻田的選擇。養魚稻田應選擇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灌排水方便、無汙染、大旱不幹、大澇不淹的稻田。
(2)養魚稻田應做的準備工作。①加高加固田埂:田埂高度要達到50厘米左右,保證堅固牢實。②開挖魚溝魚溜:魚溝的寬和深分別以30厘米左右為宜,魚溝開成“田”形或“井”形。魚溝也可在插秧後開挖,將開溝處的稻株移植在田埂的內壁。魚溜可開在魚溝的交叉處,或田的四角和稻田進水口附進,與魚溝相通,魚溜一般5尺見方,深70~80厘米。③開好注、排水口及安裝攔魚設施:注、排水口的地點應選擇在稻田相對兩角的田埂上。在注、排水口安裝攔魚設施。
(3)養魚稻田的魚種放養。①放養品種:鯉魚、鯽魚、羅非魚、鯰魚等吃食性魚類。②放養密度:采取單養,養成魚每畝稻田放養個體規格4~6厘米鯉魚(或鯰魚)種50~100尾或羅非魚(或鯽魚)種150~300尾;培育大規格魚種每畝放養個體規格3~5厘米鯉魚400~800尾。
(4)日常管理。①防逃除害,堅持巡田,發現影響魚類生長的敵害生物,如水鼠、黃鱔等,及時消滅。嚴防堤埂破損和漏洞,注排水口攔魚設施要嚴密堅固,確保魚不外逃。②經常保持魚溝暢通。③有條件可適當投喂糠麩、酒糟及餅類的農副產物,以促進生長,提高魚的產量。
(5)捕撈。在水稻收割前進行捕撈。為了便於把魚捕撈幹淨,又不影響水稻,在排水前先要疏通魚溝,然後慢慢放水,讓魚自動進入魚溝,隨著水流排出而捕獲。如1次捕不幹淨,可重新灌水,再重複捕撈1次。
73.大麵積養魚如何防病?
魚種消毒法。大水麵養魚必須在投放魚種季節選擇體格健壯的大規格魚種,經過藥物消毒後方可投放。常用藥物有漂白粉、魚用敵百蟲、食鹽、亞甲基藍等,這些藥物對魚體表和鰓部的細菌、寄生蟲都有一定的殺滅作用。餌料消毒法。病原體往往隨餌料被帶入魚體,所以投喂的餌料必須清潔、新鮮,最好能經過消毒處理。動物性餌料如螺、蜆等要用清水洗淨,選取鮮活的個體投喂。植物性餌料如水草、陸草,則應放在6ppm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20~30分鍾再投喂。施用有機肥培育天然餌料時,應在每1000千克糞肥中加漂白粉200克,攪拌均勻後再投入水中。
藥物掛袋法。藥物掛袋必須先設置好固定食台,使魚養成定位吃食的習慣。要定期用藥物掛袋(一般每隔20~30天用一個療程),用漂白粉掛袋,每袋裝100克,每天換1次,連續3天;用硫酸銅、硫酸亞鐵掛袋,每袋裝硫酸銅100克、硫酸亞鐵40克,每天換1次,連續3天。藥袋應掛在食台周圍,每個食台可掛3~6個袋。
投喂藥餌法。大水麵生長的草魚、青魚容易患腸炎病,在發病季節(每年5~10月)用二氟沙星進行預防,第一天第一次按吃食魚體重每10千克用二氟沙星藥粉1克計算,以後每次投量減半,用次麵粉等做成黏合劑製成藥餌投喂。另外,用大蒜拌草或用食鹽浸草喂草魚,預防傳染性疾病效果較好。
中草藥防治法。中草藥可就地采集。馬尾鬆葉可防治草魚腸炎病和爛鰓病;烏桕葉、大黃根和莖可防治魚爛鰓病、白頭白嘴病;地錦草、鐵莧菜可防治草魚、青魚腸炎病和爛鰓病;楝樹根、莖、葉可防治魚寄生蟲病;土荊芥、貫眾可防治魚毛細線蟲病。中草藥的根、莖、葉腐爛後又可肥水。
控製施肥法。大水麵養魚必須控製人工施肥的數量,過量施用人畜糞,魚容易感染寄生蟲病;過量施用化肥,浮遊生物會突然大量繁殖,高溫期間容易導致暴發性魚病的發生。
74.養蟹池塘可以套養小龍蝦嗎?
由於小龍蝦會與河蟹爭食、爭氧、爭水草,且兩者都具有自殘和互殘的習性,傳統養殖一直把小龍蝦作為蟹池的敵害生物,在蟹池套養小龍蝦是有一定風險的。不過從養殖實踐來看,養蟹池塘套養小龍蝦是可行的。蟹池套養小龍蝦要解決好以下問題:
(1)種好水草。由於河蟹和小龍蝦都會攝食部分水草,因此要保證蟹池中水草的種植量,水草覆蓋麵積要占整個池塘麵積的50%以上,這樣可將河蟹和小龍蝦相互之間的影響降到最低。小龍蝦最好在蟹池中水草長起來後再放入。
(2)投足飼料,合理投喂。讓河蟹和小龍蝦吃飽是避免河蟹和小龍蝦自相殘殺和互相殘殺的重要措施,因此要準確掌握池塘中河蟹和小龍蝦的數量,投足飼料。在投喂飼料的同時要放足鮮活螺螄,每畝鮮活螺螄的投放量在250千克以上,一般為250~500千克。飼料投喂要掌握“兩頭精、中間粗”的原則。在大量投喂飼料的同時要注意調控好水質,避免大量投喂飼料造成水質惡化,引起蝦蟹死亡。
(3)在小龍蝦放養前期要注重培肥水質,適量施用一些基肥,培育小型浮遊動物供小龍蝦攝食。
一般蟹池套養小龍蝦每畝放體長2~3厘米的蝦苗2000尾,放養量不宜過多,否則會造成養殖失敗。養殖期間要適時用地籠等將小龍蝦捕大留小,以降低後期池塘中小龍蝦的密度,保證河蟹生長。
75.怎樣科學越冬育肥商品蟹?
在每年10月份後,各地養殖蟹大都開捕上市,為換取季節差價,可將河蟹通過塑料大棚增溫囤養育肥至元旦、春節前後銷售,效益可顯著增加。現將該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按蔬菜大棚搭設方法搭建,有單層和雙層兩種結構,材料可選用竹竿,有條件者可用鋼筋結構,另外需備有適量的稻草席,以便冬季搭蓋在塑料大棚上增溫。
囤養育肥條件
(1)水泥池。麵積50~100平方米,能蓄水1.2米以上,進排水方便。在池底鋪上10~15厘米細沙,經消毒後注水浸泡10天左右方能使用,然後按上述要求搭建塑料大棚。
(2)土池。麵積5~10畝,能保持1.5米以上水位不滲漏,進排水方便淤泥深度不超過15厘米;在河蟹入池前10天用生石灰清塘,一周後注水待用,仍可按照前述方法安裝塑料大棚。
(3)室內。室內無須搭建塑料大棚保溫設施,直接利用空閑房屋修建牆壁光滑、地麵不滲漏的水泥池,也可進行短期囤養,一般麵積10~30平方米。
(4)囤養密度。水泥池,每平方米為1.5~2千克,在河蟹入地前,池內須投放水花生之類水生植物,數量占水麵積1/3,供其棲息和攝食。土池,每畝為500~700千克,池內也須投放占水麵積1/3~2/5的水生植物,讓蟹安全避敵與攝食。室內為每平方米3~5千克。
(5)投餌喂養。在冬季采用塑料大棚溫室,可以使冬季大部分時間內溫室裏水溫保持在15℃以上,保證河蟹能在適宜水溫下正常生長。在喂養的前一階段,餌料應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如浸泡後或煮熟的麥粒、大豆、紅薯、蔬菜等。每天投餌量約占蟹重的5%~8%,上、下午各投喂一次,上午10~11時投喂,投喂飼料占3份,下午4~5時投喂,占7份。在喂養的後一階段,應適當增加食物中動物蛋白質含量,可以適量投喂小雜魚蝦、螺蚌肉、配合飼料等,但在降低成本或動物性飼料不易獲得時,仍可按照前述方法投喂,效果也比較好。
日常管理
(1)水質調節。河蟹喜歡比較清新的水環境,因此,應根據池子的進排水能力,決定換水量的大小。一般參考標準為,池水必須保持5毫升的溶解氧,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