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科學種植技術常備知識(3)(3 / 3)

由此,在混植、圍栽和選擇園址時,必須注意樹種搭配得當,不能種植影響果樹生長、易發生同種病蟲和果樹病蟲中間寄主植物類苗木。

43.為什麼果樹秋栽勝春栽?

栽植果樹一般在春節後,但實踐證明果樹秋栽勝於春栽,有經驗的果農總結為:秋植果樹先長根,春值果樹先發芽。

秋栽果樹的優勢:①栽植時間長,自秋分至立冬一個多月內都可以栽植,栽後果樹根部傷口可愈合,春後有良好長勢;②秋季氣溫逐漸下降,果樹栽後蒸騰作用逐步減弱,有利於果木成活;③秋栽果苗均是正在圃地生長的苗木,新鮮而富有生命力,一般不會出現春植苗木因下茬育苗需要而提前起苗假植或起苗後待售的情況,有效避免了苗木成活率低甚至假死的現象;④秋季土壤濕度大、墒情好、氣溫低、苗木需水少,可減少澆水次數。

秋植果樹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選擇最佳時間常綠果樹如柑、橘、釉、石榴等應選在9月下旬至10月底栽植;落葉果樹如梅、李、杏、棗等可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栽植。宜選擇陰天栽植常綠果樹應盡量提前早栽,以利於及早成活,恢複樹勢,避免凍害。

②選擇健壯苗木選擇生長健壯,幹、枝粗壯且無病蟲害,春、夏稍占70%以上的好苗;起苗時盡量少傷根係,多留根須;需要運輸的苗木,苗根應蘸泥漿,包裝好再運輸;常綠果樹苗最好帶土移栽。

③注意移栽質量栽植前先開好穴,長、寬深各0.8~1米,將表土、底土分別堆放,穴內施足底肥,回填耕作層肥土;對過長的主、側根適當修剪,既方便栽值,又可促其多發新根;常綠果樹苗,應摘去下部樹葉的30%~50%,以減少水分蒸騰;適當淺栽,栽植深度以原根頸部平地麵為宜;定植後立即澆足定根水,然後蓋一層鬆土,土高出地麵10厘米;嫁接口高出土麵2~3匣米,以防腐爛。

44.果樹冬季管理有哪些技術要點?

(1)肥水管理。盛果樹冬季株施糞水平均25千克、豆餅5~7.5千克、過磷酸鈣2.5~5千克;初果樹按三分之二的量施用,1~2年生植株施糞水2.5~5千克。方法是在樹冠滴水線下開兩條1~1.5尺深的對稱條溝或環狀溝施下,水液滲下後覆蓋細土。若遇幹旱,葉片出現萎蔫,應每5~10天灌水一次,用量視果樹大小及幹旱程度而定,一般以冠內土層灌透為宜。

(2)土壤管理。一是深翻凍土,結果園樹冠滴水線以外的園土,冬季全部深翻30~45厘米,凍死在土壤中越冬害蟲及雜草根、籽,並防土壤板結;樹盤內土壤淺耕6~9厘米。二是清園除雜。入冬後,要將園內落葉、雜草、瓜藤等雜物全部清除,集中燒毀,清除病蟲越冬場所。三是樹幹刷白,入冬後,對所有果樹主幹結合修剪,全部用石灰水刷白,防避害蟲在樹幹越冬。

(3)病蟲防治。入冬後,對所有果樹用波美3度石硫合劑進行1~2次全方位“洗澡”以降低病蟲越冬基數,減輕來年病蟲危害。一般花果樹落葉進入休眠期後,修枝後進行。

(4)整形修剪。一是整形。對定植後2~4年的果樹非常重要,其目的就是使樹體上下、左右、內外的主幹、樹條分布均勻,長勢均衡,互不遮蔽絞靠,有利形成早結、豐產、穩產的樹形結構。步驟是:定植後第一、二年定幹枝(一般3~5個),第三、四年定主枝及枝組、結果枝組等。方法是:定植後第一、二年,全部留50厘米高剪樁(柑桔類果樹可不剪樁而留一中心幹),對40厘米以下的分枝萌蘖全部剪除,經逐年生長形成40~50厘米高的主幹;第二、三年,對主幹40厘米高以上的分枝,擇不同方位不同高度留3~4個作為骨幹枝,其餘全部疏剪掉,然後每個分枝留30~50厘米短截。第三、四年,在每個骨幹枝上培養3~5個結果母枝,並試花結果。這樣,對定幹時剪3樁的果樹就形成能早產、豐產的自然開心型樹形,定幹時未剪的柑桔等果樹就形成自然圓頭型樹形。二是修剪。方法有:摘心、疏剪、短截、輕剪、放梢、拉枝、扭枝節等。一般在整形期的果樹,修剪主要在春、夏季新梢生長期及未木質化前進行,前期以摘心、短截、放梢、為主,後期以短截、平拉枝為主,以促早花早果;正式結果樹,則以冬夏剪為主,冬季以疏剪幹枝、病蟲枝、絞靠枝、徒長枝、過密枝為主,夏季以摘心、疏剪徒長枝、平拉結果母枝為主,以平衡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促豐產、穩產。

(5)規範間作。初栽果樹被間作物蔭蔽一年,要推遲2~3年結果,初果園要推遲3~5年進入盛果期。因此,新栽果園應特別重視規範間作,杜絕種植小麥、玉米、瓜藤蔓等高杆作物;為提高果樹前期土地利用率,行間可種植蔬菜、豆類、花生、矮杆藥材等經濟作物,但都必須保持距樹冠滴水線有30~50厘米的距離,以免蔭蔽影響果樹。

45.怎樣合理修剪果樹?

合理修剪是果樹生產中的一項重要管理技術,也是防治病蟲害的有力措施。冬季修剪能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矛盾,還能使樹體透光,減少消耗樹體的營養,休眠期修剪的目的要因樹齡不同有所側重:幼樹期間,主要完成整形;初果期,主要培養結果枝組;盛果期,主要是調整花、葉、芽比例,維持和複壯樹體長勢。各種果樹都有自己的生理特點,修剪時要區別對待。

(1)葡萄

注意先留優良的一年生枝。這種新梢一般粗而圓,髓部小,節間短,節部突出,枝條為黃褐色、紅褐色,對於節間長、髓部大、芽眼癟小的徑長枝和扁條枝應疏去或短裁,不宜留用。注意防止剪口芽風幹或損傷。葡萄枝蔓的髓部較大,組織較疏鬆,水分易蒸發,故修剪時剪口應距芽眼3~5厘米。剪口要及時塗抹愈傷防腐膜封閉。注意剪口的方向。剪口要盡量在剪口芽的對側。注意對基部萌蘖枝的培養和利用。要早修剪,以方便培土掩埋防寒,絕對不可等到春季發芽前修剪,以防營養液外流,導致樹勢衰弱。

(2)杏樹

杏樹如果不整形、不修剪,放任生長,骨幹枝就會越來越多,樹形紊亂,通風透光不良,結果部位外移,產量低而不穩定。對此類樹應因樹而定,抓緊時間改造修剪,再結合土肥水管理,產量會成倍增長,具體做法如下:

1)疏枝整形。首先要疏除過多、密擠交叉、重疊的大枝。該去的必須去,不能惜枝。要通過去枝,從根本上調整好樹體結構,使剩餘各枝分布合理。

2)回縮枝頭。在疏枝整形的基礎上,要回縮外圍枝頭和內膛枝組。對結果枝要去弱留強,疏除病蟲枝、枯死枝等,以促使萌發健壯新梢,培養新的結果枝,達到豐產的目的。

(3)棗樹

結果初期的棗樹。此期樹冠尚未形成,仍以營養生長為主,但產量逐年增加。此期修剪應以疏間、回縮、短截和培養為主,按照“四留五不留”原則進行修剪。

“四留”即外圍的棗頭要留;骨幹枝上的棗頭要留;健壯充實有發展前途的棗頭要留;具有大量二次枝和棗股、結果能力強的棗頭要留,以達到不斷擴大樹冠,逐年增加產量的目的。

“五不留”指下垂枝和衰弱枝不留,細弱的斜生枝和重疊枝不留,病蟲枝和枯枝不留,位置不當和不充實的徒長枝不留,輪生枝、交叉枝、並生枝及徒長枝不留。修剪宜采用疏縮結合的方式,打開光路,引光入膛,培養內膛枝,防止內部枝條枯死和結果部位外移,注意結果枝組的培養和更新,延長結果年限,當棗樹上有效棗股在300~500個時應進行重更新,就是在骨幹枝上選向外生長的壯股處,鋸掉骨幹枝總長度1/2~2/3,及時塗抹“愈傷防腐膜”封閉剪鋸傷口防止裂縫,促進傷口愈合。

(4)柿子

柿樹冬剪有利於幼樹早期結果,成年樹高產穩產,衰老樹更新複壯。冬剪時間,一般在落葉後到翌春萌芽前進行,根據土地、樹勢、病蟲害的不同,酌情修剪,俗稱“三看”:

看土地:對栽培地肥沃、土層厚的,修剪要輕;對土層瘠薄的,修剪宜重。

看樹:對幼齡樹,選合適枝條做骨幹枝頭,一般不短截,並疏除附近同向的弱枝和旺枝;結果枝組的培養與更新,把1/3的結果母枝在下部有側芽處短截,留作預備枝,以克服大小年結果現象;對衰老樹要大枝重回縮(於5~7年生部位留樁),促發新技,使之重新形成枝冠。

看病蟲:對柿角斑病、柿蒂蟲危害嚴重,樹勢衰弱的,要重修剪;反之要輕修剪。細弱下垂枝、病蟲幹枯枝、交叉重疊枝,宜從基部疏除。

(5)板栗

幼樹的冬剪:栗樹極喜光,因此要求培植成低幹、中冠、少主幹、少側枝、多母枝的自然圓頭形或自然開心形樹體結構。冬剪時對選留的各級骨幹枝的延長枝進行適當短截,疏除全部纖弱枝與個別競爭枝外,留下的不動,以利其頂芽向外延伸,擴大樹冠。

結果樹冬剪:應達到樹冠內通風透光良好,維持生長與結果的協調,實現高產優質。樹冠間已相互接觸時,對骨幹枝應及時回縮,使大枝間保持一定的空間,樹冠間有較大空隙時,骨幹枝要適當短截;剪後的栗樹每平方米樹冠投影應保留壯母枝8~15條,餘下的母枝要進行重短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