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部分 家居常識(4)(1 / 3)

如何才算是較好地閱讀了藥品說明書、了解藥品的特性?

當藥品購買回來後,尤其是第一次吃該種藥物時,一定要在非常仔細地閱讀過藥品說明書之後方可服用該藥品。需要仔細閱讀的藥品說明書的事項:

名稱及主要成份(即活性成份或藥物組成),藥品治療作用的發揮有賴於它含有的主要成分。雖然目前市麵上藥品種類甚多,但很大一部分藥物隻是它們的商品名稱存在區別,而實際上它們的藥品名稱、包含的有效藥物成分和功能是一樣的或是相似的。所以在用藥前要看清它的成分。弄清楚藥品的具體含藥成分,是為了避免同時服用兩種成分相同的藥物而導致某種成分攝取量超量,或是因為同時服用兩種藥性相互排斥的藥物,而造成藥物無效或是引發藥物中毒等不良後果。適應症:指這種藥可以用來治療什麼病的。應當將所列舉的適應症與自己病症狀況進行對照,看看這種藥物對於緩解治療自己的症狀是否合適。

用法和用量:一定要按照說明書的用法和用量使用,不要隨便更改,用量過大有可出現不良反應甚至中毒,用量過小則無法發揮藥物療效。無論是加大劑量或是減少劑量都無法讓藥物充分發揮作用,甚至有可能造成藥物過敏危及服用者的生命安全。

不良反應:幾乎所有的藥品都有不良反應,但並不是在每個用藥者身上都會發生,所以不要“因噎廢食”,該用藥時當用藥,同時也必須注意感覺有無不良反應。發生了不良反應,應馬上果斷地停止用藥並及時去醫院就診。

注意事項:這是對患者的提醒與警告,一般包括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兒童用藥、老年患者用藥等。

禁忌症:說明某些患者對該藥絕對不能使用,如青光眼的病人禁用阿托品,有青黴素過敏史者禁用青黴素類產品。

藥物相互作用:藥物相互作用和其他類型的相互作用。各種藥物單獨進入人體,可產生各自的藥理作用,當多種藥物聯合應用時,由於它們的相互作用或彼此影響,可使藥效加強或不良反應減輕,此稱有益的相互作用;但也可能使藥效減弱或出現不應有的毒副作用,危害用藥者,此稱不良的藥物相互作用。一般地說,有益的藥物相互作用較少,而不良的相互作用則較普遍。因此,同時應用二種以上藥物前要注意這一問題,必要時可向醫師或藥師谘詢。

批號和有效期:①藥品的批號是表示藥品生產日期的一種編號,具體是指具有同一批號的藥品是同一時間采用同一生產工藝生產和投放到市場上的。一般采用六位數字來表示,其中中間兩位表示生產的月份,末兩位表示生產的日期,如060322就是2006年3月22日生產的。②藥品使用期限用“有效期”來表示,如有效期為2008年01月,則說明此藥2008年1月31日前有效。

·家庭貯備藥品應注意:

①藥品最好保持購買以後的原包裝,便於掌握服用方法、劑量以及其他注意事項。如無原包裝,就應選用幹淨的小瓶子幹燥後裝藥,並將藥物的名稱、服法、劑量等寫清楚貼在包裝瓶上,以免出現誤服。

②務必將藥品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更不能把藥品給孩子當玩具玩弄。以免兒童誤食藥物出現危險。

③用剩的藥如無必要不必保存。在丟棄前應把藥物自包裝中倒出。之所以不要整包裝丟棄,是防止他人誤拾誤用。

④一般每隔一段時間(大約為3~6個月)就檢查一下家裏常備的藥品是否超過有效期或出現變質情況。如果發現藥品超過有效期,並且片劑有變色、鬆散、潮解、斑點,膠囊有粘連、開裂,丸藥有蟲蛀、黴變,糖漿、膏滋類藥發黴、發酵、藥水混濁沉澱,眼藥水混濁有絮狀物等情況時,應該丟棄及時更換新藥。

·確認一些常用藥品變質或是存在質量問題的一般標準:

不同的藥品不僅在儲存方麵有不同的要求,出現的變質狀況也各不相同:

①片劑:白色片變黃;有色片顏色加深,並有斑點;有疏鬆、裂片、粘連、異臭等現象時,說明藥片已潮解或發黴、變質,不可再用;糖衣片稍褪色時尚可考慮繼續使用,若已全部褪色或糖衣發黑,出現嚴重花斑、發黴、糖衣層裂開、粘連等情況,則不宜再用。

②糖漿劑:合劑、口服液:若有沉澱、混濁、黴變等現象或嗅之有異味,打開後有氣泡產生,說明已變質。

③水劑(包括眼藥水、滴鼻劑、滴耳劑等):若有結晶、沉澱、混濁、黴點、變色等,不可再用。

④針劑:若出現渾濁、沉澱、結晶、變色或黴點等現象則不應使用。

⑤膠囊劑:若出現破裂、變色、粘連、結塊、發黴等情況時,不宜再用。

⑥軟膏劑:若出現膏質油水分離、結晶析出,有酸敗、異臭,則不能使用。

⑦中藥:不少家庭貯備了人參、燕窩、鹿茸等貴重中藥,若貯存不當會出現黴爛、蟲蛀等變質現象,則不宜再用。

·假藥具體是指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48條規定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就可以被認定為假藥:藥品所含成分與國家藥品標準規定的成分不符的;以非藥品冒充藥品或者以他種藥品冒充此種藥品的。

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藥品,按假藥論處: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必須報批而未經批準生產、進口,或者依照該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變質的;被汙染的;使用依照該法必須取得批準文號而未取得批準文號的原料藥生產的;所標明的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範圍的。

·采取什麼樣的方法能夠對假冒偽劣藥品進行基本識別?

目前,社會上仍然有一批不法分子為了牟取暴利,非法從事製售假、劣藥品的違法活動,使得一定數量的假、劣藥品進入到流通領域,對百姓的用藥安全產生了一定的威脅。作為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藥品時,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對藥品的真偽優劣進行初步的識別:

①看包裝:製假分子往往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就能仿製正牌藥品的包裝,雖然初看能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但是假藥終歸是假藥,總要露馬腳的。比如包裝較為粗糙、色調較差、套色不準、字跡模糊、文字說明中常出現錯別字等等,購買時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些不同之處。

②讀說明:經批準合法生產的藥品其說明書內容準確、治療範圍限定嚴格,並附有詳細說明使用的方法、禁忌症、毒副作用等,而購買者應當清楚那些宣稱所謂能包治百病的藥品實際上是不存在的。所以一旦有“包治百病”的藥品出現,要麼就是假藥,要麼就是誇大藥效的違法宣傳。

③辨文號:藥品批準文號帶有“藥”字樣,如“國藥準字”為頭。若批準文號為“健食準字”或“食準字”開頭,則此類產品不屬於藥品。

④識期限:經批準合法生產的正規藥品應有明確的生產日期和使用的有效期限。假藥往往有生產日期而無有效期,甚至有時會兩者均無注明。

⑤查外觀:真品的針劑封口光滑印字清晰,無沉澱混濁物,而假藥往往封口粗糙,有毛刺、印字模糊。片劑可以從有無裂痕、粘邊、變形,顏色是否正規等方麵來判斷。衝劑則以是否結塊、發粘來鑒別。

⑥聞氣味:一些藥品具有特殊的氣味,如氣味發生改變、有怪味或氣味消失等等,均應警惕。

·什麼是非處方藥?

非處方藥是根據“應用安全、療效確切、質量穩定、使用方便”的原則遴選取出來的,應用相對安全,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主要用於治療消費者容易自我診斷的常見輕微疾病的藥物。消費者購買非處方藥是不需要憑醫師處方的,可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在國外又稱之為“可在櫃台上買到的藥物”(OverTheCounter),簡稱OTC。

·非處方藥的類型:

為了使廣大群眾在購買非處方藥時也能迅速地進行判斷,合理地選擇適合於自己症狀的藥品,按照相關規定,在將藥品分為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基礎之上,又將非處方藥分為甲類非處方藥和乙類非處方藥。其中甲類用紅色標識,是必須在藥店中銷售的一類非處方藥;而非處方藥中安全性更高的一些藥品則劃為乙類,用綠色標識。乙類非處方藥除可在藥店出售,還可在藥監部門批準的超市、賓館、百貨商店等商業點進行銷售。

·非處方藥的識別方法:

①《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第七條規定:非處方藥的包裝必須印有國家指定的非處方藥專有標(OTC)

②《處方藥與非處方藥流通管理暫行規定》(試行)第七條指出:進入藥品流通領域的非處方藥,其相應的忠告語應由生產企業醒目地印製在藥品包裝或藥品使用說明書上。具體內容為:請仔細閱讀藥品使用說明書並按說明書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非處方藥的專有標識是什麼顏色的?

甲類非處方藥為紅色;乙類非處方藥為綠色。

非處方藥具有的基本特征:

第一,非處方藥適用於常見的或時令性輕微疾病,症狀明顯,容易由病家自行判斷;

第二,非處方藥應用安全,這類藥藥性平和,一般按常規劑量使用,不會產生毒副作用或嚴重不良反應;

第三,療效確切,藥物作用針對性強,適應症明確,易被病人掌握,在較長時間應用後,人體不易產生耐受性;

第四,質量可靠,藥品的理化性質比較穩定,在一般貯存條件下,較長時間內不易變質失效;

第五,藥品說明書及包裝內容說明確切詳細,易被病家讀懂接受;

第六,使用方便,以口服、外用、吸入等便於病人自行應用的劑型為主。

·選取用非處方藥的基本方法:

首先,根據症狀自我判斷病情或向銷售藥品專業人員谘詢,以便準確選購藥品;

其次,仔細閱讀藥品使用說明書,在說明書的指導下正確用藥;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①注意藥品的有效期限,“生產日期”是指藥品生產的具體時間,有效期是指在一定的貯存條件下,保證藥品質量的期限。藥品包裝上都印有生產日期、有效期及貯存條件等,用藥前必須仔細檢查,若已過期,千萬不能使用。

②注意避免不合理的聯用。有些病人對用藥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認為用藥品種越多療效越快、越好,殊不知藥物相互配合不當或劑量過度,毒副反應會愈加嚴重,治療效果適得其反。

③注意用藥後的反應,自我用藥一個療程(一般三天)後症狀未見緩解,甚至出現皮疹、瘙癢、高熱、哮喘及其他異常現象時,應立即停藥,及時去醫院就診。

·什麼是藥品不良反應?

藥品作用於機體,除了發揮治療的功效外,有時還會由於種種原因而產生某些與藥品治療目的無關,卻對人體有損害的反應,這就是藥品不良反應。它不僅僅包括我們常說的過敏反應,還包括副作用、毒性反應和繼發感染。嚴格地講,幾乎所有藥物在一定條件下都有引起藥品不良反應的可能。

藥品不良反應的具體類型:

根據藥品不良反應與藥理作用的關係,藥品不良反應一般分為以下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