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1 / 3)

184戒煙的益處和措施

據美國癌症學會及美國疾病控製及預防中心1996年聯合公布的材料,在停止吸最後一支香煙後的20分鍾內,身體便開始發生下列變化,並持續多年。

·20分鍾:吸煙時升高的血壓降至正常,脈搏恢複正常,手腳溫度恢複正常。

·8小時:血中一氧化碳水平降至正常,氧含量升至正常。

·24小時:發生心髒病發作的危險開始下降。

·48小時:神經末梢開始再生,嗅覺及味覺能力增強。

·2周~3個月:循環改善,行走能力加強,肺功能可增加達30%。

·1~9個月:咳嗽、鼻竇充血、疲勞、氣短等症狀減輕,肺上皮細胞纖毛再生,黏液排除能力增加,感染減少,身體總的精力增加。

·1年:冠心病發病危險已經降到吸煙者的50%。

·5年:原每日吸1包煙者肺癌死亡率下降近50%。卒中發病危險在戒煙後5~15年時降至非吸煙者水平。發生口腔癌、喉癌及食道癌的危險降到吸煙者的50%。

·10年:肺癌死亡率相當於不吸煙者。癌前細胞已被正常細胞取代。發生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膀胱癌、腎癌及胰腺癌的危險下降。

·15年:發生冠心病的危險與不吸煙者相同。

減少吸煙的措施有:禁止青少年吸煙,提倡中年人戒煙,勸告老年人少吸煙,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禁止電影或電視為吸煙做廣告,通過法律製止香煙及煙草廣告的刊登,在煙草產品中應有“政府健康警告”的字樣,增加香煙的稅收,提高香煙價格,不提倡以生產低毒煙作為降低吸煙的措施。

戒煙的難易存在個體差異。不同人的吸煙習慣不同,有些人停留在少量或偶爾吸煙,而某些人的吸煙量在不斷加大。同樣,有的人很容易戒煙,而有的人戒煙則非常困難,即使這些人已經明顯表現出吸煙對其身體的損害。有些吸煙者,已經表現出成癮藥物的特性,即劑量不斷加大,吸煙欲望不斷加大,戒煙後出現戒斷症狀如焦慮、煩躁及震顫等。不同個體之間存在如此大的差異的原因尚不清楚。但無論如何,應采取適當措施使吸煙者戒煙或減少吸煙。

185避孕藥對心血管係統的影響

在一項大規模的調查中發現,在服用含有大量雌激素避孕藥的婦女中,其心血管病死亡率(0.0258%)是不用該類藥婦女(0.0055%)的5倍。增加的死因是心肌梗死、血栓性疾病和腦梗死。

早期使用的避孕藥含有大量雌激素,可引起高血壓、血漿脂質異常、增加血液凝固及葡萄糖耐量異常。因此,現在的避孕藥已經將雌激素含量減少到每日30微克以下。但是即使在這一劑量下也可看到對血壓的影響。在使用僅含孕激素的避孕藥的婦女未發現這些副作用。那些伴有心血管病其他危險因素的人,如超過35歲、吸煙、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婦女使用雌激素後的危險性較大。

使用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藥的婦女,在用藥前及治療中應當測量血壓,如果出現血壓升高,應當停藥。停藥後可能需要數月或1年時間血壓才回到原水平。持續血壓升高是不好的跡象。在有其他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病人應當避免使用該類藥物。值得注意的是,在絕經期前,內源性雌激素對心血管係統有保護作用。因體內雌激素減少而發生的婦科疾病,當補充雌激素時,雌激素對心血管病的危險性將不存在,甚至在這種情況下,血壓及心血管病危險性還有所下降。

以往有的臨床研究表明,避孕藥物中孕激素的含量與動脈疾病的發生之間也有一定的關係,這可能與早期合成的孕激素具有雄激素特性有關。它將引起血漿脂質的不良變化,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降低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增高。近期生產的孕激素降低了其雄激素特性,減少了這些副作用,臨床應用後未再發現其對心血管係統有不良影響。

186大量和少量飲酒對心血管病的影響不同

根據實驗研究和對人群調查結果表明:①少量飲酒可以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②少量飲酒可以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③少量飲酒可以抑製血小板聚集,防止血凝而起著預防心肌梗死的作用;④適量酒精還可以增加血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從而降低血漿總膽固醇;⑤少量飲酒還可以改善精神狀態及生活方式,對機體產生有益影響。

一般認為,少量飲酒是指每日酒量少於啤酒400毫升或葡萄酒100毫升或白酒25毫升。較精確的計算方法是將啤酒、葡萄酒、烈性酒按標準換算成酒精量,每日1~14毫升為少量,15~39毫升為中量,≥40毫升為大量。酒的種類並不影響其對心血管係統的作用。

大量飲酒對身體有害:飲酒減少冠心病發病的前提條件是控製了其他危險因素,而大量飲酒會降低體質,引起高血壓和高血脂等危險因素。長期大量飲酒可以引起肝髒損害:早期肝髒腫大,晚期由於肝硬化而縮小,並有肝硬化的臨床表現。肝硬化所致的脾腫大可以引起門脈高壓的表現。高血壓病人更應限製飲酒。

大量飲酒可以增加心髒和肝髒的負擔。大量的酒精能直接損害心肌,造成心肌能量代謝障礙;抑製脂蛋白脂肪酶,促使肝髒合成前β脂蛋白,血中β脂蛋白(主要含膽固醇)消失減慢,甘油三酯上升,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促進冠心病的發展。還由於喝酒時外周血管擴張,可引起血壓下降使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加上飲酒時常情緒激動,心肌耗氧量增加,對有冠心病的人容易促使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發作。但持續少量地飲酒特別是葡萄酒,則可使血中高密度脂蛋白提高,並有降血脂的作用,從而可保護心血管係統,抑製動脈粥樣硬化形成。

187喝葡萄酒會減輕動脈粥樣硬化

據報道法國人是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之一,死於心血管病的人比美國和英國少一半,盡管法國人也喜食膽固醇高的食品,如奶酪、鵝肝等等。有人認為應從紅葡萄酒上去找原因,解開這個謎。

根據最近研究,喝葡萄酒,尤其是紅葡萄酒可以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並減少冠心病發作。可能有這樣幾個原因:①喝酒特別是紅葡萄酒會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增加,這是保護心髒不發生粥樣硬化的“好膽固醇”,HDL-C越高,則粥樣硬化越輕;②葡萄酒會減少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這是引起粥樣硬化的“壞膽固醇”,是導致動脈硬化的關鍵。一種稱為活性氧的物質與LDL的氧化有密切關係,而紅葡萄酒中含有大量能夠除去這種活性氧的多酚。據研究,和其他飲料相比,紅葡萄酒中的多酚含量是蘋果汁的8倍,綠茶的4倍。雖然同是葡萄酒,但白葡萄酒中多酚的含量較少,僅是紅葡萄酒的1/8。③紅葡萄酒會對血小板產生很大的影響。有研究發現每天飲250克紅葡萄酒能防止血栓形成,比現用的阿司匹林阻止血栓形成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