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經產之劑十二首附二十四方
經產之劑是治療婦女特有的月經、白帶、妊娠,及產後諸病。(簡稱“經、帶、胎、產”)的方劑,稱經產之劑。
健康婦女從14歲左右,到49歲左右,除去妊娠期和哺乳期外,一般一月左右行經一次,每次3~7天。月經除有一定的周期,且經量基本穩定,經色多為暗紅色,開始稍淡,中間加深,後又變淡紅,不凝結,無血塊,無特殊臭味,不稀不稠。當月經周期、量、色、質發生異常,並伴隨月經出現一係列疾病和症狀,叫月經病。
治療月經病,要分清寒熱虛實和兼證,並要分清月經病與其他病的關係。由月經引起其他疾病,當以調經為主。因其他疾病引起月經不調,當以治其他疾病,經病自愈。在治療月經病時,應考慮標本緩急,如痛經劇烈,則止痛為當務之急,如經血暴注,當止血為務。病緩則針對月經病產生原因入手,探明與髒腑經絡之關係,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帶即帶下病,在婦女陰道內流出少量液體,津津常潤,本非病態,而是陰道一種自潔的防衛機能。若因某種原因,白帶量多,顏色、質和氣味發生變化,或伴有全身證狀,稱帶下病。白帶的顏色雖有五色之分,但以白帶,黃帶,赤帶多見。治療時當分清白帶的寒熱虛實,及與髒腑經絡的關係。古人有“無濕不成帶之說”。治療時應與人體水濕的運化相聯係。治帶原則也當本著寒者溫之,熱者清之,虛者補之,實者泄之的方針。若補攝無效,當酌加固澀升提之品。
胎病也叫妊娠病。妊娠本是生理性變化,但往往會導致一些疾病,這些疾病不及時治療,往往也影響妊娠,對胎兒和孕婦都有不利的影響。妊娠病有惡阻,妊娠腹痛,胎漏,滑胎,子,子腫,子氣,妊娠失音……等都是孕婦特殊的病。在治療妊娠病時,一定始終要注意治病與安胎並舉,凡不利於妊娠的藥物一定要忌用或慎用。當隻有胎死腹中,胎墜難留等情況下,胎不去,母不安,這時當去胎以安母體。妊娠病當注意補益脾腎以固其本。
產後病,是從胎兒娩出至產褥期,這時發生與分娩有關的疾病,叫產後病。婦女由於分娩時創傷出血,臨產用力,氣血耗損較甚,致百脈空虛,加之敗血內瘀,這時稍不注意攝生,內而七情,外而六淫,偶有感觸,極易發病。產後血氣津液俱虧,且內有瘀血,故其病具有多虛多瘀的特點,法當寒者溫之,熱者清之,虛者補之,實者泄之。治產後病稍有不慎,失治誤治,其後果要較常人嚴重,故一定要辨證詳審,用藥慎重,要無太過,無不及。
1、妊娠六合湯
海藏妊娠六合湯,四物為君妙義長。
傷寒表虛地骨桂,表實細辛兼麻黃。
少陽柴胡黃芩入,陽明石膏知母藏。
小便不利加苓瀉,不眠黃芩梔子良。
風濕防風與蒼術,溫毒發斑升翹長。
胎動血脈名膠艾,虛痞樸實頗相當。
脈沉養血先為主,餘因各症細參詳。
後人法此治經水,過多過少別溫良。
溫六合湯加芩術,色黑後期連附商。
熱六合湯梔連益,寒六合湯加附薑。
氣六合湯加陳樸,風六合湯加艽羌。
此皆經產通用劑,說與時師好審量。
妊娠六合湯是王海藏(好古)創立的婦科係統性的經驗方劑。王海藏認為婦人傷寒,當依六經辨證,但考慮到孕婦以養血安胎為主,因此以四物湯為主治,再依據六經辨證,酌加兩味藥,故名叫六合湯。
①表虛六合湯:即四物湯四兩(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各一兩,下同)。加地骨皮,桂枝各七錢(按王氏原藥量供參考,臨證可酌情增減,下同)。主治:妊娠傷風,邪在太陽經,頭痛項強,自汗,身熱惡風,脈浮緩。方中四物湯養血和血,安胎。桂枝祛風解肌熱,地骨皮涼血退熱止汗。諸藥合用除寒熱而止自汗。
②表實六合湯:四物湯四兩加麻黃、細辛各半兩。主治:妊娠傷寒,邪在太陽經,頭痛發熱惡寒,無汗脈浮緊。方中四物湯安胎,麻黃、細辛溫,解表發汗止痛,諸藥合用養血安胎,發汗解表,除妊娠傷寒表實證。
③柴胡六合湯:四物湯四兩,加柴胡、黃芩各七錢。主治:妊娠傷寒,邪入少陽經,寒熱往來,口苦,心煩喜嘔吐,胸脅滿痛,脈弦。方中四物湯養血安胎,柴胡解半表之邪,黃芩清半裏之熱,諸藥合用養血安胎,和解少陽。
④石膏六合湯:四物湯四兩,加石膏、知母各半兩。主治:妊娠傷寒,邪入陽明經,身煩熱不惡寒,汗出口渴,脈長大。方中石膏、知母清熱解肌,生津止渴,除煩,瀉肺胃之火邪。
⑤茯苓六合湯:四物湯四兩加茯苓、澤瀉各半兩。主治:妊娠傷寒,邪入太陽膀胱經,小便不利。方中茯苓、澤瀉入膀胱,利小便而祛水濕。
⑥梔子六合湯:四物湯四兩,加梔子、黃芩各半兩。主治:妊娠傷寒,誤發汗或攻下後,虛煩不眠,方中黃芩合梔子清三焦虛熱,堅陰,除煩熱不眠。
⑦風濕六合湯:四物湯四兩加防風、蒼術各七錢。主治:妊娠感受風濕,一身關節煩痛,頭痛發熱,脈浮。方中防風辛平,搜風祛濕止痛。蒼術苦溫,燥濕止痛。諸藥合用,安胎而除風濕,止痛。
⑧升麻六合湯:四物湯四兩加升麻、連翹各半兩。主治:妊娠傷寒,下後過經不愈,轉為溫毒發斑,身斑斑如錦紋。方中升麻解毒,升清陽,透斑疹。連翹辛寒,清熱解毒。諸藥合用安胎,清熱解毒,透斑疹。
⑨膠艾六合湯:四物湯四兩加阿膠、艾葉各半兩。主治:妊娠傷寒,經用攻下或發汗劑後,胎動不安,血漏不止。方中四物湯養血安胎,阿膠養血止血,艾葉苦辛溫,溫經止血。諸藥合用,養血安胎止漏。
樸實六合湯:即四物湯四兩,加厚樸、枳實各半兩。主治:妊娠傷寒,經發汗攻下後,胃脘虛痞,腹中脹滿。方中厚樸消脹除滿,枳實除虛痞。諸藥合用,養血安胎,消脹除痞。
附子六合湯:即四物湯四兩,加附子、肉桂各半兩。主治:妊娠傷寒,邪入少陰,四肢拘急,腹中痛,身涼有微汗,脈沉遲。方中附子、肉桂大辛大熱,溫陽祛寒止痛,救逆。
大黃六合湯:四物湯四兩,加大黃半兩,桃仁(去皮尖)十個。主治:妊娠傷寒,太陽、陽明合病,大便色黑而硬,小便色赤而自利,腹脹氣滿,脈沉實。這裏太陽蓄血與陽明腑實證同見。方中大黃攻積導滯,破瘀血,桃仁活血散瘀,通幽。諸藥合用治妊娠下焦蓄血,陽明腑實。本方活血破瘀力大,確有蓄血證才可服用,否則損傷胎氣,導致墜胎。
以上十二個方劑都是為孕婦患傷寒病而設的,其指導思想是在養血安胎的基礎上,依據六經辨證而加味治療的。此外王好古以四物湯為基礎,加味治療婦女月經不調和雜病。
黃芩六合湯:(又名溫六合湯),四物湯四兩加黃芩、白術各一兩。主治:氣虛血熱,月經過多,無其他明顯不適。方中四物湯調血和血,白術補氣健脾統血。黃芩清熱涼血。諸藥合用治血熱氣虛之月經過多。
熱六合湯:即四物湯加黃連、梔子。主治:血虛有熱,月經妄行,色鮮紅而稠,發熱心煩,不安臥。方中四物湯養血和血,黃連、梔子,清熱涼血除煩。
連附六合湯:即四物湯加黃連、香附。主治:氣滯血熱。月經來時色深而不暢,小腹脹,月經過期而至。方中四物湯和血調血,黃連清熱涼血。香附疏理氣機,除脹。
寒六合湯:即四物湯加附子、幹薑。主治:陽虛血少,月經色淡而少,腹痛氣短,畏寒,脈虛。方中四物溫養血脈。附子、幹薑,溫陽散寒,止痛。
氣六合湯:即四物湯加厚樸、陳皮。主治:氣鬱阻經,月經不暢,腹脅脹痛。方中四物湯調經和血。厚樸、陳皮,疏肝解鬱理氣滯。
風六合湯:即四物湯加羌活、秦艽。主治:血虛生風,頭目眩暈。方中四物湯養血和血,羌活、秦艽疏散風邪。本方也可治產後血虛,感受風邪而發痙厥。
總之,婦人氣有餘而血不足,四物湯是養血和血,調經安胎的通用方劑。臨床上加減變化,可治多種婦科病,以上僅是常用的幾種,供臨證參考。藥物用量也須隨證酌用,不可拘泥王氏原方用量。
2、膠艾湯《金匱要略》
膠艾湯中四物先,阿膠艾葉甘草全;
婦人良方單膠艾,胎動血漏腹痛全。
膠艾四物加香附,方名婦寶調經專。
組成:川芎6克阿膠9克艾葉9克甘草6克當歸9克芍藥12克幹地黃12克
用法:水煎去渣,或加酒適量,入阿膠令化,溫服。
主治:婦人衝任虛損,崩中漏下,月水過多,淋漓不斷。或半產後下血不絕,或妊娠下血,腹中疼痛者。
方解:衝為血海,任主胞胎。衝任虛損,陰血不能固守,故崩中漏下,月經過多;或半產損傷衝任而下血不絕;或妊娠下血,腹中痛。治宜固衝止血,調經安胎。方中阿膠甘平,補血,滋陰止血,標本兼顧。艾葉既能溫暖胞室,止崩漏,又具安胎止痛功效。當歸、幹地黃、川芎調血活血,補血調經,以防出血日久有留瘀。甘草、芍藥,緩攣急止痛。加入清酒,一則助藥力運行,二則防出血留瘀,唯量不可過,否則有動血之虞。諸藥合用補益衝任,止血養血,調經安胎,治以上諸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