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1)(2 / 2)

總之,倘是咬人之狗,我覺得都在可打之列,無論它在岸上或在水中。

三論叭兒狗尤非打落水裏,又從而打之不可

叭兒狗一名哈巴狗,南方卻稱為西洋狗了,但是,聽說倒是中國的特產,在萬國賽狗會裏常常得到金獎牌,《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的狗照相上,就很有幾匹是咱們中國的叭兒狗。這也是一種國光。但是,狗和貓不是仇敵麼?它卻雖然是狗,又很像貓,折中,公允,調和,平正之狀可掬,悠悠然擺出別個無不偏激,惟獨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亦君子之道,儒家學說。《論語·雍也》載:“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宋代朱熹注:“中者,無過無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似的臉來。因此也就為闊人,太監,太太,小姐們所鍾愛,種子綿綿不絕。它的事業,隻是以伶俐的皮毛獲得貴人豢養,或者中外的娘兒們上街的時候,脖子上拴了細鏈子跟在腳後跟。

這些就應該先行打它落水,又從而打之;如果它自墜入水,其實也不妨又從而打之,但若是自己過於要好,自然不打亦可,然而也不必為之歎息。叭兒狗如可寬容,別的狗也大可不必打了,因為它們雖然非常勢利,但究竟還有些像狼,帶著野性,不至於如此騎牆。

以上是順便說及的話,似乎和本題沒有大關係。

四論不“打落水狗”是誤人子弟的

總之,落水狗的是否該打,第一是在看它爬上岸了之後的態度。

狗性總不大會改變的,假使一萬年之後,或者也許要和現在不同,但我現在要說的是現在。如果以為落水之後,十分可憐,則害人的動物,可憐者正多,便是霍亂病菌,雖然生殖得快,那性格卻何等地老實。然而醫生是決不肯放過它的。

現在的官僚和土紳士或洋紳士,隻要不合自意的,便說是赤化,是共產;民國元年以前稍不同,先是說康黨,後是說革黨康黨:指曾經參加和讚成康有為等發動變法維新的人。革黨:即革命黨,指參加和讚成反清革命的人。,甚至於到官裏去告密,一麵固然在保全自己的尊榮,但也未始沒有那時所謂“以人血染紅頂子”“以人血染紅頂子”:清朝用不同質料和顏色的帽頂子來區分官階的高低,最高的一品官是用紅寶石或紅珊瑚珠作帽頂子。清末的官僚和紳士常用告密和捕殺革命黨人作為升官的手段,所以當時有“以人血染紅頂子”的說法。之意。可是革命終於起來了,一群臭架子的紳士們,便立刻皇皇然若喪家之狗,將小辮子盤在頭頂上。

革命黨也一派新氣,——紳士們先前所深惡痛絕的新氣,“文明”得可以;說是“鹹與維新”“鹹與維新”:原意是對一切受惡習影響的人都給以棄舊從新的機會。語見《尚書·胤征》:“殲厥渠魁,脅從罔治,舊染汙俗,鹹與維新。”這裏是指辛亥革命時革命派與反動勢力妥協,地主官僚等乘此投機的現象。了,我們是不打落水狗的,聽憑它們爬上來罷。於是它們爬上來了,伏到民國二年下半年,二次革命二次革命:指一九一三年七月孫中山發動的討伐袁世凱的戰爭,又稱“討袁之役”。與辛亥革命相對而言,故稱“二次革命”。在討袁軍發動之前和失敗之後,袁世凱曾指使他的手下殺害了不少革命者。的時候,就突出來幫著袁世凱咬死了許多革命人,中國又一天一天沉入黑暗裏,一直到現在,遺老不必說,連遺少也還是那麼多。這就因為先烈的好心,對於鬼蜮的慈悲,使它們繁殖起來,而此後的明白青年,為反抗黑暗計,也就要花費更多更多的氣力和生命。

“鑒湖女俠”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