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四十七章 白衣渡江(1 / 2)

閻行想逃回曹仁的軍營,於是回頭對成何說道:“吾聞‘勇將不怯死以苟免,壯士不毀節而求生’。今日乃我死日也。汝可努力死戰。”

成何依令向前,被關羽一箭射落水中。眾軍都投降關羽,止有閻行一人殊死力戰。正遇上關羽軍數十人,駕小船靠近堤岸來,閻行挺矛飛身一躍,早上小船,立殺十餘人,其餘人都棄船跳入水中逃命去了。

閻行準備向樊城而走,小船卻被大水衝翻。他的弓箭和長矛都被大水衝走了,此時周邊隻剩下他一人在水中抱住翻船。

隻見上流頭,關索引兵撐大筏而來,他見閻行落於水中,當先跳下水去,生擒閻行上船。關索素知水性,更兼力大,因此擒住了閻行。

關羽率軍回到高阜去處,升帳而坐。一群刀斧手押過於禁來,於禁拜伏於地對關羽說道:“關將軍,我於禁今落於將軍之手,但求速死。隻是乞求將軍放過於禁屬下這些將士!”

關羽撫著長髯,望向於禁沉吟了一會兒,隨即說道:“於禁,你非吾之敵手。我今念你之義,暫且饒過你性命!”

關羽隨即令人縛送於禁往荊州大牢內監候。之後關羽又令人押過閻行,閻行睜眉怒目,站在那裏不肯下跪。

關羽對他說:“你兄長在我大哥屬下為官,我欲以你為將,何不不早早投降?”

閻行大罵說:“豎子,何言降也!魏王今統帥百萬大軍,威震天下;汝主劉備不過一介庸才,豈能與魏王匹敵!我寧作大魏之鬼,也不作賊人之將!”

閻行罵不絕口,關羽大怒,喝令刀斧手將其推出斬首。閻行引頸受刑,關羽憐其忠勇,命人將其屍身安葬了。

關羽將於禁等曹軍俘虜三萬押往自己的大本營江陵後向樊城發起猛攻,樊城中進水,處處崩塌,眾人都驚恐不安。

有人對曹仁說:“今日之危,雖我等之力所能及也,應趁關羽之圍尚未完成,乘輕舟連夜退走。”

汝南太守滿寵卻極力勸說曹仁道:“山洪來得快,去得也快,豈會滯留日久也。吾聞關羽已遣別部至郟下,許都以南百姓混亂不安。關羽之所以不敢再向前推進,是顧慮我軍襲其後路。今若我軍退走,黃河以南之地,將不複我大魏所有。將軍應在此堅守以待。”

曹仁撫掌歎道:“非伯寧之教,幾誤大事!”

曹仁於是騎白馬上城,將白馬沉入河中,與將士們盟誓,齊心合力,堅守樊城。城中軍隊隻有數千人,未被水淹沒的城牆也僅有幾尺高。關羽乘船至城下,立即將樊城重重包圍,使其內外斷絕。關羽又派別的將領把魏將呂常包圍在襄陽。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都投降了關羽。

十月,陸渾民孫狼等作亂,殺了縣主簿,向南歸附關羽。關羽授給孫狼官印,撥給他軍隊,讓他去擾亂曹魏。此時許都以南的梁郟、陸渾群盜,紛紛接受了關羽的印號,為關羽支黨,關羽的威名震動了整個中原。

探馬將此戰戰況報到了曹操那裏,曹操大驚,隨即聚文武商議說:“某素知雲長智勇蓋世,今據荊襄,如虎生翼。於禁被擒,閻行被斬,吾軍挫銳;今天子尚在許都,倘彼與韓玄聯合,率兵直至許都,如之奈何?孤欲遷都以避之。”

司馬懿諫言道:“不可。於禁等被水所淹,非因攻戰失利;於國家大計,本無所損。今韓、劉失好,雲長得誌,韓玄必不喜;大王可遣使去江東陳說利害,令韓玄暗暗起兵躡雲長之後,許事平之日,割江南之地以封韓玄,則樊城之危自解矣。”

主簿蔣濟也讚成說:“仲達之言是也。今可即發使往江東,不必遷都動眾。”

曹操依允,於是不再議遷都之事。曹操望向諸將長歎道:“於禁從孤三十年,何期臨危反不如龐德也!”

建業,韓玄接過陳武、呂蒙用信鴿剛傳來的信,信上將關羽趁著洪水淹了於禁大軍,擒於禁斬閻行的事告訴了韓玄。韓玄現在是越看關羽越不順眼,以前以為水淹七軍是關羽的計謀,自己還一度很佩服他,原來關羽不過是占了天時地利而已。可憐於禁這等統兵大將,為此戰背上了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