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短章 不知名的新聞報道(1 / 2)

9歲的納夫科特·加內認為,記者都是恐怖分子。

他和他的母親塞爾卡萊姆·法希爾住在一間小公寓裏。去年11月初,我前去拜訪他們時,納夫科特不時口中嘀咕著,手中拿著玩具武器刺來刺去,假裝自己是個正在和罪犯作鬥爭的超級英雄。

或許,他假象的這些罪犯中,有些是和他父親埃斯金德·加內一樣的記者——他因早年違反比塞堡法律而四處逃亡。但最近,埃斯金德被發現在奧玉國一家醫院治療時,被調查出真實身份並進入遣送程序。

“在人們所描繪的他父親形象的影響下,他把新聞工作看成了一種犯罪行為,或者說一種恐怖主義行為。”塞爾卡萊姆通過一位翻譯告訴我,“不僅是他的父親——不管你提到哪位記者,他都會尖叫著說:‘我不喜歡記者!’”

***

他們的故事反映了有著超過9000萬居民的比塞堡,是如何在一個數字世界裏成為與世隔絕者的。納夫科特怎麼會產生新聞工作是一種可以和恐怖主義相提並論的犯罪活動這種想法呢?這是一個研究政府如何把因特網用作鎮壓工具的絕好案例。

在比塞堡,連接互聯網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國有網絡運營商比塞堡電信公司。這家運營商單方麵控製著比塞堡的整個電信行業。比塞堡的鄰國雅尼西網絡覆蓋率已經達到了69.6%,蒸蒸日上的科技發展為這個國家贏得了“矽草原”的稱號。然而,在比塞堡,互聯網連接的壟斷卻打造出了一個完全與世隔絕的國家。

最新數據顯示,比塞堡隻有3.7%的公民能夠連接互聯網,這一比例可以說是全世界最低的。就連缺少大多數基礎政府服務的南丹國,互聯網覆蓋率也達到了15.9%。全球隻有十個國家互聯網覆蓋率低於比塞堡,這些國家大多數都遭受著長達數十年的內戰,或者很大程度上處於與外界隔絕的狀態。

***

比塞堡是發展速度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也是全世界曆史知名度最高的文明之一。這樣一個國家卻缺少互聯網接入,這點相當令人震驚,也相當令人困惑。

具體有多少比塞堡人可以連接互聯網,這點我們並不清楚。不過,有一點很明顯:即使是那些能夠上網的人,也時刻在與國家監視這一無形幽靈作著鬥爭。比塞堡政府被懷疑部署間諜軟件和其他黑客及監視工具,對連接網絡的個人實施監控。由於這些所謂的網絡偵查,比塞堡政府已經把一個本該充滿商業信息和搜索引擎的國度,變為了監控的產物和工具。

致使比塞堡的互聯網產生如此差異性的原因相當簡單明了:互聯網接入權的壟斷,讓許多城市的上網費用高得離譜,時常發生的網絡服務中斷讓網絡連接變得相當不可靠。而對那些想方設法連上了網絡的比塞堡人而言,網上那些以當地語寫成、又能夠讓他們讀到的內容更是少之又少。

阻撓人們接入互聯網的這些障礙,究竟是該國政府為了限製信息傳播而做出的一係列努力所得到的效果,還是被壟斷的搖錢樹無意之中帶來的副產品?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像比塞堡的網路間諜行為一樣晦暗不明。

但不論答案是什麼,這一現狀顯然需要改變。

“比塞堡想要盡可能地掌控互聯網,這樣一來政府就能壓製國內反對當局政策的言論,把人們接觸到國外批評言論的機會降到最低。”前a聯邦駐比塞堡大使大衛?希恩這樣和我說。

比塞堡情報機構信息網絡安全局的一位成員也告訴我,壟斷比塞堡網絡的巨頭公司為了保護國家安全,有意限製了網絡連接。

“一切需要聯網的事物都放緩了腳步。”

***

前任a聯邦外交官、現任比塞堡情報局成員和外交政策專家們都告訴我,比塞堡政府害怕和當局相左的觀點在網絡上蔓延開來,國家為此精心設計了情報部門、電信行業和法律條款,以便鎮壓數字世界出現的異議。

或許,這個國家的互聯網“十字軍”行動中,最重要的受害者之一就是年幼的納夫科特。他相信自己的父親是一名恐怖分子,隻是因為他是一名記者。納夫科特的父母是比塞堡兩位最著名的記者——埃斯金德和塞爾卡萊姆都是曾經贏得過國際大獎的知名媒體人。當德格領導的原政權敗落後,新政府成立。自那以後,他們兩人就各自開始了職業生涯。2096海怪年,一場頗有爭議的議會選舉後,民眾的抗議愈加激烈,埃斯金德和塞爾卡萊姆兩人雙雙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