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樂章 星光燦爛4(3 / 3)

唱過五首嚴華時代曲的歌星周潔

1935年嚴華發表在《歌星畫報》上的時代曲《勞燕相思》,1939年由周潔灌錄了唱片模版,這是周潔灌錄嚴華作品的第一首歌,出版“麗歌”唱片時,嚴華的《熱情》和嚴折西的《空幃夢斷》先於《勞燕相思》出版,成為周潔第一張唱片的兩首歌。第二張唱片才是嚴華的《勞燕相思》和《怨情郎》。1940年,周潔又為勝利唱片公司灌錄了嚴華的《春江花月夜》和《紅花恨》。

周潔1935年曾在嚴華領導的“上海歌劇社”唱歌,嚴華了解周潔的演唱水平,才讓她連續灌錄自己作品的唱片。由於周潔的歌唱得不錯,她演唱的《熱情》、《怨情郎》和《紅花恨》,曾被誤認為是周璿所唱,經查“百代”的唱片目錄才得以糾正。

“黎派音樂”作曲家力捧的都傑

都傑的聲音甜潤、稚嫩,形象可愛,30年代下半葉活躍在流行歌壇的“黎派音樂”作曲家——嚴折西、嚴華、黎錦光、嚴個凡都為她寫歌,想為流行歌壇再培養出像姚莉一樣早早成名的小歌星。1939年幫助她連續灌錄了8首歌的4張唱片,有嚴折西《冷巷歌聲》、《人兒人兒》、《秋心吟》、《乳燕曲》;嚴華的《丹桂飄香》、《人壽花好》,都是詞美、曲流暢,民歌韻味濃鬱,唱來朗朗上口的歌。黎錦光寫的是一首輕鬆活潑、諷剌幽默風格的《哈哈哈》。1940年,嚴折西又為她寫了《愛侶情儔》、《花容歎》,黎錦光又寫了《猜透了你的心》、《密密縫》等歌曲,這些歌曲的唱片投放市場後,都傑有了不小的知名度。1940年著名導演吳村拍攝影片《天涯歌女》時,特邀都傑和姚莉兩名歌星在片中客串扮演歌女,使她倆在銀幕上亮相,讓歌迷們認識了她們。

1941年——1942年,都傑仍然活躍在歌壇,嚴個凡為她譜寫的《雙跑馬》曾很流行。她還和張暉對唱過棟蓀詞姚敏曲的《都不應該》。1943年以後因身體原因逐漸淡出歌壇。

張暉、曼萍與《又怕難為情》

曼萍出道的時間約在1940年,她灌錄唱片的第一首歌是署名“周明源詞曲”的《愛的留連》,由百代公司以“麗歌”商標出版,同一張唱片的B麵是魯旭詞嚴華曲的《怕分離》。嚴華為曼萍寫的歌還有《明月深閨》和《回想》,這兩首歌由北海唱片公司出版。

黎錦光為曼萍寫歌始於1941年,他先寫了一首既作詞又譜曲的《意亂心煩》,由“百代”為曼萍出版了“麗歌”唱片。同年,黎錦光又寫了一首《又怕難為情》,這是一首男女聲對唱歌曲,由張暉和曼萍對唱,“麗歌”唱片出版後,迅速走紅,當時出版的“袖珍歌曲集”上反複出現這首歌,有時歌名改為《輕快的前進》,周璿也曾唱過這首歌。姚敏還和棟蓀合作,模仿這首歌寫了一首《並肩前進》,由嚴華和姚莉對唱,1942年7月15日為“百代”灌錄了唱片模版,1943年正式出版唱片。

曼萍曾在歌壇活躍多年,1948年出版的老歌集上還有她的照片。

張暉是繼嚴華和姚敏之後,難得出現的一位男歌手,隻是他灌錄的唱片,除了《又怕難為情》,還和都傑對唱了一首《都不應該》,他自己獨唱的一首棟蓀詞姚敏曲的《舊夢重溫》之外,歌壇上就沒有了他的消息。他沒能成為一位時代曲的著名男歌星,十分遺憾!

嚴折西的歌與穀鶯

30年代上半葉,“黎派音樂”作曲家用他們的歌把一批歌星推上流行歌壇,已經查到穀鶯的6首歌都是嚴折西的作品,她是嚴折西力捧的歌星。

1939年,國華影片公司拍攝的影片《夜明珠》,由程小青編劇,張石川導演,請嚴折西為這部影片譜曲作歌,嚴折西的父親嚴工上參與了這部影片的演出,他的妹妹嚴月嫻、嚴月泠分別出演女一號和女二號。嚴氏姐妹都是影歌雙棲的演員,嚴折西為這部影片寫了5首插曲,隻由嚴月泠唱了一首《月暗花殘》,另外四首——《殘夢》、《相思吟》、《昨日的玫瑰》和《不破的葫蘆》都安排穀鶯演唱,可見嚴折西對穀鶯的聲音和演唱水平是很欣賞的。

嚴折西為穀鶯寫的時代曲有《你是天風》、《覓春曲》、《春泛街頭》和《歸夢吟》等多首,《春泛街頭》由穀鶯和姚敏對唱。

範煙橋與嚴華合作為董妮寫時代曲

著名作家範煙橋原本是不寫時代曲歌詞的,他破例為嚴華寫了兩首歌詞,董妮灌錄第一張唱片的第一首歌就是範煙橋詞嚴華曲的《明月上高樓》,這是難得的幸事。這首歌由勝利唱片公司灌錄唱片,另一麵是王季東詞侯湘曲的《等郎》,王季東名不見經傳,歌詞也寫得很好,能唱著這樣的歌登上歌壇,對董妮也是幸事。

有了良好開端的董妮,又為勝利灌錄了第二張唱片,這張唱片的兩首歌一是陳歌辛詞曲的《楊柳青》,一是漫影詞李藕笛曲的《柳風吹》。第三張唱片是良平詞曲的《教我如何能嫁他》和《望春曲》,其中的《教我如何能嫁他》,當時很流行。這樣的發展勢頭,董妮是有望紅起來的。接下來由棟蓀寫詞姚敏譜曲的《五更相思》和《姐梳妝》由百代以“麗歌”商標出版後就再沒見到董妮的歌,不知道她為什麼離開了歌壇。

李香蘭的歌和她的明星之旅

家事和身世

李香蘭是出生在中國的日本人,本名山口淑子,山口淑子1920年2月12日出生在中國遼寧省沈陽(當時的“奉天”)近郊的北煙台。不久,全家遷往撫順,她的童年是在撫順度過的。

淑子的祖父是一位漢學家,受祖父影響,她的父親山口文雄也熟知漢語。1906年山口文雄來到中國,在北平學習一段時間後進南滿鐵道株式會社任職。先在北煙台,後轉撫順采煤所。由於擅長漢語,他一麵教滿鐵職員學漢語,一麵做撫順縣的顧問。

淑子的基礎教育是她父親山口文雄教授的。上幼兒園時她的父親就教她漢語的發音,讀小學時,父親又讓她到由他擔任講師的滿鐵研修所的夜間漢語講座班去聽課。長時間的嚴格訓練使淑子學會了一口標準的北平官話,她的父母希望她將來能給政治家當秘書或翻譯,成為政治家或新聞記者,做“了不起的人物”。

淑子自幼喜歡音樂,在學校裏曾代表班級登台演唱,她的父母也安排她學習鋼琴和小提琴。

1933年淑子隨父母遷往奉天,住在她父親的好朋友李際春為他們提供的住宅裏,李際春和山口文雄是北平漢語專科學校時的同學,又是結拜兄弟,當時是奉天的銀行總裁。由於兩家關係密切,李際春又很喜歡淑子,就把淑子認做幹女兒,舉行儀式後,李際春給她取名李香蘭,這就是李香蘭名字的由來。

《荒城之月》和“滿洲新歌曲”

這一年李香蘭因患肺結核休學,經她的好朋友——白俄猶太少女柳芭·莫羅華·格利乃茲介紹,師從前俄國帝國大劇院著名歌劇女演員波多列索夫夫人學習聲樂。這年秋天波多列索夫夫人舉行獨唱音樂會,她要李香蘭為她助演,這是李香蘭第一次登台演唱,她唱的第一首歌是《荒城之月》。當時坐在聽眾席上的奉天廣播電台計劃課長東敬三,一周後來找李香蘭,邀她到電台唱歌,由此她成為奉天廣播電台兒童合唱團的演員,以李香蘭為藝名,開始在《滿洲新歌曲》節目中演唱。13歲的李香蘭就這樣登上了歌壇。

1934年5月,李香蘭去北平讀書,住在她父親的另一位好友,也是北平漢語專科學校時的同學和結拜兄弟潘毓桂家中,以潘毓桂幹女兒的身份取名潘淑華,就讀於北平第一流的教會學校——翊教女子學校,寒暑假回到奉天,仍到電台去錄音。她為奉天廣播電台的《滿洲新歌曲》欄目唱歌持續了很長時間。

李香蘭為“滿映”主演的電影和演唱的電影歌曲

日本侵略者一手炮製的偽滿洲園,1938年成立了“滿洲映畫株式會社”(簡稱“滿映”),李香蘭為“滿映”拍的第一部電影(她的處女作)是和杜寒星主演的《蜜月快車》,接下來是《富貴春夢》、《冤魂複仇》和《東遊記》。李香蘭自己說,從《蜜月快車》開始,她主演的影片中的插曲,都是由她自己演唱。這四部電影,隻有《東遊記》中的兩首歌,當時從日本到淪陷區的偽滿洲國都十分走紅,其它三部影片中的歌曲,沒有流傳下來。

《東遊記》中的兩首歌,一是《滿洲姑娘》,一是《陽春小唱》。作為史料,把這兩首歌的歌詞記錄如下:

滿洲姑娘

奴是二八滿洲姑娘,三月春日雪正融,迎春花兒將開時,奴去出嫁呀,親愛的郎君等著吧。

銅鑼花鼓響叮鐺呀,華麗的花轎把奴迎,半喜半羞心兒跳,等奴出嫁呀,親愛的郎君等著吧。

雪呀冰呀冷的風呀,吹到北國的天邊去,美麗婚服已做好,滿洲的春天快來呀,親愛的郎君等著吧。

陽春小唱

萬象更新又轉陽,滿洲好地方,拍拍手兒來來來,遍地黃金藏,你也喜來我也喜,吃穿無愁腸,來來來,太平鄉。

大家攜手同唱歌,打鼓又敲鑼,招招手兒來來來,滿洲好山河,你也樂來我也樂,開發財寶多,來來來,慶協和。

天朗氣清惠風和,踏青快樂多,點點頭兒,來來來,楊柳枝婆娑,你也笑來我也笑,進展快如梭,來來來,莫錯過。

紅男綠女集街頭,都說好滿洲,擺擺手兒來來來,新式大高樓,你也住來我也住,此樂複何求,來來來,祝千秋。

這兩首歌都曾反複收入當年出版的歌曲集。

李香蘭的“大陸三部曲”

1939年,李香蘭和日本著名影星長穀川一夫主演了《白蘭之歌》,1940年又拍了《支那之夜》和《熱砂的誓言》,這三部影片被稱為李香蘭和長穀川合作的“大陸三部曲”,內容都是宣傳日本侵略者的大陸政策的。

《白蘭之歌》有兩首主題歌,和影片同名的《白蘭之歌》,久米正雄詞,竹岡信幸曲,伊滕久男和二葉光子演唱。李香蘭唱的是佐藤八郎詞,服部良一曲的《可愛的那顆星》。歌詞是:

晚風呀輕輕地吹,

馬車呀緩緩地行。

青青楊柳下竊竊私語,

可愛的人兒,

立下海誓山盟。

《支那之夜》一片中有三首歌,主題歌《支那之夜》和插曲《想兄譜》,都是西條八十詞,竹岡信幸曲;《蘇州夜曲》是西條八十詞,服部良一曲,影片中都由李香蘭演唱。

《支那之夜》的歌詞是:

中國的夜,中國的夜,

港灣的燈火在紫色的夜幕裏,

航行中的船隻好像在夢中一樣。

嗯,嗯,難忘的胡琴聲,

中國之夜,夢的夜。

中國的夜,中國的夜,

柳樹旁的窗戶旁的燈籠輕輕搖動,

紅色鳥籠,中國姑娘,

嗯,嗯,令人感傷的情歌。

中國之夜,夢的夜。

中國的夜,中國的夜,

在欄杆前等待情郎的夜晚卻下著雨,

花兒也散落一地,臉上的脂粉也給雨水洗去。

嗯,嗯,即使分離也難以忘懷,

中國之夜,夢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