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4章 詩歌是如此讓人迷離(代詩人簡曆)(2)(2 / 2)

寧靜中的回想與守望

我聽見年輕的藤蔓生長

我聽見棕櫚樹的低低的氣息

我的小屋周圍

樹枝醒著

藍色香子蘭沒有睡覺

天空把它巨大的耳朵

貼在大地上

等著傾聽你的來臨

——伊凡?哥爾

鍾聲悠揚,村野的景致令人幽怨。

近半個世紀過去了,曆經戰爭磨難的伊凡?哥爾卻說我聽見年輕的藤蔓生長。

是不是紙醉金迷的生活要帶來心靈的頹唐,寧靜的回望反而迎向了生活的曙光?

——“我聽見年輕的藤蔓生長/我聽見棕櫚樹的低低的氣息。”

這是詩人曆經巴黎腐舊生活後回到大自然、回到故鄉寫的一首詩。——聽見年輕的藤蔓生長,棕櫚樹發出低低的氣息,我第一次讀到它就說不出的喜歡和迷戀,我甚至認為它就是一個人通往鄉思的曲徑和幽途。我的老家在鄂南,我家屋前就是一片蔥鬱的竹林,我記得每年二三月間第一聲春雷滾過山巒之後,我的父親第二天就會坐在門檻前說聽見竹筍在昨夜劈劈拍拍破土的聲音。十多年的鄉村生活,我看見過年輕的藤蔓在一夜之間長出新枝,看見過南瓜花在上午陽光中緩慢地開放,也看見過水邊的蘆葦在秋天仿佛一夜之間全白了頭,但我確乎沒有聽見任何一種植物生長的聲音。但在我人到中年後的某一個寂寞的午後,當我在朦朦朧朧的睡意中聽見十多年前老屋後父親栽的香樟樹舉著婆娑的冠蓋在窸窸窣窣地向上生長時,我突然感覺故鄉景象如波濤一樣在我腦海中起伏,就像多年前的一個約定,以一種聲音的方式來到我的生命中。——如果一定要對此作一個詩歌感覺之外的解釋,我想我和伊凡?哥爾是一樣的,那就是我們的心在疲憊中回到了故鄉,感受到了大自然和故鄉的心跳。

——“我的小屋周圍/樹林醒著/藍色香子蘭沒有睡覺。”

“我的小屋”,我仍然願意用來指認一個人的故鄉。小屋周圍又有些什麼呢?——樹林醒著,藍色的香子蘭沒有睡覺,詩人借助靈動的語言表達對故鄉至真至純的讚美,我想這裏不僅僅是一個人擺脫城市喧囂之後童心的萌發或回歸,還有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對故鄉毫無雜質的熱愛。這種詩意的感覺直達了詩人滿心的喜悅,但不是修辭上的,不是刻意的。作為一個在城市居住的鄉下人,生活的繁忙與迷惘常常使我長時間內不知道季節的綠減翠衰。但隻要寒暑假來臨,我都要回到老家,看看那裏我熟悉的一切。在我家山後的那片小樹林裏,那些樹木似乎一直就站在那裏,即使是冬天的寒風脫去它們的衣裳,——但春節後,你就會發現它們已結上了迎向春天的芽苞,能給人無窮的慰藉。在夏天的時候我還可以看見孟浪的絲瓜花爬上高高的牆頭與一隻蜜蜂親切地交談,還有牆東的一簇簇夜來香,它細小的花朵一到夜間就散發出迷人的香氣,似乎從來就不曾睡去。我想無論是在法蘭西美麗的山村,還是在我的故鄉,一切花草樹木都是這樣精神飽滿地迎接著熱愛著它的親人的,故鄉就是一種靜靜的敞開和接納,——這是我們從前流過汗水,如今要在淚水中眺望的地方,這是我們的小屋,更是我們安放自己心靈的一塊淨土。

——“天空把它巨大的耳朵/貼在大地上/等待傾聽你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