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運用在家具上,雕刻的藝術表現力體現最為成功的是明式家具。明式家具隻在顯要位置點綴以雕刻紋飾,如椅具中常放在靠背板上方,桌案常放在牙板四周施以雕刻,力求創造靈動通透、靜置中展現動態感的美學效果。紋飾多雕螭紋、鳳紋、花草紋,刀法沉穩端莊、方正嚴謹。清式家具雕刻技巧很高,善用透雕和半透雕手法,表現出大中有小、強弱虛實的對比勢態。其選材極為講究,紫檀、紅木成為家具的首選用材。特別是紫檀其深沉、厚重之美,精雕細琢後的精美絕倫,吻合了清式家具華麗的需求。與明式家具偏好色澤素雅、紋理華美的黃花梨木形成鮮明對比。清式家具不僅有木雕,而且還有漆雕。

5.鑲嵌

鑲嵌始於我國商代初期,到明清兩代已近頂峰,不但技藝精湛,而且用材之廣泛,裝飾效果之華麗是曆代所不可比擬的。鑲嵌工藝在家具上使用也比較廣泛,常見的嵌材主要有大理石、螺鈿、瓷、玉以及不同木質等等。所嵌的部位各不相同,大理石往往鑲嵌於較大麵積的桌麵、幾麵、椅背、凳心麵等,應用之多,範圍之廣構成了清式家具裝飾的特點之一。螺鈿鑲嵌遍及家具各個部位,有大麵積的滿嵌,但更多的是小麵積的局部嵌飾。瓷主要嵌於椅背、凳心麵等處,清晚期又大量使用於桌麵、櫃麵。玉的嵌用不多,體積也小,多在坐椅的背板上,桌案的橫牚上,嵌以小塊玉石作裝飾。不同木質的鑲嵌多在桌、案的麵板,不同的木質,木材的色調與紋理的效果不同,鑲嵌效果非常新巧。

6.配飾

這裏所說的配飾主要是指附屬構件。明清家具的附屬構件,除具有實用功能外,也有一定的裝飾意義,家具上的麵頁、拉手、合頁等銅鐵飾件,藤絲編成的軟屜,或有漂亮的天然花紋,或有美麗的色澤,或經過人為加工後造型多變,形態優美,呈現出豐富多彩裝飾效果。其中金屬配飾裝飾意味表現得尤為突出。

明清家具上的金屬配飾,明代至清初多使用白銅或黃銅製作,清中後期則使用紅銅鍍金,更顯得華麗。明清家具的金屬配飾主要有合頁、麵頁、麵條、扭頭、吊牌、拍子、包角、套腿、提環等。合頁,是裝在箱子的上蓋、櫃子的門邊使其便於活動的構件,由兩塊銅板共同包裹一根銅軸組成,可開可合,故名合頁。合頁的造型多種多樣,有長方的、圓形的和各種花邊的。分為明釘和暗爪兩種,明釘常用特製的浮釘釘牢,暗爪則是在合頁內側焊接兩條或三條銅爪,銅爪由兩條銅片組成,安裝時先用鑽在邊框上打眼,將暗爪穿過去後,再將透出木框部分向兩側劈分,使合頁堅實牢固。麵頁,是在櫃子或箱子中間襯托扭頭、吊牌的飾件,由兩塊或三塊組成,通常用兩塊,或左右,或上下使用。扭頭,是為上鎖而備的飾件,通常在附開的門邊上各裝一個,如果兩門中間有立栓,則在立栓上也裝一個。吊牌,是便於牽引櫃門的飾件,較大的器物則用吊環,固定在家具的特定部位。常見的吊牌、吊環多種多樣,上麵雕刻各式花紋,是裝飾性較強的飾件。另外,拍子是裝在箱匣類上蓋前臉正中部位的飾件,提環是裝在箱匣兩側供提取搬運而設置的一種構件。這些金屬配飾形式多樣,造型非常優美,裝飾在花梨、紫檀等色調深沉華美的家具上確實倍增光彩。同時也起到了保護家具的作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