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11時,就職儀式舉行,禮炮鳴21響。各省代表議長景耀月致辭曰:“孫先生為近代革命創始者,富有政治學識,各省公民選定後,今日任職,願孫先生愛護國民自由,毋負國民期望。”隨後,孫中山朗聲宣讀了《臨時大總統誓詞》:
傾覆滿洲專製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於國,為眾服務。至專製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大總統之職。謹以此誓於國民。
同日,孫中山又發布了《臨時大總統宣言書》、《臨時大總統告海陸軍將士文》、《臨時大總統勸告北軍將士宣言書》三份文告。《臨時大總統宣言書》指出,臨時政府的任務是“盡掃專製之流毒,確定共和,普利民生,以達革命之宗旨,完國民之誌願。”而對內的方針為:“民族之統一”、“領土之統一”、“軍政之統一”、“內治之統一”、“財政之統一”。對外方針是:“當盡文明國應盡之義務,以期享文明文明國應享之權利。滿清時代辱國之舉措與排外之心理,務一洗而去之;與我友邦益增睦誼,持和平主義,將使中國衝見於國際社會,且將使世界漸趨大同。”
《臨時大總統告海陸軍將士文》曰: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文敬告我全國海陸軍將士:蓋聞捍族衛民者,軍人之天職,朝乾夕惕者,君子之用心。自逆胡猾夏,盜據神州,奴使吾民,驅天下俊傑勇健之士而入卒武,以固其專製自恣之謀。我軍人之俯首戢耳,以聽其鞭策者,亦既二百六十有餘年。豈誠甘心為異族效命哉,勢劫於淫威,則本心之良能無由發見也。乃者義師起於武漢,旬月之間,天下響應。雖北寇崛強,困獸有猶鬥之念,遺孽負固,瘈犬存反齧之心,賴諸將士之靈,力征經營,卒複舊都,保據天塹,民國新基,於是始奠。此不獨曆風霜冒彈雨致命疆場之士,其毅魄為可矝;即凡以一成一旅脫離滿清之羈線,以趨光複之旗下者,其有造於漢族,皆吾國四萬萬人所不能忘也。曠觀世界曆史,其能成改革大業者,皆必有甲胄之士反戈內向,若土若葡,其前例矣。吾國軍人伏處異族專製之下最久,慷慨激烈之氣,蓄之也深,則其發之也速。同一軍也,為漢戰則奮,為滿戰則潰。同一艦也,為漢用則勇,為滿用則怯。凡此攻城克敵之豐功,皆吾將士有勇知方之表證。內外覘國者,徒致歎於吾國成功之迅速,為從來所未有,文獨有以知吾海陸軍將士皆深明乎民族民種之大義,故能一致進行,知死不避,以成此烈也。文奔走海外垂二十年,心懷萬端,百未償一,賴國人之力得返故土,重睹漢儀。諸君子以北虜未滅,誌切同仇,不以文為無似,責以臨時大總統之任。文內顧菲材,懼無以當。顧觀於吾陸海軍將士之同心戮力,功成不居,而有以知共和民國之必將有成也。用敢勉策駑飩。以從吾人之後。願吾海陸將士上下軍人共勵初心,守之勿失。弗嬰心小岔而釀鬩牆之譏,弗籍口共和而昧服從之義,弗怠弛以遺遠寇,弗驕矜以誤事機,擁樹民國,立於泰山磐石之安,則不獨克盡軍人之天職,而吾黃漢民族之精神,且發揚流行於無極。文之望也。敢布腹心,惟共鑒之。
此文告充分肯定了海陸軍反戈起義,推翻滿清統治及擁樹民國的功績,對所有海陸軍界人士既寄予重望,又給予了極大鼓勵。
《臨時大總統勸告北軍將士宣言書》曰:
民國光複,十有七省,義旗雖舉,政體未立,凡對內外諸問題,舉非有統一之機關,無以達革新之目的,此臨時政府所以不得不亟為組織者也。文以薄德,謬承公選,效忠服務,義不容辭。用是不揣綿薄,暫就臨時之任,藉以維秩序而圖進行。一俟民國會議舉行之後,政體解決,大局略定,敬當遜位,以待賢明。區區此心,天日共鑒。凡我同胞,備聞此言。惟是和平雖有可望,戰局尚未終結。凡我籍隸北軍諸同胞,同為漢族,同是軍人,舉足輕重,動關大局,竊以為有不可不注意者數事,敢就鄙吝,為我諸同胞正告之:此次戰事遷延,亦既數月,塗炭之慘,延亙各地。以滿人竊位之私心,開漢族仇殺之慘禍,操戈同室,貽笑外人。我諸同胞不可不注意者此其一。古語雲:民之所欲,天必從之。是知民心之所趨,即國體之所由定也。今禹域三分,光複逾二,雖有孫吳之智,賁育之勇,亦詎能為滿廷挽此既倒之狂瀾乎。我諸同胞不可不注意者此其二。民國新成,時方多事,執幹戈以衛社稷,正有誌者建功樹業之時。我諸同胞如不明燭幾先,即時反正,他日若大功既定,效用無門,豈不可惜。我同胞不可不注意者此其三。要之,義師之起,應天順人,掃專製之餘威,登國民於衽席,此功此責,乃文與諸同胞共之者也。如其洞觀大勢,消釋嫌疑,同舉義旗,言歸於好,行見南北無衝突之憂,國民蒙共和之福。國基一定,選賢任能,一秉至公,南北軍人,同為民國幹城,決無歧視。我諸同胞當審斯義,早定方針,無再觀望,以貽後日之悔。敢布腹心,唯圖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