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民有血氣之性,則翹然而思有以上人①。惡卑而就高,惡貧而覬富②,惡寂寂而思赫赫之名,此世人之恒情③。而凡民之中有君子人者,率常終身幽默④,暗然退藏。彼豈與人異性?誠見乎其大,而知眾人所爭者之不足深較也。
蓋《論語》載,齊景公有馬千駟⑤,曾不得與首陽餓莩挈論短長矣⑥。餘嚐即其說推之,自秦漢以來,迄於今日,達官貴人,何可勝數?當其高據勢要,雍容進止,自以為材智加人萬萬。及夫身沒觀之,彼與當日之廝役賤卒⑦,汙行賈豎⑧,營營而生,草草而死者,無以異也。而其間又有功業、文學獵取浮名者,自以為材智加人萬萬。及夫身沒觀之,彼與當日之廝役賤卒,汙行賈豎,營營而生,草草而死者,亦無以甚異也。然則今日之處高位而獲浮名者,自謂辭晦而居顯,泰然自處於高明。曾不知其與眼前之廝役賤卒、汙行賈豎之營營者,行將同歸於澌盡⑩,而毫毛無以少異,豈不哀哉!
吾友劉君孟容,湛默而嚴恭,好道而寡欲。自其壯歲,則已泊然而外富貴矣。既而察物觀變,又能外乎名譽。於是名其所居曰"養晦堂",而以書抵國藩為之記。
昔周之末世,莊生閔天下之士湛於勢利,汨於毀譽,故為書戒人以暗默自藏,如所稱董梧、宜僚、壺子之倫,三致意焉。而揚雄亦稱:"炎炎者滅,隆隆者絕。高明之家,鬼瞰其室。"君子之道,自得於中,而外無所求。饑凍不足於事畜而無怨;舉世不見知而無悶。自以為晦,天下之至光明也。若夫奔命於烜赫之途,一旦勢盡意索,求如尋常窮約之人而不可得,烏睹所謂焜耀者哉?餘為備陳所以,蓋堅孟容之誌;後之君子,亦觀省焉。
【注釋】
①養晦:取其晦昧,舍其顯赫。用《詩·周頌·酌》:"於鑠王師,遵養時晦"意。"養晦堂"是其友劉孟容所居的堂名。②翹然:鳥類高舉羽翼的樣子。這裏用以喻誌氣高昂。③覬(jì記):通"冀"。希望。④恒情:常情。⑤幽默:深靜。⑥駟:四馬一車。⑦餓莩:餓死者的屍首。首陽餓莩:指武王伐紂,殷人伯夷、叔齊以"非人臣之道"叩馬而諫。及周統一天下,恥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後餓死。挈論:評論。⑧廝役:供人驅使的奴仆。⑨汙行:惡行。行為卑汙的人。賈豎:對商人的辱稱。豎,兒童。⑩澌盡:消盡。劉孟容:名蓉,孟容其字。官至陝西巡撫。著有《養晦堂集》。與曾國藩訂交較早,故挽國藩詩,有"海內論交我最先"之句。湛默:同"沉默"。董梧:人名。《莊子》:"吳王謂顏不疑曰:"戒之哉,無以汝色驕人哉!"顏不疑歸而師董梧,以鋤其色。三年而國人稱之。"宜僚:或作"宜遼"。複姓,名熊。或謂宜僚其名,姓熊。《淮南子·主術洲》:楚"市南宜僚弄丸,兩家之難,無所關其辭。"壺子:即"壺丘子",名林,戰國時鄭人,列子之師。事畜:仰事父母,俯畜妻子。語出《孟子》。烜(xuǎn選)赫:聲威很盛的樣子。焜(hùn混)耀:明照。
【鑒賞】
這是一篇以議論而兼抒情、敘事的文章。作為主要部分的議論,闡發的是這樣一個人生哲理:有限與無限,短暫與永恒。有生前的一時之榮,往往不一定有沒世的永恒之名;有沒世的永恒之名,又往往不一定有生前的一時之榮。孰得孰失?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