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遇襲(1 / 2)

三自從和夏叔季分別後,便踏上了前往嵩山的路上,一路走來經過許多城鎮鄉村,觀賞眾多群山,也是樂在其中。

他三人一路走走停停,路上已是遇到了好幾撥押運糧草的隊伍,張伯寧不由得暗道:"怎麼會有這麼多運糧的,還都是武林中人押運,好生奇怪。"

三人來到一座不知名的山腳下,又遇見了一隊押運糧草的隊伍,見那隊伍隻三四十人,隊伍中老少參差,但個個持劍拿刀。見張伯寧三人到來,隊伍外圍的兩個漢子上前詢問道:"什麼人。"

張伯寧見這兩個漢子身著黑衣,衣裳上用藍色線繡著"啟威鏢局"四個字,他拱手道:"在下上清弟子張伯寧,欲前往嵩山,路過此地,得見貴鏢局,不知貴鏢局總鏢頭是那位。"

其中一個漢子道:"俺們鏢局的總鏢頭叫侯任,不知少俠有何見教。"

張伯寧道:"還請通報,引見一下。"

漢子道:"你且稍等,容俺去通報。"轉身前往隊伍中一個長臉短須,身著黑衣,手提大刀的漢子麵前,似乎是在介紹張伯寧,還時不時的朝他望來。見那漢子望向自己,張伯寧隔空朝他拱手,那漢子邁步走來道:"在下侯任,不知有何指教。"

張伯寧拱手道:"見過侯鏢頭,我們三人一路從淮南行來,見路上像侯鏢頭這般的押糧隊伍不下五隊,心中奇怪,故而詳問,還望勿怪。"

侯任望了望張伯寧三人還禮道:"三位是上清弟子,前往嵩山可是要去武林大會。"張伯寧道:"正是。"侯任又道:"不知師承何人。"

張伯寧知他心中有疑,指著陳伯息道:"我二人師承郭石明,這位穆姑娘是我在淮南城中所識,相邀前往嵩山的。"

侯任見他說出郭石明,不疑有他,笑道:"我三年前曾受冷道長相助,今日得遇三位,也是高興,三位請。"側身讓出路請他三人前往營地中。

張伯寧見他這般禮遇,拱手道:"侯鏢頭請。"

四人在營地中央的青石上相對而坐,侯任對張伯寧道:"張少俠,你說你自淮南一路行來,路上遇到許多像我這樣押運糧草的隊伍。"張伯寧道:"是的,隻是為何往年不見,隻今年這般奇怪。"

侯任道:"朝廷正在籌劃攻打高句麗,將各州郡的兵馬都調往涿郡,無人押運糧草,隻得叫我們這些鏢局代為運送。"

一旁的陳伯息道:"兗州局勢不明,你們鏢局這行,也敢行。"

侯任道:"這位不知如何稱呼。"陳伯息道:"在下陳伯息,"那侯任道:"陳少俠,官府有令,我等怎敢不從。那官府還說到了兗州地界,自有兵士接應我等前往東郡交糧,路上倒也安全。"

張伯寧沉思道:"隻怕沒這般簡單,"侯任好奇道:"哦,不知張少俠有何高見。"

張伯寧笑道:"侯鏢頭客氣了,那有什麼高見不高見的,隻是心中有所思而已。"他又接著說道:"我有一叔叔,姓夏叔名遠,乃是通遠鏢局的當家,他說官府要他押運糧草前往東郡,還以路引相要挾,強要他親自押運,我想來其中必有什麼原因。"

侯任一聽夏叔遠這名字,麵上笑道:"夏叔遠夏叔鏢頭我也是相熟的,他為人仗義,從不拒鏢,這官府以路引要挾,真是可惡。不過說到其中有什麼問題,我粗人一個,也是答不上來。"隻聽他又說道:"管他官府有什麼陰謀詭計,我們這些個走江湖的,別的沒有,爛命一條,他能謀劃什麼個勞什東西出來。"話一急,連家鄉土話也一並說出。

穆月英聽他說得好笑,掩嘴笑道:"侯鏢頭到也闊達。"

侯任哈哈笑道:"過獎過獎,我是粗人一個,說話不中聽,姑娘莫笑。"

眾人還在談話中突然旁邊樹林中射來一箭,那箭直朝穆月英身後射來。侯任急忙揮刀格擋,大喝道:"是誰在背後暗施冷箭,這般行徑,算什麼英雄好漢。"他聲音極大,直震得周圍的人耳朵隆隆作響。

樹林中傳來一人道:"殺了你等,不就沒人知道我這般所為了。"話音剛落,又是一箭射出,直朝侯任而來。那箭極快,嗖的一聲襲來。

張伯寧看準時機伸手一抓冷箭,本以為能抓住,不想這射此箭之人用上內力發箭,張伯寧去抓箭,頓時感覺箭從手中急掠而過。他心中大驚道:"好深厚的內力,"見侯任又要格擋,忙喊道:"侯鏢頭不可。"

隻是晚了一步,侯任已揮刀朝箭劈下,那箭斷做兩截,箭尾掉於地上,箭頭卻去勢不減射在侯任的左胸口處,貫胸而過,嘟得一聲插在侯任身後的大樹上,半截箭身已沒入樹身,插在樹上仍是嗡嗡作響顫抖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