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製度與現代企業職工教育
建立符合現代企業製度需要的職工教育新體製就是要使企業教育從根本上轉變計劃經濟體製下的辦學模式和機製,形成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和職工教育規律辦學的模式和機製,使其具有自主辦學、靈活多變、供給與需求相適應的功能,在企業的生存發展中求得自身發展,走上良性循環、健康穩定發展的軌道,本文就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相適應的職工教育運行機製的問題作一些探討,與同行們商榷。
一、現代企業製度的建立對職工教育提出新要求
1.企業職工教育要麵向企業。在計劃經濟時,企業“經營靠計劃、盈虧靠財政、發展靠政府”,而職工教育也同樣是“照章辦事、奉命辦學”。隨著企業改革的深入,迫使職工教育轉變傳統的辦學方式,立足企業實際,麵向生產經營,為企業和職工服務。
2.企業職工教育機構、人員要靈活、高效。職工教育機構的設立、人員的安排,不再是計劃經濟時期“小而全”的模式,而是根據企業發展需要,建立起人事、教育、勞資三結合的人才管理培訓體係,共同製定人才培訓計劃,分口實施,形成育人和用人、使用和待遇相互製約的新型人才管理體製。
3.企業職工教育要走向市場,逐步向社會行業開放。在滿足企業需要的前提下,培訓工作開始向行業、社會開放,把企業職工教育由單向服務變為雙重服務,既為企業培訓了人才,也為社會培訓了人才,起到雙重服務的作用。
4.企業職工教育改革要與人事、勞動、分配製度改革相配套。為使職工教育的改革引向深入,在企業的改革中要製定培訓、考核、使用、待遇相結合的配套政策,把職工學習成果直接與工資待遇掛鉤,采用考工定級、競爭上崗、優勝劣汰的競爭機製。從政策措施方麵保障企業職工教育的正常運轉,促進職工教育良性循環。
二、建立與現代企業製度相適應的職工教育運行機製
新的職工教育運行機製應是自主辦學機製、動力機製、導向機製、效益機製和約束機製等五個基本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
1.自主辦學機製。它是指企業應依法享有充分的辦學自主權,它是企業職工教育有效運行的中心部分和重要條件,也是現代企業製度經營自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辦學自主權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培訓目標,內容、規模、條件、渠道、機構、管理體製、管理製度、師資隊伍、獎勵辦法,頒發證書等方麵的自主權。
2.動力機製。職工“要求學”,企業的教育人員“要辦學”,這是企業職工教育動力的源頭。隨著企業“三項製度”改革的深化和“先培訓後就業”、“先培訓後上崗”、“先培訓後任職”的培訓、考核、使用三結合製度的實行,把“壓力”、“動力”、“活力”有機結合起來,企業職工教育一定會出現動力源源不竭、活力充盈、具有良性循環的好局麵。
3.導向機製。它是企業職工教育主動適應市場需求,按需施教的重要條件,以市場導向為主,就必須重視從市場調節中尋找啟動內部活力的突破口,並通過參與市場競爭,研究經濟需要和市場變化,尋找經濟、社會發展、企業進步同自身發展的最佳結合點。當前,企業在計劃經濟體製向市場經濟體製轉換的過程中,兩種體製互相交織,相互滲透,企業職工教育的導向機製,既要靠市場這隻“無形的手”,又要靠計劃這隻“有形的手”,把兩者結合進來以實施靈活機製的有效導向。
4.效益機製。市場經濟體製要求企業職工教育必須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注意投資取回、投資效益和規模效益,要充分考慮“投入一產出”的問題,使有限的資金發揮出最佳的總體效益。投資方式由單一的向多渠道投資方式轉變,辦學功能由單一的向多功能服務轉變。企業根據發展的實際需要,確定辦學規模,避免“大而全”、“小而全”在人、財、物上帶來浪費,要充分發揮職工教育人、財、物的資源優勢,擴大對外服務和規模效益。
5.約束機製。企業職工教育的生存與發展既受社會經濟和企業經營規模的製約,又受教育內部的辦學條件、辦學能力的限製。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與企業發展需要的企業職工教育新體製,必須形成有效的約束機製。這種約束機製包括兩方麵的內容,即政府的行政約束和法律約束,其目的是為了保持總體平衡,促進職工教育的穩定、健康發展。
三、現代企業教育製度實施的構想
現代企業教育製度的實施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職工各方麵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做到在“規模、條件、質量、效益”相統一的情況下發展企業教育,有力推動現代企業教育製度的實施。
1.加強政府領導,改善宏觀管理。實現企業改革與發展的宏偉目標,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的素質,真正把教育提到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政府部門要加強對現代企業製度試點單位的職工教育工作的宏觀管理,及時地總結典型的經驗,推廣並針對不同的企業、不同的行業所存在的問題,聘請各方麵的專家進行診斷,及時發現問題,采用相應的措施,做好統籌規劃、信息引導,協調服務和監督檢查。幫助企業理順教育體製,為企業教育實現“經科教結合、人勞教統籌”,為企業教育的三統籌打下基礎,使職工教育真正成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2.建立與現代企業教育製度配套的職工教育法律法規體係。現代企業教育製度的實施需要法製加以規範和保障,國家和地方需要建立起職工教育的法律和法規,以及配套的措施,從法律上保證職工教育的地位。這樣做,一是對政府的主管部門具有製約作用,促使政府領導對職工教育進行監督和管理,發揮政府調控的職能;二是對企業領導具有製約作用,使企業在安排年度財務預算計劃時,優先保證教育事業的需要,把職工教育納入企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規劃,納入經濟責任製考核,納入企業的達標之中,列入企業的議事日程,從而能使企業教育有章法可循,有標準可依,以保障企業教育的運行秩序和質量。
3.認真製定並實施現代企業教育製度綜合改革的方案。我們要在深人調查研究和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立足於製度的創新,從辦學體製、管理體製、運行機製、投資體製、教育結構等方麵,製定較為完善的方案,如目標責任、持證上崗、繼續教育、崗技工資、多種證書、複訓、獎勵等製度,建立起較完整、科學、規範的規章製度,並抓緊時間,安排實施,保證職工教育的正常運行。
4.加大職工教育自我改革力度,爭取主動地位。企業教育的改革,就是要抓住有利契機,尋找職工教育中不適應企業生產發展、科技進步的環節進行改革,尋找職工教育與企業發展最佳“結合點”,使職工教育成為企業發展的有力支撐,提高職工教育自身的價值,創製高點。企業職工教育能引導企業科技的高速發展和生產的穩定前進,從而達到經濟騰飛的效果,這就是我們企業教育自我改革的曆史使命。
總之,為更好地發揮企業職工教育對企業發展的智力支持作用,當前要抓緊對建立與現代企業製度相適應的現代企業職工教育製度的研究和實施,使職工教育的體製改革與機製轉換必須與企業的整體改革保持同步。這樣,我們的職工教育本身才能煥發出活力和生機。
國有企業實行股份製勞動力折股的思路
一、按福建省開發區勞動力市場工資價格一般水平參數設計勞動力等級折股貨幣價值。
二、根據管理人員、科技人員、技術工人三大類勞力等級情況,分別設計出三類勞力等級係數,三者等級係數最高與最低均按目前有關控製倍數設計,並作橫向層次的適當平衡。形成一個較合理的分配檔次係列。
三、各地企業及大中小企業,也可根據當地的勞動力市場月工資價格參數,按勞力等級參考係數設計出本企業勞動力等級折股的貨幣價值。
四、國家給國有企業正式職工配股,可按職工勞力等級股份額等值配股;或者按起點標準,根據工齡、技術與管理職務係數確定配股額。
五、管理職務變動、技術職務高聘與低聘,勞力股與國家配股作相應調整。
六、正式新職工必須經培訓,見習考核合格,獨立上崗的次月給予確定勞力等級股,不配原始股。臨時工正式獨立上崗勞動力可折股,根據服務年限按工人勞力等級參考係數1-1.6標準折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