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隨著上海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機電行業的經濟效益不斷得到提高,較好地完成了市府提出的三年生產翻一番,職工的收人亦相應提高的目標,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從而促進了企業的深改革。工資的激勵和杠杆作用在企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但是隨之也出現了企勞動力成本增長較快,阻礙了企業的發展,影響和削弱了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由於一些企業不及時采取降低勞動力成本這一有效措施,如上海探礦機械廠、彭浦機器廠等企業已很快地失去優勢,丟掉市場,後果已十分嚴重,為此機電行業勞動工資部門在近幾年來,已把降低勞動力成本的工作放到議事日程來分析,研究勞動人工成本增長的原因,取得共識,提出對策,並在采取有效措施,嚴格控製、降低勞動力成本方麵進行了一些探索,收到了一些成效。
二、企業人工成本的合理確定和控製
在我國,長期以來,無論政府、企業還是職工,對工資問題予以很大的關注,而對人工成本則研究甚少,至今對人工成本的概念、範圍界定沒有明確的規定,也沒有這方麵的統計。據有關部門的抽樣調查,上海國有企業職工工資與人工費成本之比已達1:1.66;在產品總本中,人工費成本的比重由原來的6%上升為13%,當然各行業不一樣機電行業人工費成本也由原來8%上升到15%,提高了7個百分點。在機電製造業,每創造一元投入的人工費成本已接近發達國家;外商投資企業的人工費成本的投入產出比國有企業平均高出一倍。盡管這些信息是很粗淺的,但已足以提醒我們,如何合理確定人工費成本,如何優化人工成本的核算管理與國際接軌等諸多問題應成為勞動管理中亟待研究的一大課題,尤其對經濟增長方式將從粗放型為集約型,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機電行業所屬企業來講,研究這個問題更應是其內在的要求和自覺行為。
機電行業所屬企業總成本構成中,料、費成本占了大頭,近年來由於原材料價格的大幅度上升和銀行利息增加而導致財務費用的大幅度增長,是推動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但不可忽視,總成本中人工成本也占有相當的比重,特別是機電行業中少數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和熱加工企業,人工成本的大小有舉足輕重作用。人工成本過高,勢必影響企業競爭的能力,或被迫提高產品價格,而影響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或減少利潤,降低效益,減少企業積累,最終影響企業發展後勁。人工成本過低,低於勞動力市場價格,勞動力不僅招不進,已在企業的還會流失,而且首先流失的往往是企業生產經營上起關鍵作用的,在勞動力市場上有一定競爭力的人。因此,人工成本應控製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
(一)要以投入產出相對指標的同行業比較確定人工成本的含量
要合理確定人工成本的含量,必須要以反映投入產出的相對指標來鑒別,如百元淨產值人工成本含量、百元銷售額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占總成本比重等,這些指標不僅要同企業一定曆史時期的縱向比較,更要與同行業橫向比較,處在同行業平均水平,是比較適中的,人工成本比重高於同行業平均水平,則應控製和調整。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的,還要將眼光引向國際水平相比。據有關方麵的材料看,以絕對值比較,我們的人工成本比外資企業低,與發達國家比較隻是個零頭,但如果用投入產出指標比,我們的人工成本實在不能算低了。以機械行業為例,本市製造業中的9個小行業人均小時人工成本為0.77美元,本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6675元,約合800美元,人均小時成本占人均的比重為1.0%。美國9個小行業的人均小時人工成本為16.89美元,同期美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22240美元,人均小時人工成本占人均的比重為0.076%。在德國和日本,這些行業人均小時人工成本占人均60%的比重分別為13%和0.103%。
(二)降低人工成本根本出路在提高勞動生產率
從小時人工成本的絕對量比,上海機械行業隻有美國的二十分之一,但人均小時人工成本占10%的比重卻已基本接近,關鍵在於我們的勞動生產率太低。降低人工成本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勞動生產率。而提高勞動生產率,一方麵靠擴大“分母”,即千方百計做大“蛋糕”;另一方麵,縮小“分子”,精簡人員。當前機械行業所屬企業的最大問題是曆史債務重、冗員多,社會負擔重,其中冗員多是造成成本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人工成本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一)人工成本的含義
人工成本有的又稱為人工費用、人事費用。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解釋,人工成本是指“雇主在雇用勞動力所產生的費用”。我國現行的統計製度中將人工成本定義為“企業人工成本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和提供勞務活動中所發生的直接和間接人工費用的總和。”
(二)人工成本的構成指標及統計範圍
1.①職工工資總額②社會保險費用③職工福利費用④教育培訓費用⑤勞動保護費用⑥職工住房費用⑦其他人工成本⑧其他費用
2.人工成本的統計範圍
①工資總額
是勞動行政部門的核準數以國家統計局“關於職工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為統計範圍。財務部門以核準數列支成本。②社會保險費用勞動統計上指職工的養老、待業、醫療等保險費用中由企業支付的部分。③職工福利費
勞動統計上指企業實際支付給職工的困難補助、計劃生育補助、集體福利設施費、集體福利副業補貼,文化宣傳費、喪葬補助費、離退人員交通補貼。④職工教育經費勞動統計上指企業為職工學習先進和提高文化而實際支付的費用(含技校經費)⑤勞動保護費用勞動統計上指企業職工實際享用的勞動保護用品、清涼飲料、保健用品等支出。⑥住房費用
勞動統計上指住房改革後企業為職工交納的公積金,企業為建造職工住房、宿舍的折舊,企業為職工購買的住房按成本價的折舊。⑦其他人工成本勞動統計上指其他從業人員的勞動報酬、職工上下班交通費、招工招聘費用等。⑧其他費用勞動統計上指不包括以上項目內的在企業內發生的人工費用。
(三)人工成本的相關指標1.職工平均人數;2.產品銷售收入;3.增加值(附加價值);4.總成本(成本費用總數);5.利潤總額利稅總額;6.勞動生產率;7.人均人工費用(人均人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