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你的設想圖走,你和聽眾都會顯得輕鬆自然。關鍵的詞句會開啟你的記憶,使你不偏離主題。即使被打斷,掃一眼設想圖便能回到正題。
將你的思想放入一個精心組織的設想圖中,就不用照著稿子讀,在演講中你自然就能娓娓道來。隨心所欲的演講將帶來更多的目光交流、更貼切自然的手勢,使聽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演講要做準備,這是常識,但身體力行的人並不常見。經理人常常忙於應付繁忙的日程,在他們看來,為演講做準備就顯得浪費時間。事實未必如此,按照上述五步進行,有利於做好準備工作,可以確保你養成行雲流水般的演講風格。
演講中,講個好故事能使場麵更生動
故事,有五個要素,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每一個故事都應該包括這五項內容,才算表達清楚。何時的表述要注意開門見山,警示性地引起聽眾注意;何地的表述要盡快地進入場景,這樣才會突出你想表達的主題;何人的表述要有名有姓,這樣才顯得真實,也方便聽眾理清思路;何事的表述應注意具體化、描述細節化;何故的表述相對不太重要,是給聽眾一個心理釋放。
講故事,最重要的是對何事的講解,換句話說也就是重現場景。重現場景的一個技巧就是表達具體化、描述細節化,這才能使聽眾以一個一致性的畫麵進入情節,限製聽眾的隨意思考。你讓他們思考了,他們的反應就會不一致。在社會心理學中,不一致就意味著心理互動的失敗。心理互動失敗,你就不能在講話中達到最佳效果。
在講故事的時候,要注意如下幾點:
1不要用模糊的概念。“可能是甲,可能是乙”,“好像是1978年”等句子,模糊的概念可能會轉移聽眾的一部分注意力,也會使你的故事的真實性顯得有點下降。相比之下,直接確定為甲,或直接說是1978年,故事則顯得更有說服力。
2不要用解釋性的語言,盡量使用描述性的語言。在描述故事的天氣時,如果你說“那天因為天氣很熱,所以我穿的很少”,就不如“那天天氣太熱,我隻穿了個褲衩”;“因為台子有8米高,所以我站在上麵發抖”,也不如“我站在8米高的台子上,雙腿發抖”那樣不會使人的思維走岔路。
3講故事時,不要有謙虛的開場白。這樣無疑會打擊聽眾的信心,認為從你的講話中學不到什麼東西。而且如果你自己連這個自信都沒有,如何讓聽眾對你有信心?一般情況下,一個話語囉唆的人往往是講半天話還在兜圈子,這時聽眾已經聽煩了,大量的圈外活動使聽眾的心理期待數次落空。這時你的講話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4在講故事之前,第一句話的語音、語調、語速,是非常關鍵的。如果第一句話較有力,那麼首先會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再者下麵的故事陳述就會流暢得多。所以在講話之前,要吸一口氣,穩一下自己的心神,然後再開始,不要慌慌張張地開始。
5在講一件事情或心理的效果時,盡量使用事實來側麵反襯,這樣給聽眾的印象是生動的、形象的、記憶深刻的。比如描述害怕,說事後發現衣服濕透了,則更加逼真。
6避免使用抽象化的語言。你想陳述你的學習成績,如果你說你“總是優秀”,就是一個籠統概念;你要說,你考試成績“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就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7運用恰當的比喻。一個恰當的比喻,可以省略你10分鍾的描述,如“長得像××”,下麵關於長相的話就不用說了,人物也活了。
恰當地運用照應技巧,使演講的布局巧妙
初學演講者很容易犯這樣一種毛病,那就是在演講時內容漫無邊際、結構鬆散淩亂、語言拖遝累贅。但是,如果演講者能根據演講的目的、主題、題材等因素,恰當地運用照應技巧,則可以避免這個問題。下麵的照應技巧可供借鑒:
1扣題照應,畫龍點睛
演講的標題是其內容的高度概括,演講中應在適當的時候照應標題,這在演講中往往能成為畫龍點睛之筆。扣題照應可以使演講的內容向標題聚攏,指向更加明確集中,也可以使演講的主題思想得以突出和升華。
2首尾照應,開合自如
在演講中,開頭埋下伏筆,結尾再來照應,可以使演講的結構曲折跌宕、大開大合,而且能使布局巧妙、眉目清楚、重點突出、主題深化,給聽眾以深刻的印象,產生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引起聽眾心中強烈的共鳴。
3層層照應,一線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