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講中,也可以先提出中心問題,然後緊扣中心問題層層進行照應。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使演講的主旨逐層深化,演講的結構一線貫穿,演講的氣勢在層層排比中逐步推向高潮,還可以使聽眾在反複照應、多次強調中加深印象,對演講主題認識更明確、更深入,從而使演講更具有鼓動性和藝術感染力。
4隨機照應,前後勾連
在演講過程中還可以隨機照應,即前麵談到的問題,後麵隨時給予照應,使前後關聯,結構縝密,這有利於喚起聽眾的回味和聯想,使演講顯得更自然流暢,更容易貼近聽眾,打動人心。
5對比照應,突出觀點
在演講中還有一種對比照應的手法,即列出兩類既有關聯又有本質區別的人或事物,在演講過程中用對比的方式不斷進行前後照應,使各自的特點在對比照應中更加鮮明,也使演講的主題更突出,演講者得出的結論也更讓人信服。
總之,運用照應技巧,能體現出演講的結構布局之妙,使演講靈活多變、全篇渾然、大開大合、時起時伏、前呼後應、形散神聚,能極大地增強演講的藝術表現力。
用自己的熱情點燃對興趣的狂熱
美國著名的成人教育學家戴爾·卡耐基一再強調,對自己的題目要有深切的感受,這一點極為重要。他說,除非對自己所選擇的題目有著特別偏愛的情感,否則就別期望聽眾會相信你那一套話。道理很明顯,如果一個人對選擇的題目有實際接觸經驗,對它充滿熱誠,那麼就不愁到時會不熱心了。幾十年前,卡耐基在紐約遇到一場講演,其熱誠所造成的說服力,至今無有出其右者。卡耐基說這次講演是真誠戰勝常識的絕例。
在紐約一家售賣公司裏,有個一流的銷售員提出反常的論調,說他已經能夠使蘭草在無種籽、無草根的情形之下生長。根據他的經驗,他將山胡桃木的灰燼撒在新犁過的土壤裏,不久蘭草就長出來了!他堅決相信山胡桃木灰,而且隻有山胡桃木灰是長出蘭草的原因。
評論他的講演時,卡耐基曾溫和地對他指出,他這種非凡的發現,如果是真的,將使他一夜之間成為百萬富翁。因為蘭草種籽每公斤價值好幾塊錢。卡耐基還告訴他,這項發現會使他成為人類史上一位極傑出的科學家。其他人也都覺得他說的非常荒謬,而這位銷售員本人還是對自己堅信不已。他對自己的立論非常熱烈,熱得不可救藥。他告訴卡耐基,他沒有錯,並抗議說,他沒有引據理論,隻是陳述自己的經驗而已。他說他知道自己說話的對象,並繼續往下說,擴大了原先的論述,提出了更多的資料,舉出了更多的證據,他的聲音充滿著真誠與誠實。
事情的發展簡直令人不可思議,好幾個學生都站到他那邊去了,其他人也開始懷疑。卡耐基也知道一半以上的人將會站在他那邊。於是問那些站到他那邊的人,是什麼動搖了他們原先的觀點的。沒想到,他們的觀點異常的統一,都說是講演者的熱誠和篤信使他們對常識起了懷疑。
由此,卡耐基隻得寫信給農業部請教這個問題。果然,農業部的人答複說,要使蘭草或其他活的東西從山桃木灰裏長出來,是不可能的。並且他們說,他們還從紐約收到另一封信,也是問這樣的問題。原來那位銷售員對自己的主張太有把握了,因此回去後也給農業部寫了封信。
這種事給了卡耐基一個難忘的啟示。講演者若是執著地相信某件事,並熱切強烈地演講它,便能獲得人們對他的信任和擁護,即使他宣稱自己能從山胡桃木灰當中培植出蘭草也無妨。既然這樣,我們所歸納、整理出來的信念,即使在常識和真理這邊,又會有多大的說服力呢?
幾乎所有的講演者都會懷疑,自己選擇的題目是否能引起聽眾的興趣。隻有一個方法能保證會讓他們感興趣,那就是點燃自己對演講題目的狂熱。
多年前,卡耐基聽到一個人在演說中警告聽眾,如果任由人們繼續以現在的方法在奇沙比克灣捕石魚,不出數年,這個種群便會絕跡。他對自己的題目確實感受深刻,對它是真誠熱烈之至,他的內容及態度也都顯示出這一點。其實,在他起初講話時,卡耐基也不知道奇沙比克灣裏有什麼石魚這玩意兒。他猜想多數聽眾也和他一樣孤陋寡聞,並且缺乏興趣。可是,這個講演者尚未講完,卡耐基說,恐怕我們全體已經願意聯名向立法機關請求立法保護石魚了。
有一次,有人問起前美國駐意大利大使理查·華須本·喬爾德,他何以能成為一位意趣無窮的作家?成功的竅門在哪裏?他回答說:“我非常熱愛生命,因而無法靜下來不動,隻是覺得必須告訴人們這點而已。”遇上像他這樣的講演者或作者,也由不得不為他所吸引了。
在倫敦,有一次卡耐基和一行人聽完演講後,其中一個著名的英國小說家說這場講演的最後一部分要比第一部分更令他欣賞。卡耐基問他何以如此,他回答說:“講演者本身似乎對最後一部分興趣較大,而我一向都是依賴講演人來為我提供熱情和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