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贏的談判效果體現了人文關懷
為了進行成功的談判,達成雙方滿意的結果,在談判時,不宜把自己的目的規定得過於單一。因為若把焦點隻定在一個點上(如價錢),就會出現你死我亡的、無法協調的情況。有時,最後談成的結果雖然沒有達到預定要求,但在某種意義上卻為以後的談判和擴大合作打下了基礎。
商業談判中,最易引起關注的往往是價錢因素,而其他一些因素,諸如服務、產地、質量、包裝之類,卻往往容易被忽略,或顧此失彼。其實,這些也構成了商品的需求因素。
既然談判的需要是由多種因素組成的,因此,達不到某種需要時,可以在其他方麵得到滿足,這樣可以協調雙方的需要使大家都得到滿足。因此,商業談判時,為了達成雙贏的結果,應注意以下幾點:
1談判開始時,應適當說明我方狀況,要果斷地說:“我需要你幫助我解決這個難題,因為目前我還沒有更好的法子。”這種話充滿合作性,表現一種強烈的熱忱,不會立刻使對方對立起來。
2特別注意對方待人的特點,即使對方有些令人討厭之處,你在接近他時若能表現出積極的期待,往往會使對方解除武裝。
3盡量從對方的觀點看問題,特別注意凝神靜聽。對方說話時,別讓自己做出相反的結論;在答複對方時,避免用絕對的語氣。試著在回答前先說:“我所想的可能就是我聽你曾經說的……”這種委婉的語氣,會使摩擦減少到最小。
4對於某些暫時無法緩和的矛盾,在互相信任的前提下,多提幾種方案,直至雙方的需要都得到某種程度的滿足。
在遇到衝突的時候,最重要的是首先要了解彼此雙方衝突的關鍵點是什麼,如果能找出這個關鍵點,才有可能打破僵局。
5任何情況下都不要當眾人的麵去斥責對方,即使你是正確的,你都必須盡量避免。這既是為了對方,也是為了你自己。
6當一些問題無法立即解決時,應權衡利弊,適當地做出某些妥協;當事態有所發展時,應重新提出原則性的意見。這是一種前進的策略。
7談判時,不應處處使對方把自己僅僅看成是某一組織或機構的代表,而應力求讓他表現出自己是有血有肉的獨特的個人。
追求雙贏的合作型的談判應該成為我們談判中的主要形式。它體現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與融洽,也使談判的結果能為以後的合作打下深厚的基礎。
爭取自己的利益同時也要考慮對方的利益
一般地說,談判是為了達成雙贏的結果,因此,在為自己爭取利益的過程中,既要做到盡量不傷害對方的利益,更要努力做到不傷害對方的感情,隨時關照對方的“麵子”。具體應該注意如下幾個方麵:
1一定要給對方留有餘地
談判時絕不能把對方置於死地。尤其在你處於絕對優勢、勝利在望的情況下,更要注意這一點。不懂得談判的人往往在這種沒有必要的時候窮追猛打。
空手道中有一個規則叫“叫停”,就是在勝負已定的情況下,不必再攻擊,用不著一定把對方打倒在地。當裁判認為比賽再繼續下去勝負也不會有所改變,即“定型”的時候,就可以宣布結束。這樣失敗者默認失敗,以免遭受肉體上的傷害。
在空手道比賽中這樣做是對的,談判中也是如此。誰都看出勝負已經定局了,就應該在這種“叫停”的狀態下落下帷幕,再繼續攻擊下去,就是犯規行為。當知道自己已經獲勝的時候要停止追擊,而且還應該給對方一個下台的台階。
如果不給對方留一條生路,那麼可以說這個談判是不成功的。即使這次談判你暫時領先,也不會持續到下次。一般地說,對方受到嚴重的傷害以後,不會再與你共事。
商務活動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讓利,這意味著雙方還可以繼續合作。做買賣最好追求“雙贏”,常勝不敗做不成買賣。在5次、10次的商戰中有勝有負,連續作戰,方能有利可圖。
此外,還需注意的是,在爭論的過程中,誰都會有感覺對方的意見是正確的那一瞬間。或許這正是某一方將要獲勝的時刻。不過,僅僅有這種一閃而過的念頭,爭論還是不能結束的。
心裏想著對方是正確的和嘴上改變自己的意見,這兩者之間存在一條鴻溝。人們在一起爭論時,為了保全自己的麵子和自尊,麵對對方一直主張的反對意見,不會輕易承認它是正確的。即使理論上接受,也希望在改變自己的意見時采取一種適當的方式。
所以,當估計自己的意見將被采納的時候,應當給對方一個機會,讓他在沒有丟麵子的情況下改變自己的主意。那種被勝利衝昏頭腦,想讓對方當場屈服的做法,有損於對方的自尊,很少能使談判在意料不到的方麵出現問題。到時無論怎麼軟磨硬泡,也難以使其當場改變自己的主意,不如用緩期執行的辦法,勸他慢慢地考慮一個晚上,自己也再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