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舌綻蓮花的口才,有效地打動和吸引顧客(2)(2 / 3)

讓自己良好的性情成為一種習慣

某電腦公司有一位令人由衷佩服的推銷員,這個人推銷的東西是現在流行的小型電腦文字處理機。他的推銷作風確實很好,他慣用的一句話就是“謝謝你”。這句話雖然很普通,可是如能在各種不同場合適當地使用,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消除對方的對立感,讓其做出很大程度的讓步。這點是許多人過去沒有注意到的。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他是怎樣做的。他開始時說:“先生你也知道,最近的微電腦或這種文字處理機的進步相當快。”

顧客也隨便回答說:“我大概知道。”

他就接著說:“謝謝你。那麼你是否要試試看,這確實是很有價值的。”

“我並沒有說你帶來的東西沒有價值。”

“謝謝你。”如此,顧客稍有肯定性意思的話講出來,他就接著用“謝謝你”這句話來回答。

有時也許一些人會回答說:“像我這種人,也許不需要這東西……”

遇到這種有否定性意思的回答時,他也會說:“真的謝謝你。”到此,他相當徹底地連連說了“謝謝你”,因而最後顧客也不由得露出笑容說:“雖然你這樣向我道謝,可是……”不過,這時顧客確實已經沒有對立感,而對這部機器有點想試試看的感覺。

其實,高明的推銷員並非隻有這一位。在社會上,有些人往往因為對方所做的一點小事也會很慎重地說:“謝謝你。”雖然有時顧客並沒有很好地回答,可是銷售員仍會表示:“你聽了我的話,確實很謝謝你。”有時,我們並沒有買東西的意思,隻是多看一下而已,對方也會說:“很感謝你光顧本店。”

銷售員這麼一講,顧客很自然在心理上就會產生一種虧欠感。而人對這種感情,是很敏感的,心理上有虧欠之感時,就會想辦法來彌補。這時,他心理上的對立感會消除。

有時,我們見到一些老婆婆很吃力地推一車沉重的蔬菜沿街叫賣,不由得會產生同情心,產生很想向她買蔬菜的心理。這也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

抓住問題的關鍵適時提出自己的見解

推銷是推銷主體與推銷對象雙向交流的過程。在推銷過程中,我們經常發現有的顧客會不假思索地拒絕推銷。因此,“推銷是從被拒絕開始的”這話半點不假。遇到這種情況,推銷員不應“退避三舍”,而是應該“迎難而上”。這期間,巧妙提問是關鍵。提問,可以消除雙方的壓迫感,緩和商談氣氛;可以摸清對方底牌,而讓對方了解“我”的想法;可以確定推銷過程進行的程度;可以了解顧客的障礙所在,尋找應對措施;可以留有情麵地反駁不同意見……提問是推銷應對口才最有力的手段,一定要熟練掌握、運用。

比如,當我們碰到“不要”“今天不買”“再說吧”托詞時,拒絕的背後隱藏著各種因素:

(1)因為時機不理想,現在不急著買;

(2)因為價格問題,在貨款方麵有顧慮;

(3)不喜歡推銷員;

(4)不喜歡製造商;

(5)不喜歡這個牌子;

(6)已經訂購了;

(7)真正無意購買。

針對以上情況,我們可以提問:

(1)您是不是認為目前沒有必要買?

(2)價錢方麵是否滿意呢?

(3)關於我的說明有無不清楚的地方?

(4)這家製造廠家您覺得如何?

(5)您認為這種款式怎樣?

(6)您是不是已經向其他公司訂購好了?

(7)對這個商品您有興趣嗎?

如果遇到顧客直接拒絕商品推銷,可針對顧客的反對意見,直接詢問以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再對症下藥:

顧客:“這個價格太貴了!”

推銷員:“您認為什麼價格合適呢?”

顧客講出他認為合適的價格時,你可從產品的功能、質量及售後服務等方麵強調所推銷產品價格的合理性,說服對方接受你的價格。千萬不能說:“價錢可以商量……”因為價格是綜合多種因素而定的,一般不更改。若你讓了50步,顧客可能認為應該讓100步。此時,推銷員可繼續運用巧妙提問法。

推銷員:“的確,2000元不是一筆小數目,可是這種商品的壽命都在10年以上,一年平均也就是200元錢,平均到每天僅僅隻有6角錢。您是抽煙的,隻當每天少抽一支煙,就能得到現代生活的享受,這錢值得花,您又何樂而不為呢?”

“您所考慮的是資金問題吧?請允許我對您說兩句話:一句是‘一分錢,一分貨’,花錢買了好東西值得;另一句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誰能保證明年的價格不漲呢?再說早一點投資,早一點受益,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