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小時,這位售貨員便動手整理東西,準備打包回家。
這時,突然來了一群人,走到他麵前,爭著要看多用桌,結果一下就買走幾十張桌子,說他們是剛才那位買桌子的客人介紹來的。
就這樣,店裏成交了一筆很大的買賣。這件事也驚動了經理,售貨員不僅沒被辭退,經理還主動提出要與他再續約。而且,將他的工資提高三倍,休假時間增加一倍,還把他如實介紹商品的做法稱為新型的售貨風格,並要他繼續保持下去。
為什麼如實地介紹商品的缺點反而能夠促銷呢?因為滿足了客戶的挑剔心理。采用“示弱”的辦法推銷,也是同樣的道理。
有個人很善於做皮鞋生意,別人賣一雙,他往往能賣幾雙。一次談話中,別人問他生意有何訣竅,他笑了笑說:“要善於示弱。”接下去,他舉例說,“有些顧客到你這裏來買鞋子,總是東挑西揀到處找碴兒,把你的皮鞋說得一無是處。顧客總是頭頭是道地告訴你哪種皮鞋最好,價格又適中,式樣與做工又如何精致,好像他們是這方麵的專家。這時,你即使與之爭論也毫無用處,他們這樣評論隻不過想以較低的價格把皮鞋買到手。這時,你要學會示弱。比如,你可以恭維對方確實眼光獨特,很會選鞋挑鞋;自己的皮鞋確實有不足之處,如式樣並不新潮,不過較穩罷了,鞋底又是牛筋底,不能踩出篤篤的響聲。不過,柔軟一些也有柔軟的好處……你在表示不足的同時,也側麵讚揚一番這鞋子的優點,也許這正是他們瞧中的地方,可使他們動心。顧客花這麼大心思不正是表明了他們其實是很喜歡這種鞋子嗎!善於示弱,滿足了對方的挑剔心理,一筆生意很快就成功。”這就是他的妙招,示弱並不是示真弱,隻不過順著顧客的思路,用一種曲折迂回的辦法來俘虜對方的心罷了。
記住,在推銷商品的時候,善於示弱,就能夠滿足客戶的挑剔心理,一筆生意很快就能做成。
把習慣用語轉變成更為積極的表達方式
當你以推銷者的身份開始接聽客戶來電時,你的語言應該從“生活隨意型”轉到“專業型”。你在家中,在朋友麵前可以不需經過考慮而隨心所欲地表達出來個人的性格特點。在工作環境中,就必須養成用適合的修辭、語句與發音的習慣。通過電話與客戶溝通的時候,你麵對的是各個不同的來電者,他們的個性、心境和期望值各不相同。你既要有個性化的表達溝通,又必須掌握許多有共性的表達方式與技巧。下麵我們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
1選擇積極的用詞與表達方式
在保持一個積極的態度時,溝通用語也應當盡量選擇體現正麵意思的詞。比如說,要感謝客戶在電話中的等候,常用的說法是“很抱歉讓你久等”。這“抱歉久等”實際上在潛意識中強化了對方“久等”這個感覺。比較正麵的表達可以是“非常感謝您的耐心等待”。
如果某客戶就產品的一個問題幾次求助於你,你想表達你讓客戶真正解決問題的期望,於是,你就可能會說:“我不想再讓您重蹈覆轍”。為什麼要提這個倒黴的“覆轍”呢?你不妨這樣表達:“我這次有信心這個問題不會再發生”。這樣是不是更順耳些?
又比如,你想給客戶以信心,於是,你可能會說:“這並不比上次那個問題差”。按照我們上麵的思路,你應當換一種說法:“這次比上次的情況好。”即使是客戶這次真的有些麻煩,你也不必說:“你的問題確實嚴重。”換一種說法,效果會更好:“這種情況有點不同往常。”
下麵是更多相關的例子:
習慣用語:“問題是那個產品都賣完了。”
更積極的表達方式:“由於需求很高,我們暫時沒貨了。”
習慣用語:“你怎麼對我們公司的產品老是提出問題?”
更積極的表達方式:“看上去你提的這些問題很相似。”
習慣用語:“我不能給您他的手機號碼。”
更積極的表達方式:“您是否應該向他本人詢問他的手機號碼?”
習慣用語:“我不想給您錯誤的建議。”
更積極的表達方式:“我想給您正確的建議。”
習慣用語:“你沒有必要擔心這次修後又壞。”
更積極的表達方式:“你這次維修後你盡管放心使用。”
2善用“我”代替“你”
有些專家建議,在類似下列的例子中,應該盡量用“我”代替“你”,這樣會使人感到更舒服。
習慣用語:“你叫什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