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選擇恰當的對話方式和措辭
從某種意義上講,營銷活動是一種心理戰,要想貼近顧客,首先要掌握顧客的心理,主動迎合顧客心理變化,選擇恰當的對話方式,也就是“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麵對隨和型顧客,要熱情、有耐心,要順水推舟,滿足他們的自尊心;而對嚴肅型顧客,要真誠、主動,以柔克剛,設法使他們開口;麵對慎重型顧客,要不厭其煩,耐心解答,不要言語唐突,刺激對方;麵對情緒型顧客,要摸準其心理,通過言行取得對方信任,消除其心理壓力,使他有一種安全感。
善於觀察與利用對方微妙的心理
某家用電器公司的推銷員挨家挨戶推銷洗衣機。當他到一戶人家時,看見這戶人家的太太正在用洗衣機洗衣服,就忙說:
“唉呀!這台洗衣機太舊了,用舊洗衣機是很費時間的,太太,該換新的啦……”
結果,不等這位推銷員說完,這位太太馬上反感地駁斥道:“你在說什麼啊!這台洗衣機很耐用的,到現在都沒有故障,新的也不見得好到哪兒去,我才不換新的呢!”
過了幾天,又有一名推銷員來拜訪。他說:“這真是令人懷念的舊洗衣機,這些年對太太您的幫助一定很大吧?”
推銷員先站在這位太太的立場上說出她心裏想說的話,使得這位太太非常高興,於是她說:“是啊!這倒是真的!我家這部洗衣機確實已經用了很久,是太舊了點,我倒想換台新的洗衣機!”
於是,推銷員馬上拿出洗衣機的宣傳小冊子,提供給她做參考。
這種推銷說服技巧,確實大有幫助,因為這位太太已經產生了購買新洗衣機的念頭。至於推銷員是否能說服成功,無疑是可以肯定的,隻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了。
善於觀察與利用對方微妙的心理,是幫助自己提出意見並說服客戶的要素之一。
一般來說,客戶之所以對說服者感到憂慮,主要是怕“同意”之後,會發生意想不到的後果。如果你能洞悉他們的心理症結,並加以預防,他們還有不答應的理由嗎?
至於令對方感到不安或憂慮的一些問題,要事先想好解決之道,以及說明的方法,一旦對方提出問題時,可以馬上說明。如果你的準備不夠充分,講話模棱兩可,反而會令人感到不安。所以,你應事先預想一個對方可能會考慮的問題。此外,還應準備充分的資料,給客戶提供方便,這是相當重要的。
實話最能贏得對方的心
曾經有一個平凡的業務員,幹了十幾年的推銷工作後,突然對長期以來的強顏歡笑、編造假話、吹噓商品等招攬顧客的做法感到十分厭惡,他覺得這是生活上的一種壓力。為了要擺脫這種壓力,他決定要對人無所欺。因此,他下定決心今後要向顧客“講真話”,即使被解雇也在所不惜。
有了這個念頭之後,他覺得心情輕鬆多了。
這天,來了第一個進店的顧客。顧客問他店中有沒有一種可自由折疊、調節高度的桌子。
於是,他搬來了桌子,如實地向顧客介紹。
他說:“老實說,這種桌子不怎麼好,我們得常常接受退貨。”
“啊!是嗎?可是到處都看得到這種桌子,我看它挺實用的。”
“也許是。不過據我看,這種桌子不見得能升降自如。沒錯,它款式新,但結構有毛病,如果我向您隱瞞它的缺點,就等於是在欺騙您。”
“結構有毛病?”客人追問了一句。
“是的。它的結構過於複雜、過於精巧,結果反倒不夠簡便。”
這時,他走近桌子,用腳去蹬腳板,本來,這要輕輕地踩,他卻狠狠地踏上去,桌麵突然往上撐起,差點撞到那位顧客的下巴。
“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沒想到客人反而笑了起來,臉上甚至露出喜悅的神色。
“很好。不過,我還得仔細看看。”
“沒關係,買東西不精心挑選是會吃虧的。您看看這桌子用的木料,它的品質並非上乘,貼麵膠合很差。坦白說,我勸您還是別買這種桌子,您到別家家具店看呀,那邊的東西要好得多了。”
“好極了!”
客人聽完解說十分開心,並出乎意料地表示想要買下這張桌子,而且要馬上取貨。
顧客一走,這位售貨員就受到了主管的訓斥,並被告知他被“炒魷魚”了,馬上要他到人事部辦理離職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