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宣曲有個大富豪,他發家致富的秘密竟是屯積糧食致富的,他姓任,他的名字後人已經記不住了。所以,到大史學家司馬遷為他寫列傳時,隻能叫他宣曲任氏。
任氏本來是個看管糧食的小官吏。大概在本行中他懂得了糧食的重要性,因此在他手裏進進出出的糧食實在太多了。陳勝、吳廣舉竿起義,天下大亂。為避災荒,那些豪族們都爭先恐地收藏金玉,以為靠這些硬通貨要渡過災荒大概萬無一失了。可是,任氏卻隻收藏糧食,他把自己的糧倉修好,收藏了許多。
從陳勝、吳廣直到劉邦、項羽,冬去春來,年複一年,戰爭好象打不完似的。秦朝被推翻後,劉邦、項羽又打了4年。這麼多年中,老百姓無法安心耕種,市場上糧食奇缺。每石米賣到1萬錢,還不一定買得到。
這時,任氏收藏的大量糧食發揮了大作用。不僅他自己一家子度過饑荒不成問題,而且趁機會把糧食賣出去。當年那些豪族所收藏的金玉,如今都到任氏的手中。任氏發起來了,成為遠近聞名的大富豪。
別人富貴了總不免奢侈起來,而任氏的糧食是一升升、一石石地積累起來的,他懂得糧食來之不易,也看到戰急中缺糧的慘狀。用糧食賺來的錢,對任氏來說無比寶貴。任氏發誓要節儉一輩子,即使家財萬貫也仍然自己耕種。
戰爭過去了,和平到來了。別的商賈都爭先恐後去搞販運貿易,大搞買賤賣貴來從中漁利。任氏卻仍舊不改初衷,不論貨物貴賤,他都經營。隻要東西好,不愁賣不出價錢。他家幾代人都遵循這個指導思想,所以任氏家族的富貴延續了好幾代人。至少從秦末到西漢武帝時,他任家的家道始終不衰。
家裏富了,卻不能忘本。為此任氏定立了嚴格的家規,不是田裏生長的東西不吃、不穿,不幹完公事不得飲酒、吃肉。勤於稼穡和提倡節儉的家風,為家鄉父老所稱讚,成為遠近數十裏的楷模。雖然富商在漢初政治地位不高,但任氏家族卻甚為皇上所推崇。
糧食是寶中之寶。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農業社會中,這一思想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尤其是天災人禍時,糧食甚至可以作為標準通貨,金銀珠玉不值錢了,糧食卻價值千金。任氏發家致富的秘密告訴人們,別人不走的路,也許正是發家致富之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陳龍堅憑其經商的知識和機器修理的技術,認為經營二手汽車買賣是個冷門,在當時的泰國市場有發展前途。於是說服兄長開車行,但兄長不同意。
陳龍堅不肯罷休,反複勸說兄長,當今世界不少億萬富豪是靠經營冷門生意起家的。如美國的利惠·施物勞斯公司的創始人就是其中一個。
1840年,他和很多德國人一樣,隨著到美國“淘金熱潮”,落腳加州。到了礦山後,這位年輕人發覺人山人海的人們在日以繼夜地尋金,當地缺飲用水。他本來是為了淘金而來的,但覺得此時做買賣日用品和涼水更能賺錢,這又是個冷門。於是,他不淘金,改做經營小百貨。果然不出所料,賺得比淘金者多數倍的錢。後來做生意的人多了,利惠·施特勞斯發現礦工們需要一種耐磨的工作服,而市場上卻沒有該產品。於是,他又鑽冷門,用帆布加工成一種工作服,結果大受礦工歡迎,他又賺了大錢。正是這種爆冷門的工作服,以後成為風靡全球的牛仔服,現年銷幾十億美元。
確實,爆冷門是一門有效的經營術,陳龍堅是有其卓見之處的。眾所周知,市場的各種需求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陸續萌生的。任何一種市場需求的萌生,都是一個待爆的冷門。市場需求不斷向縱深發展,冷門之湧現,永遠窮盡。因此,爆冷術是一種富有活動的競爭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