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新居瑣記(2 / 2)

我有些舊想法,原以為這個農民,可能在村裏出了什麼事,待不住才攜家帶口來到城市的。有一天清晨,我在馬路上遇到他們,男的扛著一把鐵鍁走在前麵,母子兩人緊跟在後,說說笑笑,上工去了。

他們睡在哪裏,我不知道,夏天在這裏隨便就可以找到棲身之地的。中午,婦女找一片破席子,鋪在馬路邊新栽的垂柳下麵,買來幾個麵包,兩瓶汽水,一家人吃喝休息,也是表現得很快活的。麵對如流的豪華車輛、各路的人物精英無動於衷,甚至是不屑一顧。他們是真正的自食其力者。

我想,這也是家庭,這也是天倫之樂,也不一定就比這些高樓裏的住戶,更多一些煩惱愁苦。

過了些日子,農婦也上班了,是拔草,提著一個破筐,把草地裏的雜草拔掉,放在裏麵,半天也裝不滿一筐,這活兒是夠輕鬆的了。

但秋天來了,我就見不到他們了,可能回家去了,也可能到別的地方幹活兒去了。

1990年2月7日下午

裝修

早起,黃昏,我在樓群散步時,就常常聯想起當年走在深山峽穀的情景。那時中間是流水,周圍是鳥語花香,一片寂靜。現在是如流的汽車,排放著廢氣,此起彼落,是電焊電鑽的噪聲。不禁喟然歎道:畢竟是現代化了啊!

過去住大雜院,所謂幹擾,不過是鄰居蓋小房,做家具,小孩子哭鬧,都屬於傳統性質,是習慣了的。

我不怕自然界的聲響,我認為:無論雷電轟鳴,狂風怒吼,洪水暴發,山崩地裂,都是一種天籟,一種自然景觀。我唯怕惡人惡聲,每聽到見到,必掩耳而走,退避三舍。這次搬家,有一個原因,就在於此。現在電焊電鑽的聲音,還有鑿洋灰地的聲音,一戶動工,萬家震動,也令人不安。

然而這是沒法躲避的。人們都在裝修自己的住宅。裏裏外外,都要裝修。家家戶戶,都要裝修。其範圍甚廣,其時間不一,其愛好不同。然要現代化,如裝太陽能、熱水器、排風扇、電話、閉路電視,則無一項不需要焊、鑽。且住戶是陸續搬來,人手和材料的配備有先後,有人預計:全樓群安裝妥帖,定在兩年以後了。

我於是大恐。春節,有一位現代化友人來訪,曾與他就此事交談,茲錄其要:

主:這房不是很好嗎,這不都是公產嗎,為什麼還要這樣折騰?

客:為的住著舒適闊氣啊。現在分什麼公私,公也是私,私也是公。

主:過去,有很多同誌,放棄瓦舍千間,奔走革命,露宿荒野,住的是泥房、草屋、山洞、地洞。現在年近就木,又何必在這低矮狹窄的小天地裏,費如此大的心思呢?

客:人各有誌,誌有多變,不能強求。且係新潮,勢難阻擋。

主:為什麼在蓋房時,不預先把這些東西安裝好?

客:這是國情。即使都安裝好,他還是要鼓搗。現代化是不斷更新,無止無休的呀!

主:這裏住的不都是老年人嗎?如果有人患心髒病,這種聲音,他受得了嗎?

客:老年人在這裏,究竟還是少數,子女們多。至於患病的,那就更是個別的了。不會有人去注意。

我們的談話,實際是不得要領。但客人說的“新潮”二字,最有啟發性。新潮的到來,絕不是空穀穴風,總是有它到來的道理的。潮,總是以相反的形式,互相替代的。

明白人總是順應新潮。弄潮兒之可貴,就在於此。蘇子曰:

夫時有可否,物有廢興。方其所安,雖暴君不能廢;及其既厭,雖聖人不能複。故風俗之變,法製隨之。譬如江河之徙移,強而複之,則難為力。

反複斯言,我當有所醒悟了。

1990年2月5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