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溪,即沅水上遊的五大支流。《水經注》:“武陵有五溪”,謂雄溪、捕溪、酉溪、舞溪、辰溪。即今稱的巫水、渠水、酉水、舞水、辰水。
《湖南通誌·地理誌》載:舞水和辰水分別發源於貴州的大塘山和梵淨山,在黔城和辰溪縣城注入沅水;渠水發源於通道與廣西交界的分水坳,在托口注入沅水;巫水發源於城步巫山,在洪江注入沅水;酉水北源湖北宣恩,南源貴州鬆桃,在沅陵縣城注入沅水。
五溪地區的範圍,也就是沅水上遊地區,以懷化為中心的地帶,包括湘黔渝鄂等省市的周邊地區,共三十幾個縣市。
五溪文化就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山水環境中,以漢、侗、苗、瑤、土家為主的多民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有別於其他地域的獨特地域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溪地區居住著32個民族,懷化有5個民族自治縣,約半數人口屬少數民族,其中侗族人口占全國侗族的1/3。
從前這裏崇山峻嶺,溪流縱橫,山水阻隔,環境封閉,涵養了五溪人淳樸、善良、勤勞、內秀的民族文化品格。民風民俗,民間文藝,民間建築,民族服飾都淋漓盡致表現五溪文化的內蘊和特質。我們所說的五溪文化,大略包括侗文化、儺文化、盤瓠文化、辰河目連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