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境內有四條大河,即湘江、資江、沅江、澧水。所謂三湘四水,即指此四江。
在武陵、雪峰兩大山脈阻隔而形成的狹長獨立的自然帶中,沅水及上遊的五大支流,以及各支流的支流,約911條小支流成樹枝杈狀,蜿蜒盤曲,形成一幅山水融合的神奇圖畫。
沅江及眾多支流,在高低錯落的山陵之間,依戀地九曲回環,如銀蛇盤曲,活生生盤成一幅銀光閃閃的“八卦圖”。
翻開沈從文的散文或小說,隨處可以看到沅水的波濤,聽到泛浮滿江的櫓歌:
……從橫石九磯順江而下,經過嚷灘、儲灘、碣灘,隻聽得耳邊一片喧嘩。三十裏波濤,三十裏號子,三十裏礁石,三十裏吊腳樓,這便是名震三湘的青浪灘。
沅水第一險灘青浪灘,鸕鷥廟、甕子洞、寡婦鏈,纖索磨出的纖索槽,船篙點出的蜂窠岩……
千裏沅江,千裏傳奇。有傳奇,便有了文學。
屈原、李白、杜甫、王昌齡、王陽明、林則徐等數不清的文人墨客,在沅水之濱行吟,寫下數不清的絕唱。沈從文先生一生有二十多篇作品,描寫沅水的櫓歌、白浪和塔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