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秋季養生粥(1 / 3)

季節特點

秋季,是從立秋之日起,到立冬前一日止,8月初到11月初的一段日子,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節氣。

秋令時節,自然界的陽氣逐漸收斂,陰氣逐漸生長,是由陽盛向陰盛轉變的關鍵時期。秋季是收獲的季節,其氣候特點由熱轉寒,是“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

此時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人體的陰陽雙方也隨之由“夏長”到“秋收”發生變化,開始向陽消陰長過渡。秋天養生一定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生而旺的規律,從而為來年陽氣生發打基礎,不應耗精而傷陰氣。因此,秋季養生應以養“收”為原則。這個原則應當貫穿於精神、起居、飲食、運動、藥物等各方麵。

養生方法

一、飲食調養。

秋冬養陰,多食滋陰潤燥的飲食,以防秋燥傷陰。酸味收斂補肺, 並且酸味可增加肝的功能,以防肺氣太過而傷肝。因此應適當多吃一些酸味果蔬食品。此時還要忌用辛辣香燥傷陰助火之品,因辛味發散瀉肺,秋季宜收不宜散。忌食寒涼之物,以免損傷脾胃功能。立秋之後,為防止“秋瓜壞肚”。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菜瓜都不能恣意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

二、精神調養。

秋天精神調養的原則,要做到清靜養神。人們一定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寧,隻有這樣才能減緩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還要注意不斷地收斂神氣,以保肺之清肅之氣。

秋季還應排除雜念,減少私心、降低嗜欲,減輕不必要的思想負擔,有助於神氣的清靜。

三、起居調養。

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宜早臥早起。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早起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之太過。初秋暑熱未盡,涼風時至,天氣變化無常,即使自同一地區也會有“一天四季,十裏不同天”的情況。因而應多備幾件秋裝,做到酌情增減。不宜一下著衣太多,否則易消弱機體對氣候較冷的適應能力,容易感冒。深秋時節,風大轉涼,應及時增加衣服,體弱的老人和兒童,尤應注意。

四、運動保健。

金秋時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期。但因人體的生理活動也隨自然環境的變化處於“收”的階段,陰精陽氣都處在收斂內養的狀態,故運動養生也要順應這一原則,即不要做運動量太大的項目,以防汗液流失,陽氣傷耗。

推薦食材

菠菜、藕、小白菜、圓白菜、銀耳、豆腐、花生、豬肉、豬肝、豬心、鱉肉、玉米、梨、葡萄、山楂、石榴、金橘、柿子、柚子等。

百合銀耳粥

材料

百合30克,銀耳25克,大米100克。

調料

冰糖適量。

做法

1百合泡發;將銀耳泡發,洗淨撕成小朵;大米用清水淘洗幹淨。

2鍋中倒入適量水,放入大米煮開,放入銀耳煮15分鍾,加入百合,用小火煮至粥熟,出鍋前加入冰糖即可。

營養師叮嚀

秋日天高氣爽,氣候幹燥,人們易出現燥傷肺陰的症狀,表現為口鼻咽幹、皮膚幹燥、眼目幹澀、口渴多飲、幹咳少痰、痰黃黏稠、胸中隱痛、小便短黃、大便秘結等,當以養陰生津,潤肺補液為治。而秋燥養陰用藥粥為佳,因其既有米粥的養護作用,又有藥物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