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疾病的非藥物防治法(六)(1 / 3)

六、情趣療法

情趣療法,包括:情誌相勝療法、移情易性療法、順情從欲療法、笑療和夢療等。

(一)情誌相勝療法

針對因某種情感刺激而引起的情誌病症,有意識用另一種情感活動去製約,來調整機體功能,從而達到治愈病患。

《呂氏春秋》載:戰國時期,宋國名醫文摯,受請前往診治齊王疾患,診後文摯對齊太子說:“非怒王則疾不可治,怒王則摯必死。”太子聽後,由於孝心至誠,懇求文摯不要多慮推辭,並許諾若能將齊王病治愈,他與王後將竭力為其辯解,於是文摯答應太子約期前往。連約3次,文摯失約3次,齊王怒意漸生。最後,終算把文摯請來了,文摯故意穿著鞋,上床亂踩齊王的衣服,甚至口出陋詞,表現糙俗無禮。齊王受到侮辱氣惱地大喊而起,病患果然隨怒而愈。此即是以“怒勝思”的療法。

《儒正事親》中記載:一富家之婦,二年不寐,無藥可治,後來請名醫張子和診治。張確診其為思慮過多所致,應以怒激之治療。乃與其夫約定,多收診費,吃喝數日,不開處方而去。其婦因此大怒,但這天晚上卻睡著了。如此八九日都睡得很香,食欲漸佳,不久病愈。這就是激怒療法。

(二)移情易性療法

移情,是采用某種措施以分散病人對病痛的注意力,轉移於他處,即改變指向性。易性,是改變消極的情緒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

《病怪神醫錄》中載有:“嶽州有名醫某聞聲即知病之所在。某心微痛,請診之。診畢,日:心將生癰,不可為也。某人哀懇,醫竭智圖之。明日日:思得一方,姑妄為之,因用筆在病人左妞上畫一黑圈,大如杯,戒日:務刻刻目注圈內,心想圈內,自以為紅矣、腫矣。其人如戒,至七日,果紅腫,起一發熱矣。使一刻不如是,痛必不治。大癰。醫曰:心癰已移於此,可保無虞。後醫之未久,即愈。”這就是移情易性療法。將心病轉為腿病,將不治之症轉化為可治之症的範例。

(三)順情從欲療法

順情從欲療法,即遂情治療。對因某種欲望沒有得到滿足,導致的精神情感病症,必須順情從欲,以滿足某種欲望,才能使病情解除。

《續名醫類案》載:一小兒啼哭不止,請醫診治,經望、聞、問、切,細心診之,斷定此係無病之哭,必心有所欲,不能言也,則用啼哭不止表達其情感與要求。”便於病家細細查之,原來是想要玩具一一馬鞭子,遂將馬鞭子給小兒,啼哭立止。

(四)笑療

笑能治病,俗雲:“笑一笑十年少”,說笑有益於健康,常笑,能使人長壽。

法國醫學博士享利理班斯坦說:“笑,是一種類似於原地跑步的鍛煉,它可使肌肉強壯,心律加強,脈搏加快,擴張支氣管,加連肺部換氣;笑,不僅等於給內髒按摩,而且也等於給小腹肌和胸大肌推拿,由於呼吸了更多的氧,因而,也淨化了血液。另外,笑能提高人的工作效率,驅除緊張的疲勞,對神經過敏或容易暴躁發怒的人來說,是一劑良藥。人在笑的時候,腦子裏會產生兒茶釀氨(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和其他荷爾蒙,這些物質能使體內自行產生嗎啡,有利於鎮靜。”根據笑的生理效果,享利博士的忠告是:“為了您的健康,不應當放棄任何開懷大笑的機會。”

美國的福萊博士指出:“笑,實際上起到了全身大部分肌肉運動的效果,每當一次笑聲停止,肌肉就會比笑之前放鬆得多,心率和血壓也隨之降低,這些都有益於慢性病的康複。此外,笑能夠刺激人體的內分泌係統,使之產生幾種有益於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膽堿,從而促進血液流量,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並使神經細胞活躍,把機體內部調劑到最佳狀態。”目前,在美國已有許多部門開始用笑來促進人們的身心健康。

德國醫學家研究表明:笑能增強人的心髒功能及血液循環。

個人一天笑上100次,對其心髒和肺的鍛煉相當於劃船10分鍾。笑一次活動著從頭部到腹部的80塊肌肉,笑甚至可以產生腹痛,實際是橫膈膜受到按摩。

笑對皮膚有益,因為笑能改善皮膚的血液流通。笑作用於免疫係統,還有助於流感患者的康複。笑還能健美,可說是一種健美操。笑能使人振奮。

其實,笑,是一種語言,而且是高級含蓄的語言。笑,表達感情,一種吸引力,具有“意在不言中”的妙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每天遇到的熟人點頭微笑,大家都會用微笑回報你。你使對方快樂,自己也會從中體驗到快樂。

微笑,是人際交往的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