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戲劇療法
這是根據病人不同的病史和症狀,編寫成戲劇、詩歌、故事、小品等,讓病人扮演角色。在排演過程中,讓病人症狀在劇中再現,再通過人物對話和情感表達,重新激發出病人正常的思維、情感,使他們客觀地檢查和批判自己病態的思維和舉止言談,經過對比而有所感悟,以達到緩解症狀的目的。給病人講故事時,不露尾巴,讓病人自己去推理判斷和收尾,以幫助病人恢複正常的思維能力。病人反映:“這種療法不僅能減輕症狀,而巨恢複了生活信心和情趣,也增加了戰勝疾病的勇氣和力量。”
(三)看戲、看電彩療法
看一場喜劇片,在輕快的笑聲中,可以治好許多輕度的身體不適,如疼痛、皮膚癢、肚子難受等。也可以解除緊張綜合征。
五、思想療法
思想療法,包括幽默療法、冥思心理療法、想象療法和談話療法等。
(一)幽默療法
幽默是一種現代社會大化,為人們心理所能接受的高尚行為。當一個人處境困難或尷尬時,可以使用幽默化險為夷;或在無傷大雅的情況下,通過幽默間接表達其潛意圖,處理好問題。
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位脾氣暴躁的夫人,有一天,當蘇格拉底正跟客人談話時,夫人忽然跑進來,大聲斥罵蘇格拉底,接著又把一桶水往蘇格拉底頭上一倒,淋了個透濕。這時,蘇格拉底笑了笑,對著客人說:“我早就知道,驚雷過後,定會下雨。”本來是難為情的場麵,經過蘇格拉底這麼一幽默,也就把事情化小了。
由此可見,幽默是一個高尚的心理自衛行為。人們懂得在適當場合使用合適的幽默,以減輕心理的挫折感,求得內心的安寧,是一種自我的保護方法。從醫學觀點看,掌握心理自衛的原理,可以幫助深人了解病人的症狀和心理問題,對於心理治療的施行特別有幫助。
近年來,不少國家創辦各種新奇的幽默組織,借以消除疲勞,鬆弛情緒,增進健康。如美國健康學家創辦幽默雜誌《瘋狂》,被西方評為世界最佳幽默雜誌。被它挖苦過的社會時弊,常成為美國公民口中流傳的笑柄。勤奮的美國人在操勞之餘,從《瘋狂》中那滑稽又不庸俗,深刻又不尖銳的幽默中鬆弛了繃緊的心弦。南斯拉夫醫學博士波卡恩創辦的“幽默協會”。在這裏,一天內女人笑13~16次,男人至少笑17次。據說,5分鍾開懷的笑可代替40分鍾軟弱無力的休息。美國堪薩斯城北部的“幽默診所”,有一半工作人員是善於言談,頗具感染力的幽默大師。所內設有喜劇電影、幽默故事磁帶,電視錄像和圖書等。病人在幽默醫護人員傑出表演和精心看護下,輔以少量藥物和手術治療,收到了滿意的療效。在英國倫敦米埃特大街上,設有幽默俱樂部,可使一些人的幽默表演天才得到充分發揮。如有個青年飛快地一起說出許多幽默小品,被聽眾奉為“英雄”。社會學家認為,幽默俱樂部幫助了那些“惶惶不可終日”的人放鬆了心中“繃緊的弓弦”。
(二)冥思心理療法
冥思心理療法,也叫冥思療法。這是一種自我保健的方法。老年人特別感興趣,被稱之為“奇方妙法”。
冥思療法,能使老年人體內產生某種積極的生理功能變化,如血壓下降,心率減慢,血糖降低等。還能有效地戰勝應激綜合征,如頭昏、耳鳴、心悸、心慌、四肢無力等。
冥思療法,以空腹進行最好。具體做法是:
不受任何幹擾。即使遇到什麼煩惱,難以平靜也要堅持下去,不可半途而廢。
⑵坐在舒適的椅子上,閉目人靜,想30分鍾讓你非常高興的任何事情,隨後不間斷地默念毫無意義的數字,大約20分鍾,然後合眼靜坐,想你快樂的事情8分鍾。這一切做完後,腦子很清醒,說明效果好。堅持一個月效果明顯。
(三)想象療法
想象療法,是依據現代哲學和現代心理學的觀點,並有一定免疫學依據的。巴甫洛夫曾說過:“無論軀體和精神上的愉快,都可以使身體發展,身體健康。”
首先,想象療法是在平靜、充滿信心、樂觀的良好情緒下進行的。正是由於這些良好的心態,將苦惱、悲戚、鬱悶等消極情緒,摒棄在個人意識之外。美國心理學家霍特舉過一個例子:“有一天,友人弗雷德感到意誌消沉,他通常應付情緒低落的辦法是避不見人,直至這種心情消散為止。但這天要和上司舉行重要會議,所以決定裝出一副快樂的表情,他在會議上笑容可掬,談笑風生,裝成心情愉快而又和靄可親。令他吃驚的是,他不久就發現自己不再抑鬱不振了。這正是一個健康的身心,勢必造成一個健康的機體。這是無意中采用的“想象療法”。
其次,是想象療法還可充分發揮意識、精神、心理對人體自身生理功能的能動作用。據現代生理學家與心理學家的研究,一般人們的智力,尤其是想象力的開發利用率不高,想象療法則可把這方麵的巨大潛力調動起來,並能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這就是想象療法可治愈疾病的重要物質基礎。同時,由想象產生的信念,可給人們帶來巨大的力量,這種由想象療法幫助病人所確立的信念,常可產生事半功倍或意料之外的療效。
目前,隨著醫學模式向生物社會模式辦轉變與心理治療的廣泛開展,想象療法也日益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重視。
想象療法的進行,首先要使全身放鬆,然後想象自己的患病部位,再想象體內一支曉勇雄壯的白細胞大軍與機體的抵抗力結成強大的隊伍,並所向披靡地消滅病毒、細菌或腫瘤細胞,最後想象自己身體日益康複、強壯。這樣,每天想象3次,病情即會大大減輕,甚至痊愈。
至於健康者,不妨想象自己依然年輕,身體矯健,萬事如意,使自己仿佛步人那山明水秀的美妙世界,你一定會心曠神怡,精神煥發。
想象,是通向健康長壽、年輕化的橋梁。
(四)談療法
得抑鬱症和焦慮症的人,在生活道路上遇到重大精神刺激的人,應該盡可能找自己的親人、親戚、朋友或誌同道合的知己多多談心,將自己的苦惱全部傾吐出來,使自己心境為之一快,其症自然會得到改善或甚至痊愈。
對於談話者,則要采取勸說、開導的方法,運用語言對病人采取啟發誘導,分析疾病的原因與機製,解除疾病的疑慮,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促進健康的恢複。《古今醫統》載:一次,元世祖生病,藥苦而不肯服,禦醫許同楨知道後,耐心地對元世祖啟發道:“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元世祖恍然大悟,便愉快地把藥服下,其病也迅速痊愈。
作者也遇上這樣一件事:有位離休幹部張某,年69歲。因在職時任官職,時時指揮他人工作,離休後則失去了這種指揮人行動的機會。他在周圍看不順眼的人或事,就要指手劃腳一番,人們不買他的賬,他感到很苦惱,精神有點異常,人們都說他患精神病,家人也認為他精神不正常,遂送入杭州精神病院,住了50天後出院。他來找我談他所遇到的一切和在精神病院的50天“牢房”生活。我讓他痛痛快快地把心中所有不平和冤屈都談出來,這樣,他談了3個多小時,讓他談吐個痛快。爾後,我根據他所談的情況,主要是離休後退下了崗位,心中若有所失,心緒無所適從而引起。於是我給他提3條意見:一你沒有病;二不要吃藥,已購之藥均讓其作廢;三不管任何閑事,自己娛樂自己。你喜歡大自然,就去西湖、公園遊玩,如喜歡音樂,即可打開音響或電視機,也可以看看電視或電影。我說完了,他說,我今天吐得很痛快,我的病不出你家門已好了一大半。可見談話療法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