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底特律一家研究機構調查了15個國家統計,日本有的人患失眠,美國有3370、巴西有40%的人失眠。失眠會使人精神不集中,記憶力衰退,影響日常工作,帶來不良後果,並可能因此患優鬱症、酒精中毒等。據統計,失眠者因疲勞引起的交通事故,比睡眠正常者高出2.5倍。美國因失眠降低生產率而造成損失,年達150億美元。
另外,據美國斯坦福大學佛裏曼德教授對老年人的睡眠問題,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觀點:老年人不要把覺少,失眠當成負擔3應把睡眠少而淺看成是生理現象。研究表明:第一,人的睡眠並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每天6~8小時,即可滿足要求,而老年人所需時間就更少,夜間睡5個小時就夠了。中午再睡一個小時左右,可支持晚上睡得更遲些。第二,多數老年人的失眠是心理因素造成的。長時間臥床,苦苦追求延長睡眠時間,反而會加重焦慮反應,促成心理障礙,形成惡性循環而加重失眠。早晨醒後即刻起床,不要計較睡時長短,消除心理負擔。
按人體生命節律來說,人應在白天勞動和學習,白天造成的機體消耗,要靠晚上睡眠來補充,尤其是內分泌激素的25%~35%是在睡眠時產生的。如果一個入睡眠不足,必然破壞體內新陳代謝的節律,不但身體消耗得不到補足,身體疲勞不易消除,而且由於激素合成不足,造成身體的內環境失調,長此下去,必定影響健康。有人研究,晚上10時至淩晨2時,是人體舊細胞壞死,新細胞生成的最活躍時間。此時不睡,細胞的新陳代謝受到影響,則會加速衰老。長期晚睡晚起的人,即使每天睡了8小時,也補不回這些損失。因此,隻有每天按時保證充足的睡眠,才會有健康的身體和美麗的容顏。失眠的自然療法:
(一)生物全息療法
刺激第二掌骨橈側頭穴至痛感。刺激越痛,說明失眠越嚴重,治療效果也越好。一般一次約3-5分鍾。
杭州某學院教師楊某,60歲,已連續8年服安眠藥助睡。我用生物全息療法,刺激其相應穴位,約半小時。治療當夜即停服用安眠藥,睡眠良好。溫州某大學畢業生,鄭某,女,27歲,因考托福情緒緊張而失眠。經我采用生物全息療法治療,睡眠正常,考試成績良好,已順利出國留學。浙江某大學外語係碩士研究生陳某,24歲;杭州某學院食品係女生龐某,18歲,兩人均患失眠嚴重,服用大量安眠藥無效,影響學習。經我用生物全息療法治療,睡眠正常,學習效率顯著提高。
(二)穴位按摩
按摩中指下方的手掌區和心包區(在手掌中心)按摩10~15分鍾,可治療失眠。
按摩中衝穴(在中指尖),按摩10~15分鍾,可治療失眠症。
(三)掩耳彈首法
臨睡前,仰臥閉目,左掌掩左耳,右掌掩右耳,頭微抬起,指頭同時彈擊後腦勺,使之聽到咚咚聲,彈擊次數到自覺微累為止。停止彈後,頭睡枕上,兩手自然安放於身之兩側,閉目會很快入睡。
(四)按揉耳廓法
人的耳廓正麵有300多個穴位,背麵有50多個穴位。這些穴位與全身各部位相聯,經常用手指按壓、揉摩耳廓,可達到醫療保健效果。用手指順著耳廓從上到下進行揉壓,再用手指逐點按壓,交替進行。每穴按壓30秒鍾即可。每天堅持早、中、晚3次,每次5~6分鍾,可達到清火益智,心舒氣暢,睡眠香甜之效果。
(五)睡心法
睡前不能用腦過度,保持心情安靜。上床後腦子裏排除雜念,不久大腦就會受到抑製而安然入睡。
上床後,合上雙眼,僅把眼稍張開一條縫,雖然看不清物件,但是使神經仍進行工作,造成其他部位神經相對地受到抑製而使人逐漸入睡。
失眠者臥床後,全身放鬆,閉目,排除一切雜念,使自己的舌頭在口腔內做上下左右的緩慢攪動,舌下即有唾液徐徐浸出,積之一定數量時,分次吞人腹中。10分鍾後即產生疲倦感而入睡。有的人在運舌過程中會打哈欠,這是正常現象,不久即可進人夢鄉。
回轉雙腳足踝,對內對外各轉100次。如遇腳冷,可用溫水浸泡。
將黑大豆裝入枕中,作枕頭用,有安眠作用。
(六)快速入睡法
臨睡前用熱水洗腳,或用手由裏向外搓腳心90~100次,以加速血液循環和疏通經絡,可使人早入睡。
睡覺前,用手撫弄耳垂,耳垂受到按摩時,心跳減慢,達到鬆弛精神效果,幫助入睡。且第二天精力充沛。
(七)運動療法
失眠者進行下午運動,可改善睡眠質量。上午運動則不能,而晚上運動則易導致失眠,更為不可取。
1.強烈運動法
運動和睡眠成正比。身體新陳代謝水平低下時,睡眠最好。在進行20~30分鍾較強烈的運動之後,身體的代謝速度加快,停止運動6小時後,身體代謝水平就會低下來。因此,運動之後能睡好覺。
2.俯臥撐法
睡前按自身能力做俯臥撐,至精疲力竭,實在無法再撐下去為止。接著將手擦淨:即上床,取平仰臥式(枕頭不宜過高)然後向右擺頭100次。頭隻限向右擺至90度,再返回原狀,切勿向左擺。擺頭後,叩齒100下。做時微閉眼,放鬆身體,心中默數數字。每晚按上述做一遍,無須重複,半月有效。失眠消失,即停止此法。
(八)心理療法
許多失眠,是由於心理創傷所致。人從一出生起,就與外界密切接觸。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也帶給他不同的刺激,如果這一刺激是負性的體驗,在自己的內心又沒有得到及時解決而壓抑到無意識中,就會形成“創傷印痕”。從出生到長大,會有很多的“創傷印痕”。這些印痕連在一起,就形成“創傷印痕鏈”。等到一定時期就可以誘發為心理疾病。失眠患者就是由於這些心理創傷導致緊張而轉向內心,處於“情緒喚醒”狀態。每當要睡著時,無意識中的心理創傷就會自動出來幹擾正常的睡眠。
因此,失眠症可接受心理治療或用自我心理調節的方法解決。首先,應該消除對失眠的緊張和恐懼。同時在覺醒期間可以在心理醫生指導下消除意識中的“心理創傷”,取消它對睡眠的幹擾。在睡眠前如果窮思竭慮,也不用害怕,把抽象思維變成形象思維,把思考變成想象,把概念變成意象。心象即可轉化為夢象,這樣就可以做一個好夢。夢保護睡眠,在做夢中不知不覺中便可進人香甜的睡眠狀態。
四、老年性癡呆症
老年性癡呆症是一種進行性神經衰退病變。由於大腦動脈粥樣硬化,造成供血不足,使神經細胞缺氧變性、萎縮、壞死,細胞內褐色素沉積,致使神經功能衰退,記憶力減弱,性格反常,語言紊亂,定向能力差,精神恍惚,甚至大小便不能自理。目前醫學界尚無特效方法治療。
老年性癡呆症有大腦細胞衰減和腦功能衰退之分。因腦細胞損害變性的程度不同,可出現各種形式的記憶障礙。臨床上比較多見的是記憶功能的識記、保存、再認和回憶普遍減退。而往往近事記憶減退最早出現,常記不住人名和地名,經常失落日常用品,遺忘已紀諾的事情等。還可表現由近及遠的記憶減退。另外,還可表現虛構症和錯構症等。社會上常以為年紀大的人記憶力總會減退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過去也確實無法把正常衰老和老年性癡呆所致的記憶減退區別開來,因而,不少老人貽誤了爭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的時機。
據1994年11月10日《青年報》報道,我國目前有300~500萬老年性癡呆症患者。上海則至少有5萬病人。老年性癡呆症有一定遺傳性,與基因有關,是乙酰膽堿代謝障礙引起腦萎縮造成的。在目前醫學界對老年性癡呆症束手無策的狀況下,隻有注意勞逸結合,生活起居有規律,節製煙、酒才是保證健康的最好方法,也是預防老年性癡呆症發生的良策。
老年性癡呆症的治療,據美國科研人員研究結果,采用雌激素有助於防止老年性癡呆,甚至消除該病的某些症狀的可能性。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對這項研究為期5年,受試者為1124名年過古稀的老年婦女。調查發現,服用雌激素的時間越長,患老年性癡呆症的危險就越小。研究表明,不用藥的老年婦女癡呆症患病率為16.3%;而堅持服用雌激素的婦女僅為5.89。服用10年雌激素可使老年婦女該病患病危險減少40%。研究還發現在某些病例中,雌激素最終未能阻止老年性癡呆症的發生,但是發病的時間推遲了許多。
五、震顫
震顏,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病症,尤其是中老年人更為多見。它的形成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最主要的有腦動脈硬化、腦炎、腦血栓、腦梗死、腦外傷、腦腫瘤、煤氣中毒及藥物中毒等所致。也有原因不明的。臨床上稱為帕金森病。還有一種原因不明的,稱為特發性震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