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雞蛋可防治粥樣動脈硬化。美國營養學家從雞蛋、核桃;豬肝中提取卵磷脂,每天給患心血管病人吃4~6湯匙。3個4後,患者的血清膽固醇從1000毫克降到180毫克這是因為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化合物。當它被吸收進血液後,這種類似油脂的物質就會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小,並使其保持懸浮狀態,從而妨礙了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積。同財肝髒的膽固醇生成量也會下降,消化道對膽固醇的吸收量也會減少:
(2)食鮮柑橘有助於預防動脈(血管)硬化。一個人每天在改食中補充15克果酸,則在3周之內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會明顯減少。經常食鮮柑橘或其他含果酸的果實和蔬菜,可以減少血液中流動著的膽固醇15%~18%,有助於緩解在血管內壁形成粘附物的膽固醇和其他脂質可以預防動脈硬化。吃柑橘,還可以辛卜充鉀、葉酸、維生素C等人體必須的物質。
(五)腦血管硬化的預防
人到老年,不僅各種器官功能逐漸衰退,動脈硬化,腦血管也不例外。腦血管本是有一定韌性和彈性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再加上飲食不合理,導致血液中血脂過高,動脈壁硬化和血管腔狹窄,血流量減慢,進而出現眩暈、目糊、胸悶、心悸、健忘、耳鳴、反應遲鈍等一係列症狀。大腦功能衰退,嚴重的可導致中風和癡呆。因此,如發現一些動脈硬化自測症狀出現時,就要及早請醫生檢查與治療。對腦血管硬化的預防,可采用自然療法:
(1)保持心情愉快,生活有規律,多參加社會活動,有利減緩腦功能的衰退。
(2)堅持適當運動或練習琴、棋、書、畫。科學研究證明,每天堅持參加散步40分鍾,有利於心腦血液循環。
二、高脂血症
所謂血脂,是血漿或血清中脂類的總稱,通常包括膽固醇、甘油二酯與脂蛋常情況下,血液中的脂質與某些蛋白質結合成脂蛋白複合物形式,在血液中循環,執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出現某些病理的情況下,就會便血脂升高,而引起高脂血症和尚脂蛋血捉。而同脂血症與冠心病、中風、肥胖病又有密切關係。高血脂能促使腦動脈硬化,易引起中風,也促使心髒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易導致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因此,預防高脂血症十分重要。在我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高血脂患者在逐年增加。
高脂血症按發病原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卨脂血症發病原因不明,繼發性高脂血症可出現於糖尿病、腎病、肝膽疾病、胰腺疾病等。如果不繼發引起其他疾病或繼發於其他疾病,高脂血症患莕除大部分較胖外,並無特殊臨床表現。所以,對卨脂血症的發現與診斷,主要靠醫院化驗檢查。一般是結合有關疾病(如糖尿病、腎病、肝膽疾病家族史(家族中有患本病)、飲食習慣及年齡等因素;考慮到患有高脂血症的可能而進一步檢查、確診。目前血脂方麵的檢查,主要有血漿膽固醇、甘油二酯及高密度或低密度脂蛋白。
高脂血症患者,一般采用藥物治療。使用藥物雖能降低血脂,但停藥後血脂就回升。因此,治療高脂血症患者,在使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應采用非藥物療法,以利“清潔”血液,降低血脂,並求得穩定。
(一)運動療法
一些工作較輕閑的患者,每日活動量很少,加之,能坐車則不騎車,能騎車則不走路。這些人運用運動療法最為適合。如散步、慢跑、太極拳、跳舞,廣播操、騎自行車、氣功、球類等,或在田園裏勞動均可。其運動量可根據本人的年齡、身體狀況、周圍環境和個人愛好,製定一個能長期堅持的運動計劃,每天進行鍛煉。運動量以出微汗或輕度勞累感為宜,以不感疲憊、乏力為度。可逐漸增加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
運動時間可定在清晨或傍晚較佳,運動療法能降低血液脂質,改變脂蛋白的組成比例,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也能使血液中總血脂、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下降;還能使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上升。這對預防和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也有重要作用。
(二)精神療法
有閑就有忙,有不少患者每日工作繁忙,精神過度緊張,導致大腦皮質功能紊亂,消化功能減弱。這時患者應接受精神療法。適當參加一些娛樂活動,使緊張情緒得以放鬆,以調整大腦皮質功能,增加胃腸蠕動,減少脂肪的堆積。
(三)飲食療法
高脂血症患者,在飲食上宜食用低鈉鹽、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之食物。要多吃些富含維生素、穀胺醇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豆類及植物油。維生素有促進脂質代謝的功能。同時必須限製膽固醇的攝入,如肥肉、動物內髒等,還應盡可能地少吃甜食,適量飲茶。
三、高血壓病
當前,我國對人民健康危害最大的慢性病是高血壓病。所謂高血壓,是指舒張壓12千帕(如毫米汞柱)、收縮壓21.3千帕060毫米汞柱)以上的血壓。據中國高血壓聯盟主席劉力生教授公布的最新數字,我國已有9500萬高血壓病人,北京為200萬人。其患病率,北方高於南方,城市高於農村,男性高於女性。造成高血壓患病率上升的病因很多,主要是與遺傳因素,食鹽過多,精神緊張,身體超重以及飲酒過多密切相關。遺憾的是有73.4%的病人竟不知自己已患高血壓病。
高血壓應從兒童時抓起。據研究,北京市4個城區5916名中小學生的調查,發現其中554人的血壓偏高,占總調查人數的9.36%。導致兒童高血壓的原因很多,其中遺傳因素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兒童高血壓病還與飲食不當以及生活方式有關。飲食太鹹、太甜或進食含脂肪過多的食物,平時蔬菜、瓜果吃得較少,缺乏活動,睡眠過多或不足,嗜煙、嗜酒、噪聲汙染等也影響兒童血壓。
又據最近《瑞典日報》報道一項調查表明,老年人中1/3的高血壓患者同其出生時體重過輕的人,患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可能性也大。據瑞典學者漢斯裏特海爾領導的研究小組,在瑞典烏普薩拉市對2322名70歲的男子進行調查,證實了英國學者大衛-巴克關於研究人體出生時的體重可以預測其成年後的健康狀況的結論。裏特海爾說,新的調查證實,如果一個人出生時體重過輕,成年後又長得高大或肥胖,就容易患高血壓病和糖尿病。
專家強調,預防高血壓要從兒童抓起。這樣可以推遲高血壓發病時間,降低發病率,減少高血壓病的並發症和死亡率。
高血壓病的治療,首要步驟應是非藥物治療,即自然療法。據最近舉行的第二屆國際預防心髒病學會議和第二十九屆美國心髒學會委員會年會的聯合會議上,與會人員提出了治療心髒病的新見解:戒煙、參加體育活動、攝取低脂食物及緩解精神壓力,在改善心髒病患者的病情上和藥物一樣有效。一項研究還表明,降血壓藥本身帶有諸如提高血中膽固醇、增加血脂、提高血糖等危險性。因此,全美高血壓聯合委員會建議:治療高血壓的首要步驟應是非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