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兒童急性淋巴係統白血病有什麼表現?
答:急性淋巴係統白血病是兒童最常見的一種白血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
在疾病早期,僅出現乏力、虛弱、倦怠、食欲不振,精神差及體重減輕等非特異症狀,一般不容易診斷。
白血病的特征性表現:①發熱,多數患兒有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發熱;②貧血,有不同程度的貧血表現,以中、重度多見;③出血,皮膚黏膜有紫癜、淤斑,嚴重可以出現鼻出血、口腔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血尿;④浸潤表現:浸潤到肝、脾、淋巴結,可見明顯腫大,浸潤到骨和關節,可以出現骨痛或關節痛。浸潤到神經係統(中樞神經係統白血病),可表現為驚厥、頭痛、嘔吐、偏癱、口角斜等,腰穿檢查可見腦壓增高,腦脊液中找到白血病細胞。睾丸浸潤表現,睾丸腫大、變硬、陰囊皮膚顏色改變。其他部位浸潤有胃腸道,皮膚浸潤、腮腺、眼球旁軟組織浸潤致眼球突出、局部無痛性腫物等。
93、什麼是驚厥?哪些疾病容易引起驚厥?
答:小兒驚厥是多種原因所致大腦神經元暫時性功能紊亂的表現,表現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陣攣或強直性收縮,常伴有不同程度意識障礙。
新生兒期:生後1~3天,可以由於產傷、窒息、顱內出血、低血糖引起驚厥;生後4~7天,引起驚厥的疾病有低血鈣、核黃疸、低鎂、敗血症、化腦、破傷風。
嬰幼兒期:高熱驚厥、中毒性腦病、化腦、嬰兒痙攣症、顱內畸形可引起。
學齡前和學齡期:中毒、顱內創傷、感染、腫瘤、癲癇、腦寄生蟲、腎性高血壓腦病可引起。
94、兒童熱驚厥的特點?
答:熱驚厥多數發生在6個月至3歲,偶見4~5歲;容易發生於急驟高熱時,一般驚厥可持續數秒或少於10分鍾,多數僅出現1次;近親多有高熱驚厥史;這種熱驚厥稱為單純性熱驚厥,多數預後是良好的,一般6歲後可以緩解,不留後遺症。當驚厥發生在年齡小於6個月或大於6歲;體溫<38、5℃就出現驚厥;持續時間長,一次發作超過15分鍾;反複發作,4小時內發作2次以上,一年發作頻率達5次或5次以上;發作表現為偏(半)側局灶性發作;有癲癇家族史,熱退2周後腦電圖仍顯異常;這種熱驚厥也稱為複雜性熱驚厥,日後易發生癲癇。
95、腦膜炎有哪些表現?
答:典型的腦膜炎有“三大主征”:全身中毒症狀、腦膜刺激征、顱內壓增高征。
感染中毒表現:這種表現是非典型性的,多在發病早期,對診斷隻有參考價值,如高熱、關節肌肉疼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皮疹、血壓下降、皮膚出血點、淤斑。嬰幼兒可表現易激惹、凝視、麵色發灰、呼吸節律異常等。
神經係統表現:主要是顱內壓增高表現,如表現為頭痛、嘔吐、血壓增高、心率減慢,嚴重時出現驚厥。嬰幼兒由於囟門未閉,可有囟門隆起、顱縫增寬等表現。
腦膜刺激征:頸項強直、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小嬰兒不容易查出);新生兒及嬰幼兒顱內高壓征常表現為突然麵色蒼白或蒼黃,具有早期診斷意義。
96、什麼是兒童多動症?
答:又稱輕微腦功能障礙,主要特點為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暫及注意力分散,動作過多。7歲以前發病,病程6個月以上,智力不低下,男童明顯多於女童。
97、如何判斷兒童體重超標準?
答:體重與身高的比值:這是國內最常用的標準,指體重超過同性別、同身高正常兒均值20%以上。輕度:體重超過均值20%~29%。中度:體重超過均值30%~39%。重度:體重超過均值40%~59%。極重度:體重超過均值60%以上。
體質指數(BMI):指體重與身高的平方之比,這是國際上常用標準。當BMI≥同年齡、同性別的第95百分位數或BMI>30可診斷肥胖。若BMI在同年齡、同性別的第85~95百分位數或BMI=30,應輔助測肱三頭肌皮褶厚度,當大於同性別、同年齡的第85百分位數時,有助於診斷,並進行肥胖風險評估。
98、如何診斷兒童糖尿病?
答:臨床表現:①典型的症狀為多尿、多飲、多食和體重下降(三多一少);②非典型表現:精神不振、倦怠、乏力等;③嚴重表現,有些兒童是以酮症酸中毒的表現就診的,表現昏迷、脫水、酸中毒。
有明顯症狀,並有血糖與尿糖顯著增高,任意時間血糖>11、1mmol/L,並常有尿酮體陽性。大多數兒童糖尿病可以通過血糖測定及時診斷,並立即開始治療。此時不必要也不適宜做葡萄糖耐量試驗。
少數兒童糖尿病沒有明顯症狀,需做葡萄糖耐量試驗以明確診斷。口服葡萄糖耐量為1、75g/kg,總量不超過75g。診斷標準與成人糖尿病略有不同。無症狀者,應具備下列兩條,才可診斷為糖尿病。①空腹血糖>7、8mmol/L。②服糖後2小時血糖>11、1mmol/L,並且在0、5、1、1、5小時中至少有一次血糖>11、1mmol/L。
99、兒童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原因是什麼?
答:甲狀腺功能低下,簡稱甲低,是由於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及分泌不足或靶細胞受體缺陷,引起的代謝水平低下、體格和智能發育障礙。絕大多數是先天性的,地方性者多見於甲狀腺腫流行的山區。
散發性:先天性甲狀腺發育不全或不發育,甲狀腺素合成途徑障礙,促甲狀腺激素缺乏,甲狀腺及靶器官反應低下,母體服用抗甲狀腺藥物或母體存在抗甲狀腺抗體,即暫時性甲低。
地方性:碘缺乏,多因母親孕期飲食中缺乏碘。
100、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有什麼表現?
答:新生兒及嬰兒表現:早期缺乏特異性,生理性黃疸延遲,有腹脹、便秘,易誤診為巨結腸;代謝率低下,表現為睡眠多,反應遲鈍,哭聲低、聲嘶,喂養困難,體溫低,末梢循環差。
幼兒及兒童表現:典型的表現出現較晚,主要是由於先天性甲低不能及時診斷。①特殊麵容和體態:麵容,眼距寬,鼻梁寬平,舌大而厚,常伸出口外,麵部黏液水腫,眼瞼浮腫,頭大頸短;體態,身材矮小,四肢短小,上部量/下部量>1、5。②神經係統症狀:動作發育遲緩,智能發育低下,表情呆板淡漠,神經反射遲鈍。③生理功能低下:四少,少食、少哭、少動、少汗;五慢,呼吸慢、脈搏慢、反應慢、生長慢、腸動慢;六低,體溫低、血壓低、肌張力低、哭聲低、心音低、心電壓低。
101、什麼是苯丙酮尿症?為什麼出生時要進行苯丙酮尿症的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