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3年(清道光三年癸未)胡雪岩出生,小名順官。父鹿泉,母金氏。胡雪岩居長,下有月橋、秋槎、鶴年三弟。
19世紀40年代(道光後期)胡雪岩因父死家貧,進錢莊當學徒,後升“跑街”。期間,結識並資助捐班候補的福建人王有齡。
1860年(鹹豐十年庚申)胡雪岩已自開錢莊。
2月底、3月初,太平天國李秀成部入浙,胡雪岩向浙江按察使段光清建議自練一支親兵,並承擔練兵費用的儲兌業務。
3月19日(二月二十七日),太平軍第一次占領浙江省城杭州。
5月,王有齡赴浙江巡撫任,從蘇州帶餉銀20萬馳援。胡雪岩受王有齡倚重,辦理糧械、總理漕運,幾乎壟斷浙江省大半的戰時財經。
1861年(鹹豐十一年辛酉)5月初,太平軍第四次入浙。
11月上旬,李秀成部圍攻杭州,杭城糧盡信絕,出現人吃人的慘劇。胡雪岩受王有齡委派,與湖州豪紳趙炳麟微服赴滬采購糧米和軍火。
12月29日(十一月二十八日),太平軍第二次攻破杭州,王有齡自殺。
1862年(同治元年壬戌)2月(農曆正月),因餉道受阻、未能把上海購來的米運入杭城的胡雪岩見杭州城破,改作客商模樣,溯江行抵江西,拜謁新任浙江巡撫左宗棠。
春,左宗棠引軍東進,至衢州乏糧,軍士欲嘩變。胡雪岩將事先屯積於此的20萬石穀獻給左軍,左讚他為“一時豪傑”。
胡雪岩獲左宗棠信任後,往來於上海、寧波等地,經辦糧台轉運、接濟軍需,勾結駐寧波的法籍軍官組成中法混合的“常捷軍”,共同鎮壓太平軍。
1864年(同治三年甲子)4月1日(二月二十五日),左宗棠軍在“常捷軍”洋槍洋炮掩護下,攻入杭州。7日(三月初二日),左宗棠進駐杭州。
此時,胡雪岩協助左宗棠處理善後事宜;經理賑撫局,設立粥廠、難民局、善堂、義塾、醫局,掩埋暴骸,恢複“牛車”,勸捐。
同年,胡雪岩開始營造杭州元寶街花園宅第,窮極奢華。
1865年(同治四年乙醜)一、二月間(農曆正月),調任閩浙總督的左宗棠上奏要求把在浙江的胡雪岩調往福建,作為在閩“修明政事”的“治事之才”,獲同治皇帝批準。
1866年(同治五年丙寅)左宗棠接受胡雪岩獻議,向清廷奏請設立福州船政局,獲準。籌辦之初,胡雪岩與法人德克碑、日意格議定《船政事宜十條》,並一手經理出入款項和局務。1868年1月,福州船政局正式開工。
1867年(同治六年丁卯)胡雪岩擔任上海轉運局委員,負責購運西洋軍火、轉運東南協餉,協助督辦陝甘軍務的欽差大臣左宗棠鎮壓撚軍起義。
4月,胡雪岩為左宗棠借洋款120萬兩,這是第一筆西征借款。
1868年(同治七年戊辰)胡雪岩為左宗棠借洋款100萬兩,這是第二筆西征借款。
1872年(同治十一年壬申)8月,胡雪岩將捐製的加厚加長棉衣2萬件及他勸捐的棉衣褲8000件運交左宗棠西征軍後路糧台。這年冬天,甘肅大寒,這些冬服無疑是雪裏送炭。
1873年(同治十二年癸酉)5月,左宗棠上奏為胡雪岩的母親胡金氏賞匾,獲準。
1874年(同治十三年甲戌)胡雪岩在杭州湧金門外(今南山路)購地10餘畝,造屋建胡慶餘堂藥號膠廠。
1875年(光緒元年乙亥)本年前後,胡雪岩開始做絲生意。
春,胡雪岩向英商怡和洋行借洋款100萬兩,向麗如洋行借洋款200萬兩,這是第三筆西征借款。
5月3日(三月二十八日),左宗棠被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
1876年(光緒二年丙子)左宗棠第二次出關西征,去新疆平定阿古柏之亂。胡雪岩繼續擔任西征軍駐上海轉運局委員,承擔購運西洋軍火、籌借洋款等事務。
12月12日(十月二十七日),左宗棠致信胡雪岩,要求速解洋槍洋炮,應前敵之用,並商議借洋債500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