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的做法,其實也就是我們今天經常說到的做人的工作要以情感人的原則。動之以情,要人相信你的情是真的,自然要示之以誠。事實上,胡雪岩如此相待嵇鶴齡,雖然也是為了說服他而“耍”出的手腕,但在胡雪岩的心裏,也確實有真心佩服他而誠心誠意地要結識他的願望。胡雪岩雖是一介商人,但他也確實時常為自己讀書不多而真心遺憾,因此也十分敬重真有學問的讀書人。從這一角度看,胡雪岩對於嵇鶴齡的真誠,也是不容質疑的。後來為了解決嵇鶴齡的困難,他還親自作媒,將王有齡夫人的貼身丫環嫁給了嵇鶴齡。他們兩個人也結下了金蘭之好。
像嵇鶴齡這樣自恃清高的讀書人,胡雪岩都能使之心悅誠服地為自己辦事,這足以說明他在用人方麵手段之高明。高明就高明在胡雪岩不是那種重利輕義的商人,他為人做事很講究“情義”二字。這使每一位在他手下辦事的人,都覺得胡雪岩不隻是老板,還是朋友。
中華古國素為禮儀之邦,不僅僅胡雪岩,還有許多成功的商人都是在生意中體恤下屬、視若親人的。與胡雪岩同時代的著名錢莊總管秦潤卿,也是一個對待下屬動之以情的典範。他不隻是對東家忠心耿耿,成為程氏家庭中不姓程的一個重要成員,而且對下屬職員,也視同家人。其他錢莊經理,全是自己開小灶的,而他每天都與同仁同桌吃飯,過年過節甚至還自己掏錢請客。每當職員生病,他都親自探望;每當職員家庭發生困難,他都盡力接濟。因而,職員們都把他當做自己的兄長,他每次外出辦事,其他職員總要等他回來一起吃飯。他不管在不在莊裏,大家都從始而終賣力地幹活。下屬的全力支持,正是他事業成功的最重要基矗
胡雪岩的用人智慧並不局限於他所生活的時代。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對雇員的情感激勵法在現實生活中有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成功的化妝品企業之一,美國的瑪麗·凱公司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創始人瑪麗·凱創業時沒有任何值得誇耀的資本,但她卻能在短短20年的時間裏把一個隻有九名雇員的小作坊發展為國際性大企業。這個奇跡的創造,是因為她擁有大批優秀的雇員。她深知人才的重要,總是不遺餘力地給他們情感上的關心。
瑪麗·凱除了視美容師和推銷指導員為“掌上明珠”,她把公司裏的每一位員工都看作是重要人物,是值得尊敬和倍加愛護的對象。瑪麗·凱公司員工過生日,都會收到一份生日賀卡和兩份免費午餐的招待券;在“秘書周”,所有秘書都會收到一束鮮花和一個咖啡杯;新的員工進入公司,第一個月內會獲得瑪麗·凱親切的接待見麵,並被詢問是否適應所擔任的工作;公司的員工有什麼委屈、困難,都可以直接找瑪麗·凱幫助,不管這些難題是否與工作有關,她都盡力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1983年,瑪麗·凱得知公司一名機器操作員的兄弟患了癌症,盡管他不是公司的員工,但瑪麗·凱還是給他寫了一封信,並附上一首詩……
瑪麗·凱如此關懷備至和細心安排,使員工們從感情上依附於瑪麗·凱化妝品公司,從行動上更為努力地為瑪麗·凱化妝品公司服務,使其向前發展。
瑪麗·凱的成功在於她靠人才,靠充分調動發揮了人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在有些老板的眼睛裏,雇員隻是依靠於自己的人,靠自己吃飯的人。於是,自己高高在上,對雇員吆五喝六。瑪麗·凱則與之相反,她視雇員如掌上明珠,對雇員生活上關心、人格上尊重,設身處地地為雇員著想。依據人際關係投桃報李的原則,瑪麗·凱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士為知己者死”,瑪麗·凱化妝品公司由於上下一致、同心協力,成為一個特別能戰鬥的集體,故而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同行業中的一個佼佼者。這說明,不論在過去還是現在,不論在中國還是國外,對員工的饋感關懷都是一股重要的激勵力量,胡雪岩能在封建的農業社會中就認識到這一點,再一次充分證明了他作為一個商人的優秀素質。